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軍
(四川師范大學附屬實驗學校,四川 成都 610066)
引言:老師將教學內容進行結合,為小學生制造一個比較生動且形象的具體場景,是可以讓小學生在一種虛擬的場景中去感受音樂本身的魅力,激勵他們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致使學生在一種比較輕松和愉悅的環境中,去理解和掌握到更多的音樂知識。經過在創設的情境中展開音樂的訓練,是能夠有效的提升小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幫助小學生更好更快的去理解以及掌握音樂的情感與節奏,真正實現讓小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目的,進而最大程度的提升小學音樂的教學質量與效率。
情景教學法指的是,在音樂的教學中,老師按照教學的需求,經過有目的地引進音樂、語言以及圖片等一些藝術的內容,并創設出和教學有關,比較生動和具體的一些場景,讓學生好像身臨其境,以此來激勵小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調動他們各種感官,進而幫助小學生提升自身學習的效率。在進行情境教學時,按照教學的需求是可以把情境劃分為各種類別,比如直接或者間接的情境,科學或者人文的情境等等,經過激勵學生的情感或情緒上的體驗,最終實現為學生服務這一目的。但是在情境中,不論是創設哪個類別的情境,都不可以是獨立的一種情境,也不能忽視情境的一個整體性與連貫性。
一個良好的環境對于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好的學習環境是能高效的激勵學生對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提升對音樂的學習興趣,進而推動小學生更好的去學習音樂,提升音樂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在小學時期,環境對于小學生的影響尤為明顯,老師如果可以創設合理的教學課堂環境,是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對音樂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參與性,進而讓學生在課堂中可以更好的集中注意力。此外,老師在創設課堂環境的時候,應該還要按照學生的一些心理特征展開,以此來充分的調動小學生對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以及好奇心。
比如,在教學“火車開啦”時,老師可以指導學生將課桌重新排列,把課桌一個一個的連接起來,擺成一個小火車的樣子,創設出一個非常有趣的情景,老師扮演駕駛員,而學生扮演火車上的乘客,在這種虛擬的行駛中,老師引領學生一起來學習這首歌曲,使小學生在一種非?;钴S的氣氛下,去學習歌曲的拍子以及節奏,進而推動下一步課堂教學活動的進行[1]。
小學時期的學生是有著非常強烈的好奇心,老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種特性,經過講故事的方式,去充分的引起小學生的注意力,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在運用趣味的故事,去創設趣味的情境時,首先,可以利用故事來引起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幫助他們在趣味的情景下,去學習更多音樂的知識,提升他們整體的音樂水平。老師還可以利用比較生動且有趣的一些動漫形象,適時地抓住學生的一些注意力,使學生可以充分的投入到,故事和音樂交織的一種情境中,進而深入地去感受音樂本身的魅力,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比如,在教學“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這一首歌曲時,老師可以在上課之前就搜集一些關于紅燈記中的一些故事,在課堂教學中,老師一邊為學生講述紅燈記中的一些偉大故事,一邊教授學生有關的音樂知識。經過對學生講述關于紅燈記中的一些故事,來吸引學生,進而讓學生在課堂中,可以更好的集中他們自己的注意力,幫助小學生在提升自身音樂水平的同時,還能了解到更多的一些音樂知識。
在當今的小學教育中,多媒體的技術在教育的領域中,是愈發的被重視。運用多媒體的技術,是可以更好的提升情境的真實度,使靜態的一些圖片在屏幕上,呈現出其動態的一些魅力,經過動態的放映來引起小學生的注意力,進而提升小學音樂的教學質量與效率。老師在實際的音樂教學活動中,可以合理的使用多媒體的技術,創設更多比較生動且有趣的一些教學情境。而小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一種好奇心,就會重復的練習歌曲,這樣是會最大限度的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比如,在教學“大海搖籃 ”這首歌曲時,老師可以提前利用網絡來搜集一些有關的材料,并制作出精美的一個幻燈片,然后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經過幻燈片的播放,來營造一個真實的暴風驟雨、波濤洶涌的大海。在播放此幻燈片的同時,老師還可以播放一個風平浪靜的大海,經過此種方式是可以讓小學生集體置身于,一個具體的學習情境中,進而有效提高小學生對音樂的審美能力、鑒賞能力[2]。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有效運用情景教學法,是能夠最大限度的活躍課堂的氣氛,增強小學生在課堂中的一個注意力,培育小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他們由被動轉變為主動的進行學習,進而就能提升小學生在音樂方面的綜合素養,同時還可以提高音樂教學的有效性。在此過程中,首先,老師可以創設合理的教學課堂,讓小學生在良好的課堂學習環境中,提升自身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其次,還可以合理運用趣味故事創設趣味情境,引導學生進入到趣味的學習當中;最后,老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強化真實度,讓學生可以充分感受到音樂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