(貴州省織金縣熊家場鎮中學,貴州 織金 552100)
近幾年來我在數學教學中運用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創新學習的教學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實踐中我深深體會到,目前實施的創新教育的教學思想和方法、結構、評價等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需要我們認真總結,不斷完善、豐富和優化。
其一,在數學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更符合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創新教育是持續創新型教師,在創新的學校環境中,依據創新教育理論理念,通過創新的教學方法,培養創新學生的過程。教師所從事的事業關系到社會的發展和民族國家的未來,關系到每個人的生命價值和每個家庭的幸福與希望的重要事業。創新教育發展了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的教育思想,認為主體性是學生的內在屬性,是與生俱來的,而不是后天賦予的。創新教育思想認為,學生主體觀重在釋放和開發學生的主體性。
在教育教學中的很多情況下,不是學生不積極,不主動,而是教師傳統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壓抑了學生的主體性。創新教育的本質是提高和發展學生個性的主體性,使學生逐步地由自然人轉變為社會人。教育是創新能力的提高,而不是復制能力的提高。教育的實質在于把人類優秀的文明成果轉化為學生內在的心智結構。教育的顯性過程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傳授各種知識和技能,但教育的隱形過程是在向受教育者傳授前人獲得這些知識和技能的方法途徑。
所以,每個學生都可以成功成才,成就大業。學生的發展是主體意識的覺醒和主體能力的提高,使學生主動尋找,充分利用各種外部條件,主動參與自身的發展,逐步實現身心充分、自由、全面的發展。
其二,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實施創新學習,更符合基礎教育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初中數學教師從事的是初中數學教育教學,初中教育是基礎教育,基礎教育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目的是為學生未來獲得學習和發展的能力服務而奠定基礎。它強調的是能力而不僅僅是知識技能。
以課堂創新學習教育為主陣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學生創造持續性,需要有教育體制機制的創新、要有家庭和學生創造創新性學習環境,但培養學生創造性,還是以課堂教學為主。
一是初中學生大部分時間在課堂上學習,時間是創造創新因素養成的基本條件,所以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創造創新意識和能力的主要陣地。
二是課堂教學以學習新知識為主要內容,通過學習新知識,培養學生各個方面的素質。創造性學習既離不開知識元素,也離不開學習知識的過程。初中生脫離了課堂的知識和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創新創造性就缺少了基礎。
三是創造性是一種綜合素質和多層次素質綜合性,說明創新創造學習包括思維、想象、個性等多方面的素質。多層次,說明創新創造性可以分為“基礎性的創新創造性"和“專業性的創新創造性”。前者包括求知欲望、問題意識、獨立思維能力和自主獨立性等;后者包括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研究能力等。
不論是哪個方面和哪個層次的創新創造能力,都可以在課堂教和學中得到培養。根據創新學習的理論方法,我校制定了數學課堂教學創新學習的一般結構模式;創新性有機導人,學生提出問題一教師創新性精心導學,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學生自主探究創新性練習一一教師反饋評價,引導情境,延伸拓展有所創新。
其具體實施是:第一環節,教師激發鼓勵,激發學生學習和提出問題的熱情,培養學生自覺主動積極學習探究的興趣,教師有機導入,方法恰當,創設情境,聯系已有知識,自然導人新課,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引導學生自學自悟,發現問題;自主探究學習,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確定學習目標;努力創設師生平等民主互動的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充分相信在教師有機導學中學生有無限的學習和創新潛能,鼓勵學生善于發現學習中的問題,強調普于發現問題的重要性。
第二環節,教師啟發引導,給學生提供學習的方法,對重點難點和學生提出的重大問題點撥指導,在探究學習過程中給學生創設情境,精心導學,打開思路、活躍思維、激發興趣,突出學生主體的自主探究學習,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創新學習、分析問題、尋求解答的方法。嘗試解決問題,強調學生自學自悟。
第三環節,是教師導練和學生有效練習,把所學知識內化為學生知識,智力結構系統的訓練,也是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重要環節,在此既要強調教師指導學生創新,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創新意識,創新品質,創新意志和創新思維。學生能更多的運用創新方法提高創新能力。即運用創新思維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
第四環節,教師反饋評價,引導拓展,學生鞏固拓展,有所創新。教師和學生雙方反饋、得到充分的教和學的反饋信息,教師在評價中要能突破教學難點,指導學生創新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創新學習的能力,給學生更多的鼓勵并由此能引導學生向知識及運用的縱向和橫向,深度和廣度等延伸拓展。學生能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扎實訓練、能理解內容掌握要領,有所創新,并明確和進行知識的延伸拓展。既強調知識的聯系和延伸,也要強調創新思維的開放和發展。這個創新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比較簡明,便于掌握,操作性強,突出教師精心有機的引導,啟發、激勵,體現學生在學習發展中的主體地位,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創新學習,有所創新,重在培養學生的主動精神,問題意識,實踐創新的意識和能力,逐步形成會學習,會創新。
綜上所述,我們的教師要爭當創新型教師,建設創新型學校環境、班級環境和課堂環境,強調在課堂教學這一主陣地主渠道中實施創新教育和創新學習,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創新型人才,面向每一個學生,使每一個學生全面發展,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努力實現基礎教育目標,努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努力推進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