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高職院校的教學體系以及教育模式需要加以完善和更新,通過融合新的教育理念以及方案等,為學生構建出優質的教學體制。高職院校應該明確的認識到創新創業教學的重要性,并通過對學生的專業方向、職業規劃等方面的分析,借助多元化的創新創業教學活動,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創新創業的教學理念下,高職院校應該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加以強化,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輸送復合型的人才。在1991 年的東京創新創業國家會議中提出了:創新創業教育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釋放學生的個性,增強學生的工作能力以及技術技能等;高職院校在為學生傳授理論知識的過程中,需要將創新創業滲透其中,讓高職學生能夠具備鮮明的職業特征、上崗快、適應性強等優點。
將創新創業滲透到高職教學的環節中,通過對學生專業知識的講解,能夠更加深層次的挖掘學生的潛質,并在創新意識的推動下,引導高職學生積極思考和探索,為創新創業奠定基礎。同時在高職教育教學中,通過創新創業教育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有極大的提升,引導學生勇敢的突破現有思路的束縛,開發出新的思路和方法,并及時發現問題和不足,并使用有效的途徑加以解決,進而強化學生的洞察力、發散性思維能力、判斷能力等,對原有的技術以及設備進行更新,從不斷的操作和實踐中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社會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此外,創新創業教育也是對學生思想的提升,能夠讓學生樹立銳意進取的精神和勇于冒險的創業態度,堅定理想信念,審美情趣也得以升華,讓高職學生養成健康的人格。
近年來政府出臺了相關的政策和法規,積極的鼓勵和引導高職院校加強創新創新教育,很多高職院校也在積極的提升創新創業教育的效率,但是就目前而言,有些高職院校的創新意識還比較淡薄,在辦學理念以及教學模式等方面并沒有做出更新和完善,將太多的精力放在對高職學生的就業率以及升學率等方面中,忽視了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即使有些高職院校認識到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在落實的過程中也會流于形式,并沒有達到最大的效果。此外,部分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并沒有得到常態化的發展,認為舉辦校園創新活動就能夠實現創新創業的目標,忽視了其教育的實質內容。
創新創業作為高職院校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通過構建完善的體制機制作為保障,讓學生以及教師等能夠有序創新,但是就目前而言,很多高職院校在創新創業教學中缺少健全的體系,在開展創新教學活動時,比較隨意和簡單,有些學校認為增加幾門創新創業類課程就達到了教學的目的,創新創業也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中,并沒有在學生的實踐環節充分的展現出來,同時很多高職院校對“分級遞進式”創新創業并不夠了解,在構建體系時存在不合理的情況,并沒有將高職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以及未來的職業發展融入其中,進而就會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到教學效率。此外,教師對學生創新創業的指導性不強,學校缺少專業的創業教師,由其他任課教師兼任教學,并且教學方式也單一化,難以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對學生的創新創業的評價體系尚未建立,創業成果沒有綜合性的評價。
在素質教育下,高職院校迎來了新的辦學要求,必須要將創新創業滲透到教育的各個環節中,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創新意識和習慣,通過獨立思考和團隊探索等,將創新思路轉變為創業成果。首先高職院校應該對分級遞進的創新教育有系統的認識和掌握,然后結合高職學生的不同專業類型以及職業發展方向等,滿足學生的創業需求,構建出具有特色化以及個性化的教學方案。其次,高職院校還應對教學內容加以更新,為學生提供具有專業指導的創新創業書籍,按照分級遞進的方式,在組織開展通識課的基礎上,并依據不同的專業類型和年級構建出合理的創業教學體系。
比如:在大一階段,對學生開展創新創業的通識課教育,融合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并對通識課的類型和授課方式加以更新,使用公開課的形式,讓學生根據自身的愛好選擇課程,如:《創新創業基礎》《職業生涯規劃》以及《就業與創業指導》相關的課程等,此外學校還可以豐富授課的形式,如:邀請創業領域的專家、企業家等,為學生開展以“創新創業”為主題的講座或者論壇等,營造出良好的創新氛圍,這樣就可以讓大一的學生能夠對創新創業有初步的認識,并在學習中挖掘自身的個性和特長,為以后的創新創業奠定扎實的基礎。
高職院校的專業課程帶有較強的技術性和方向性,如:計算機專業、電氣類專業等,因此在構建創新創業體系時,應該針對不同的專業方向提供不同的教學課程,同時還要注重開展實踐教學,從操作中掌握創新能力,專業化的創新教育體系的構建主要針對大二的學生開展,可以通過形成“專業+創業”的模式,提升學生對創新創業的興趣,并在專業課程的講述和實踐中,融合創新創業的內容,比如:對于電子機電專業的學生在原有的專業課程學習中,開設機電產品創新、機電服務、機電產品營銷和管理等內容;在計算機專業的課程中開設,電子商務、網絡運營、新媒體等課程,進一步延伸高職學生的知識面。此外,高職學校還應該借助社團以及學生會的優勢,組織豐富多彩的校園創新創業活動,將創新創業教育和校園文化的建設相結合,比如:電子技能大賽、機電維修大賽、創業模擬演練、創業成果分享和交流會等,這樣分級遞進的教育架構就會更加多元化。
實踐教學在創新創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僅僅為學生講解理論層面的內容,難以呈現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創新創業教學中需要學校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實踐機會和基地,延伸創新教育的范圍。首先,學校應該構建孵化基地,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業規劃等進行科學的指導,并滿足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的需求,包括:技術指導、政策介紹、法律法規等。同時學校還應該加強和企業之間的合作,借助內部以及外部的教學實踐資源等,為學生打造真實的創業平臺,組織學生到企業進行實踐和探索,對企業的組織架構、運行管理等方面有全面的掌握,切身感受企業運行的各個過程,通過形成產教合一的實踐模式,讓創新創業教學的成果最大化。分級遞進的教學模式中需要將實踐教學有效的與理論教學相銜接,無論是在哪個創新創業教學階段,都不能忽視實踐的重要性。
其次,高職學校還需要在教師的專業素質方面加以培養和提升,利用雙師型的教師團隊,為學生提供校內和校外一體化的教師指導機制,鼓勵教師深入到企業的一線中,學習最新的創新創業理念,為教師和企業的骨干、專家等搭建交流的橋梁。此外,在創新創業評價體系的構建中,需要將學生的創新意識、能力以及實踐應用等作為評價指標,并對學生的創業成果做出科學的分析,指出發展中的不足,及時糾錯,并對優勢和特色加以肯定,增強學生的創業自信心。
新時期下,高職教學中融合“分級遞進式”創新教學體系,能夠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創新創業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創新氛圍。學校應該加強對創新創業的重視,并通過對不同專業學生的發展方向的分析,為學生設置出多元化的教學體系構建,鼓勵學生依據個人興起愛好等,選擇創新創業的學習課程。此外,學校還應該積極組織開展豐富的實踐教學課程,充分利用企業和社會的資源,讓創新創業教學的成果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