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卿
(河北任丘華北油田采一中,河北 滄州 062550 )
教師應特別注重與學生的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各種情況,發現他們的優點長處,及時表揚他們好的做法和行為,肯定他們的成績。個別學生對物理這門學科有很大的學習熱情,但因考試成績不是很理想,就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學習物理的這塊料,慢慢地對物理學習失去信心。對這類學生,教師要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在課堂上有意識地把一些比較簡單的、直觀的問題留給這部分學生,一旦他們回答對了,就不失時機地加以肯定和表揚。被表揚的學生得到激勵,自信心增強了,就有了學習物理的勁頭。教師要樂于與學生交朋友,走進他們的生活,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肯定他們、關心他們,用欣賞的眼光去看他們,他們就會喜歡上你、愛上你。只要學生喜歡教師,就會喜歡這門課程。因為教師的一切教學活動,都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都能對學生產生正面的、積極的影響,甚至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牽動著學生的神經,這也就是古人所說的“親其師信其道”的道理。
設計好每堂課的“開場白”,要講出新意,經常地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步入物理學這座精美的科學殿堂,以極大的興趣和勇氣去吸取其中的營養。恰到好處的“開場白”能創造良好的教學情境,成為啟迪思維,強化記憶、幫助理解、發展能力的興奮劑和催化劑。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開場白”是開啟學生思維大門的鑰匙,是把學生引向知識海洋的風帆。教師只要具有較高的教學藝術和語言修養,就能設計出好的“開場白”,使“開場白”收到良好的“首因效應”。
物理知識以其鮮明的實驗特點,為同學們提供了一個顯示自我的天地。他們對動手操作具有濃厚的興趣。但是這種興趣特點仍然是只對操作對象本身感興趣,忽視對事物本質的認識,多數學生的興趣都處于這種狀態。讓學生用自己的手、眼親自去感受、揭示和領會物理知識的內涵,使他們越學越有興趣,越學越想學。同時要重視教科書中的小實驗、小制作的作用,及時指導,按時完成,展示評比,因為這些小實驗和小制作大多簡便易行,它不但能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也能讓學生感悟到學習物理知識是有用的,并從中獲得樂趣,而且通過對器材的選擇和組裝,還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也學會了研究問題的方法。
例如,在學習“摩擦力”內容時,可以提出這樣的理想問題:一列火車停在光滑的水平軌道上,試問一只小狗能把火車推動嗎?在學習“運動”內容時,可先講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法國飛行員在高空用手抓住了一顆德國子彈的故事。在學習“動量”內容時,教師首先向學生提出問題:玻璃杯掉在水泥地上容易摔碎,而掉在沙灘里不容易摔碎,這是為什么呢?一片樹葉落下時,人們不以為然,而一塊磚頭從高處落下時,人們會望而生畏。這又是為什么呢?用精心設計的問題和懸念故事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使每個學生都處于興奮思考的狀態。這樣學習這一節知識的興趣就有了源動力,有了能源的保證。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人要求獲得新知識的一種積極的心理表現。它對于順利取得知識,開闊眼界,豐富精神生活和推動不斷學習是一種強大的動力,有些物理現象、概念、規律,比較抽象,又很難進行實驗,只憑教師說,學生很難想象和理解。利用現代多媒體手段,通過音樂、顏色、圖片、動畫等,可將許多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深奧的道理簡單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從而幫助他們更輕松、更深刻地理解知識,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因此教學中注意利用實驗、幻燈、多媒體課件、板畫、教師生動的語言,以及圖文并茂的插圖等精心設計趣味橫溢的情趣,刺激學生的感官,牽動學生的情感,促使學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從而達到好的教學效果。
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程,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因此在課題研究中真正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負責,人人都是課題研究者成為本次課題研究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