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佳輝
(天津海運職業學院,天津 300350)
2019年1月24日,國務院印發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稱職教二十條)的通知。職教二十條中指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教育地位。其中第五條關于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方面的要求提出,完善教育教學相關標準。按照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的要求,提升職業院校教學管理和教學實踐能力。根據職教二十條通知精神,高職航海類專業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培養應與職業需要、產業需求相符合。英語學習的過程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如何在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充分激發學生們的英語學習的相關能力,使其在畢業后走向航海類相關工作崗位可以從容、順利、圓滿地完成崗位賦予他們的任務,是我們英語教育教學工作者時刻思考的問題。
通過對天津海運學院航海類專業的英語學習者課堂表現的分析及對學生畢業后工作及工作培訓中英語應用方面的跟蹤調查,我們得出以下結論:高職院校航海類專業學生的英文學習能力的培養與學習心理素質能力的培養應同時進行,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學習心理素質是在先天遺傳素質的基礎上,在后天環境和教育的作用下形成并發展起來的直接或間接影響學習者學習活動的心理品質的總和(蘇炫,葛明貴,2007)。學習心理素質的結構就是指學習心理素質內部成分的構成系統。學習心理素質作為大學生養成素質中的元素質,是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專業技能素質的獲取基礎,人的知識、技能、能力、方法等都需要利用學習心理素質去不斷完善(李佳,易蕙玲,2016)。
高職院校航海類專業學生畢業后的工作環境涉及到英語語言應用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海上運行設備設施、海上逃生急救、海上安全等方面含有英文圖解、英文提示、英文指令等。2.貨船、客船同船上下級船員之間溝通,貨船、客船不同船船員之間溝通,客船同船船員與客人之間溝通等用英語語言進行。3.船上工作人員與港口工作人員之間通過英文進行工作溝通。為了更好地實現產教融合,航海類專業學習者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培養良好的心理學習素質是非常必要的。
通過對參加天津海運職業學院航海類培訓課程班級學生的英文學習情況的觀察,筆者得出相應的結論:自信心是阻礙學習者英文表達的主要因素之一。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沒有對自己的英語學習能力及水平有清晰的自我認知。學生對自己能力的認知更多地體現在與周圍學習者的對比結果方面。以天津海運學院某船員培訓班45期學員為例。該班級共有學員21人,其中兩人具有國外(澳大利亞)生活及兼職工作經歷,英文表達自如、流暢。在同一班級學習的其余19人均無與英語母語使用者交流經歷。這些學生在課堂及課外英語學習中分別表現出了不同程度的學習自信心偏低的現象。在長期的共同學習中,不同個體的經歷差異性引起了學生對個人英語學習能力和水平的非標準評價。這種偏低評價給學員自身帶來了心理壓力,從而打擊了學習者個體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航海類專業的學生畢業后所處的工作環境比較特殊,會有長時間的與陸地大環境“隔絕”,加之工作的勞累,容易產生情緒不穩定,焦慮、抑郁和情感危機、神經衰弱等情緒方面的問題。在學習過程中,面對英語學習的長期性及挑戰性,如果學生不能自己克服,那么在今后的工作中很容易引起一系列的問題。以郵輪乘務專業為例,畢業生可以選擇的國際郵輪公司較多。國際性郵輪公司對員工的英文要求較高。一些郵輪公司在新員工上崗之前會安排相應的英文入職培訓。在英文培訓過程中,我們發現了學生們的一些常見問題:當學生遇到不是自己熟知的領域,開始新的學習時,個別同學會很輕易放棄;當學生受到外界事物影響時,很難全身心投入培訓課堂中;當學生階段性檢測結果不理想時,會發生意志消沉等現象。這些情緒的表現直接影響到英文學習的效果與效率。學生的情緒管理不及時或者不得當,直接影響到其在英文課堂上的表現。受到情緒影響的學生英文表達不暢或者僅用有限的單個單詞來表達自己的想法,相比情緒調整及時的學生表達的積極性更低一些,從而容易形成惡性循環。
在英語學習的課堂上,我們發現有兩個主要原因阻礙團隊活動在英語課堂上的開展。一是由于一部分學生好勝心強,有很強的競爭意識,他們更突出個體的存在及作用,所以在融入團隊中有一定困難。這部分學生極其重視自己的個體存在,而忽略了團隊學習的力量。二是由于一部分學生對團隊活動沒有興趣,而興趣的缺失是由上面兩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自信心匱乏及情緒管理不當。英語學習最重要的途徑之一是言語討論。團隊合作意識的薄弱影響了學生在課堂上英語語言的應用效果。
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根據航海類專業自身特點,學生在畢業后的求職及工作中主要的工作語言或者主要的工作輔助語言為漢語和英語。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作為教師,我們應關注英語學習中學生心理素質能力的培養。通過對高職航海類學生英語課堂的觀察,筆者提出以下的建議:
自信是學生自我認知的一種積極的方式。自信心可以通過外界的鼓勵、表揚等措施進行積極干預,也可以通過學生自身內驅力的提高逐步提升。根據高職類學生課堂學習特點,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加入提高個體學習信心的課堂活動,增加個體表達機會,鼓勵學生正確對待錯誤,正確對待同期學習者,實現正確的自我認知。課堂作業及課外任務增加與英語學習相關的航海類專業課的內容比例,幫助學生實現課程知識的重疊、鞏固,使學生產生相應的航海類知識學習的自信心的同時,提高學習英語的信心。
學習中帶有健康的情緒會有助于學習活動的開展,反之,如果帶有不良情緒則會影響到學習者的學習態度,從而影響學習活動的參與及學習效果的展現。情緒管理是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一部分。如果學習者不能做到及時調整情緒來適應課堂學習,那么課堂學習效率則會打折扣,長時間的負面情緒甚至會使學習者產生對英語學習的厭惡感或者敵意,從而使自己的學習世界越來越封閉,難免發生學習退步。
學習者應不斷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鍛煉自己快速、合理解決問題的能力,找到適合自己的緩解壓力方法。學習者自己要多方面了解不良情緒的宣泄方法,尤其在學習中面對負面情緒的時候,及時排遣消極的想法,將英語學習與更多積極的方面聯系起來,從而產生條件反射般的正面學習情緒,提高英語學習質量與效果。
航海類專業的學生學習外語的目的是應用,即能使用外語進行工作與交際。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既要打好語言基礎,又要進行語言技能訓練。英語學習的交際性的特點要求英語課堂為學習者提供能夠創造性地運用所學語言知識進行交際的環境(許少萍,2006)。在語言技能訓練的過程中,語言的交際性在團隊合作互動中會有所體現。團隊中每位學習者會有不同的角色。學習者應做到快速適應團隊中的角色,發揮自己的一份力量。團隊英語學習活動的參與既可以提高學習者表達自我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學習者自我認知的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習者溝通、交際的能力。
綜上,高職院校航海類專業學習者英語的學習的目的是以應用為主,學習者可以通過培養學習自信心、使用正確的學習情緒調節方法,利用團隊的作用來提高自己的學習心理素質,從而達到提高英語學習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