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市濰城區北關街辦中心小學,山東 濰坊 261000)
小學音樂作為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的有效手段,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要想最大限度的發揮小學音樂的教學優勢,廣大教師必須要積極開展個性化教學。這是因為每個學生的生長環境和智力水平都不盡相同,導致他們的認知能力和審美能力也具有較大的差異,如果教師一味地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勢必會影響部分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最終降低了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中開展個性化教學勢在必行。
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在不同年齡段所具有的思維方式不盡相同,對于音樂學習的實際需求也具有較大的差異,這就要求廣大教師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制定針對性的教學計劃,為學生設置多樣性的學習目標,促使學生能夠循序漸進的掌握音樂知識,從而更好地滿足學生學習的實際需要。[1]首先,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進行深入研究,掌握不同年齡段學生心智的總體發展水平,對于處在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進行調查和分析,然后將其作為制定教學計劃的有效依據。其次,教師需要圍繞音樂教學大綱設置層次性的教學目標,在設置目標的過程中,既要做到由易到難、由淺及深,同時也要落實因材施教的基本要求,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為其制定針對性的學習計劃和目標,促使學生能夠有計劃、有目的的開展學習活動,從而豐富學生的成功體驗。例如,針對低年級學生,教師可以將“學唱”作為主要目標,以此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針對中高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將“音樂賞析”作為主要目標,以此強化學生的情感認知能力。然后,教師可以將大目標進行細化,結合學生的性格特征、心理特點為其制定針對性的學習目標,比如掌握語調特點、理解音樂情感等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要,從而為強化學生的音樂素養奠定良好的基礎。
由于每個學生的成長環境和智力水平都不盡相同,導致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也具有較大的差異。因此,為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要,教師必須要采用多樣性的教學手段,爭取在豐富教學形式的同時,也能幫助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從而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例如,在教學“小動物唱歌”時,教師可以從學生的性格特征入手,針對性格內向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信息技術法開展教學,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各種動物“唱歌”的視頻或音頻,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參與音樂教學的積極性;而針對性格外向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或游戲法的形式開展教學,讓學生通過模仿不同小動物的“歌聲”來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教師還可以從學生的學習能力入手,針對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學唱”+“表演”的方式引導其學習,以此強化學生的演唱水平和表演能力;而針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增加“劇本創作”這一環節,讓學生圍繞音樂內容進行想象,以此強化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想象能力,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眾所周知,小學音樂教學主要是利用豐富的音樂資源來培養學生的情感認知能力和審美能力的,相同的音樂作品在學生的心理和大腦中形成的認識和理解也是不同的,這主要是由學生的思維特點決定的。因此,為了充分發揮音樂資源的鑒賞價值,廣大教師必須要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提供多元化的音樂資源,爭取在彌補課堂教學資源不足的同時,也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要,從而為強化學生的音樂素養提供可靠的保障。[3]例如,在教學“雪絨花”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發表一下自己對這首歌曲的理解,然后根據學生的發言了解學生的思維特點。對于抽象思維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融入一些表達“熱愛祖國”的音樂作品,比如“我愛我的祖國”、“保衛黃河”等,讓學生在這類音樂作品的感染下再次體會“雪絨花”所蘊含的真實情感,從而發散學生的音樂思維。而對于那些邏輯思維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融入一些簡單的音樂作品,讓學生在通過這類音樂作品進行語言訓練,以此強化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除了上述內容以外,教師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給予全面有效的教學評價,針對學生的差異性做出合理的評價,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比如,有些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可能學唱的速度較慢,這就要求教師要看到學生其他的“閃光點”,利用合理的評價方式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比如“你學習的態度很認真!”“你對音樂情感的理解很透徹!”等等,促使學生能夠真正的感受到教師的尊重和認可,以此豐富學生的成功體驗,從而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要。對于音樂教師而言,只有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對學生進行評價,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審視自我,以便及時進行查漏補缺,從而為強化學生的音樂素養創造有利的條件。
綜上所述,在個性化的時代中,只有不斷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要,才能更好地實現個體價值,從而推動社會各行各業的全面發展。為此,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我們必須要認識到開展個性化教學的重要意義,結合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實際特點采用針對性的教學策略,爭取在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的同時,也能滿足學生學習的實際需要,從而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性,進一步推動音樂教育事業的全面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