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文
(新疆喀什地區巴楚縣第五小學,新疆 喀什 843800)
課堂提問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方式,需要高度重視起來,并要關注學生在課堂環節中的反應與感情。課堂提問服務于學生,鍛煉小學生的思考能力與應變能力,這樣才能讓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深入實施。
主要從提問內容、教學目標、提問對象三方面考慮,提問內容要與教材內容充分結合,在提問過程中既要注重語文知識的傳授、提問的過程和方法,還要豐富學生情感體驗。最終能夠讓學生掌握語文知識的運用,培養更多知識技能。教師提問時必須做到一視同仁,提問對象應該涵蓋整個班級,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得到發展。
提問屬于一門藝術,既能夠解決問題,又可以激發思想,促進創新思維的發展。所以要求課堂提問要具有啟發性。教師需要結合課文特點和學生興趣愛好,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圍繞教學目標層層深入,激發學生潛能。將潛在學習水平發展為已有學習水平。
教師每提出問題前,需要清楚該問題的教學目的,分清提問對象。每一位學生學習能力不同,每個年齡段思維認知也不同,這既是教師課堂提問的重點也是難點。有效提問能夠做到有的放矢、螺旋上升,促進教學全面發展。
小學語文課堂提問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小學語文老師在提問的時候,問題設置的不太好,小學語文老師在對語文問題進行設計時,問題往往凌駕于學生的實際水平之上,小學語文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奠定了基礎,所以,課堂提問作為語文課堂的精華部分,一定要與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緊密的結合,從而使得學生能夠更加愉快的進行語文學習。第二是傳統的教學模式相對的死板,老師與學生缺乏溝通和交流,老師講課方式稍微嚴肅一些,就會激起學生厭煩老師的情緒,使得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不良情緒。所以,小學語老師在進行課堂提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靈活性,多換位思考,設計一些適合學生真實水平的問題。第三是有些老師為教著省事,經常性的將課本上有答案的問題,對學生進行提問,根本就未考慮教學方案是否有效的問題,語文課堂提問效率相對低下。學生由于一些個人原因、懶于思考、怕答錯等原因,會把書上的答案念出來,一般不會仔細的思考這個問題,進而由于學生不思考,學生無法對于語文知識進行更加深入的學習,從而就喪失了課堂提問的意義。四是在小學語文老師對學生進行課堂提問時,學生的參與度不高,有些孩子并不喜歡課堂提問的方式,對課堂提問非常反感,甚至會出現一些學生擾亂課堂秩序。小學語文老師針對這種情況應該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尋找問題所在,對課堂提問的矛盾點進行改進,力求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喜歡這種教學方式。
小學語文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作用,注重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狀態,根據課堂教學內容設計有效提問,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思考獲得知識,從而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將學生的被動獲取變成主動總結,這樣,課堂教學的效率肯定會有很大的提升。例如,在《白楊》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提出問題:“白楊為什么能在沙漠里生長?”“課文中都描寫了白楊的什么特點?”然后讓學生進行閱讀,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父親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情懷,幫助學生總結學會以物喻人的寫作手法。問題的引導要從教學實際出發,要讓學生解決問題的時候能夠獲取教學的重點,使學生在教師問題的引導下能夠快速地獲取知識,提升語文能力。
精選的啟發性問題,教師加以引導,能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要抓住課文的突破口設計問題,才會引發學生思維的多項探測。不要提“對不對”“是不是”或學生不假思索就能答出的問題。例如:教學《爭吵》一課時,如提問:如果和同學發生矛盾了,你會爭吵嗎?就顯得淺,如果以這樣的問題引入:每天同學們在一塊兒學習、游戲,不可避免的會發生一些矛盾,你會和同學爭吵嗎?你是怎樣處理的?這就比較適合四年級學生的思考。
想要有效提升課堂提問的實效性,就需要讓課堂教學從以往單一的課堂提問形式中走出來,設計豐富的課堂提問形式,真正意義上使課堂提問環節變得活躍起來,這樣學生會逐漸喜歡上課堂提問環節。此外課堂提問形式不僅可以是老師提問的,也可以讓學生主動來提出問題。比如進行作文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可以讓學生進行相互性的提問與交流互動,可以按照小學生的性別分為兩組,一組負責出題,一組復雜回答問題,并進行交叉性的進行。每提出一個較有價值的問題,便可以的一分,價值較低的問題可以不計分,最終對比總分數。相信在游戲與分數的不斷刺激下,學生們會根據實際的作文寫作技巧進行不斷的開動腦筋,將自己遇到的較難的寫作問題提出來,讓對方來回答,此提問教學過程中,不僅使課堂處于真正意義上的活躍狀態,還真正的幫助學生們突破了寫作重難點,更好的提升寫作及語文綜合能力。
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時要注重運用提問策略,要結合課文的內容,把握提問的機會,考慮學生的差異進行提問,還要從多角度促進學生思考,使全體學生都能進行獨立的思考,探究語文知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課堂提問,有效地增強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