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羅村第二初級中學,廣東 佛山 528226)
隨著時代的變化,人們的生活、工作方式也發生了較大變化,但每一位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沒有變。那句“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就是家長心聲的體現??墒菤埧岬默F實卻給滿懷美好愿望的家長們當頭一棒,很多的家長為了孩子全身心地付出,但得到了什么呢?孩子的任性、叛逆、嬌氣、膽小、責任心差,甚至走上一條犯罪的道路。
調查顯示,現在家長約有33%的家長存在比較大的教育問題是“會教”和“不會教”。有些家長每天拼命工作,把孩子放在老家給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帶,或把孩子完全放在教育輔導機構,讓別人分擔家長的責任,以為能夠給孩子提供好吃的,好穿的,自己就是一位合格的家長。
何謂教育成功?是聽話,是高分,是找到好工作?
養魚在于養水,養樹在于養土,養人在于養心。教育的目的絕不是把孩子變成冰冷的,毫無激情的考試機器,更不是把他們變成毫無感恩之心的冷血動物。而是引導孩子感受人生的快樂,找到自己想成為的人生的目標或榜樣。
成長過程中面對自己身體的變化既感到高興又有些不知所措,心理平衡被打破,從而走進身心失衡的矛盾。常常情緒波動大。他們時而情緒高漲,學習積極性高,和他人和睦相處。時而情緒憂郁或煩躁,學習和與人相處時出現極端表現。
自尊心強,好勝心重,求知欲濃。他們希望自己能遵守規則,力盡義務,得到認可。但實際上他們又往往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周圍的人和物帶有“有色眼鏡”。片面地看待問題,固執己見,愛鉆牛角尖。老師或家長和他意見不合就沖動行事,而事后馬上后悔了,但礙于情面不能主動承認自己的過錯。處理事情易出現優柔寡斷、虎頭蛇尾現象,尤其在學習方面表現突出,畏難情緒容易出現,有困難愛給自己找借口。
嬌慣寵愛多,嚴格要求少,再加上父母對孩子物質滿足多,精神給予少。有的面對自己的優點無限放大,認為“這世上就是我最帥,我最聰明”。而有的在碰到困難后就把自己從高高的云端跌落到深深地山谷,認為自己一無是處,看哪哪都比別人差。
這個時期的孩子覺得自己已經長大,有了自己的想法,開始質疑自己最初的理想和希望,所以比較叛逆,情緒變化也比較大,這個時期的孩子更喜歡和同齡人相處,自己的小秘密都是和朋友分享才是最開心的,因為有“共同語音”。這個時期的孩子最需要父母的尊重,理解,而不是管教。
蘇聯教育學家馬卡連柯曾說:“如果父母對自己子女不夠理解,子女就會感到深深的痛苦。”孩子千差萬別,教育沒有定式。但最好的老師是父母,最好的教育是陪伴,這一點毋庸置疑。
陪伴是最長情的愛——這句曾在網絡上流行的話,讓很多人為此感動,甚至用陪伴和支持來表達自己對父母、愛人以及孩子的愛。事實上,并不是所有的陪伴與支持都代表著愛。
真正的陪伴和支持是相互的,表面上是父母陪伴孩子,實際上,在我們內心深處,是孩子在陪伴我們。在長期的父母與孩子相互依存的狀態下,孩子的心靈得到慰藉,獲得充分的安全感,為孩子的高智商,高情商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父母和孩子之間既不是利用陪伴來索取愛,也不是通過支持換取支持。
當越來越多的父母意識到“陪伴與支持”對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的時候,希望父母們首先能夠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陪伴與支持,同時能夠在“活出愛”的前提下去陪伴與支持孩子,而不是以“陪伴與支持”的方式被動地愛孩子,甚至向孩子索取愛。
在父母的眼中,每個孩子都是天使,都是最聰明,最有才的那一個。而孩子的天賦潛能的發現的最重要的時間段,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孩子。而這種觀察必須是帶著愛的陪伴,否則即使你的孩子像莫扎特那樣三歲就會彈鋼琴,恐怕你也很難發現他在音樂方面的天賦。
比如,一個每天早出晚歸,和孩子幾乎零溝通的爸爸,是絕不可能發現孩子在哪方面具有特殊的天賦潛能的。當然,也并不是說每天24 小時和孩子在一起就一定能發現孩子的天賦潛能。因為在一起并不等于帶著愛的陪伴。工作之余你埋頭玩游戲、刷微信、看抖音,你的孩子會和你真心交流嗎?
如何才算是帶著愛,在陪伴中觀察和發現孩子的天賦?
首先,不為孩子的興趣設限,給孩子提供展現自我的機會。對孩子的興趣盡可能提供完善的物質和精神上的支持,是對孩子在最好的陪伴,也是發現孩子天賦最快捷的手段。曾經我的一位學生愛好畫畫且有一定天賦,他的家長認為學習才是硬道理,所以對孩子的興趣愛好不支持,采取種種措施禁止孩子畫畫,要求孩子的學習成績達到什么分數才能畫畫。這時候的孩子的內心是痛苦的。后來通過老師和家長交流,說明了孩子的美術天賦可以發展一下,家長才松了口,
其次,保護好孩子的天賦潛能。所謂保護,就是指你要帶著愛去無條件地接納孩子的天賦潛能,而不僅僅只是功利性地去評判它,或者要求它。孩子的心是最純潔的,一切判斷都根據自己的內心感覺而進行。一旦父母帶著功利性去影響他,他就有可能因為壓力而放棄。
在當今互聯網時代,對于叛逆期的孩子,家長的陪伴、交流尤為重要,只有帶有愛的教育才能“入腦入心”。陪伴教育受益的不僅僅是孩子更是父母。在和孩子共學,共讀,共寫,共玩的過程中,孩子快樂成長了,家長也得到了人生最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