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軍
(廊坊市第九中學, 河北 廊坊 065000)
一堂課時間只有45分鐘,如何在45分鐘發揮最大價值。那就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理特點和科學規律,發揮45分鐘的價值。
“45分鐘價值曲線”是王仁甫先生在大量實踐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所謂“45分鐘價值曲線”就是,把45分鐘分為前20分、后20分、中5分的道理。每一個時間段中學生的生理、心理狀態都會經歷五個時區,即“波谷—波峰—波谷—波峰—波谷”的發展規律。
其一,起始時區,級角色進入時區,盡量縮短時間,以求盡快進入興奮區。
其二,強制興奮。課中5分鐘,猶如一首歌曲的過門,亦如人在旅途中的小憩,可以安排一分鐘的幽默,或一分鐘的笑話,或一分鐘的輕音樂,或一分鐘的課中操,亦可變換教學方式,如練習、朗讀、實驗等等。通過這樣的調適,再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主要學習上來。
其三,回歸時區:15分鐘。第二次黃金時區。經過5分鐘的調適過渡,學生的生理、心理出現第二次波峰狀態,因此,稱為回歸時區。教師應當因勢利導,再次把教學推向新的高潮。如果說第一黃金時區是以新課教學為主,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為主的話,那么第二黃金時區則應當以鞏固新課和能力訓練為主,當然也不可過于拘泥。
終極時區:5分鐘。總結回應時區。這時候,學生趨于疲勞狀態,注意力漸次分散,進入尾聲。教師應當加大信息量,加快語速,強化情緒,總結新課,圓滿完成任務。終極的最佳境界應當是:教學計劃完成,到下課時,學生還回味無窮。這五個時區的創設,符合學生的生理心理規律,構成課堂教學的時間“場”,能使45分鐘的價值充分體現出來,使課堂教學處于最佳狀態。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以學生自主做題作為主要學習方式,以合作學習研討作為主要教學組織形式,“以做題在先,講出來在后”為學生學習方式導向和學習目標達成的基本要求的課堂教學方式,稱為“習題課堂”。其基本流程由學生自主做題,小組交流,代表展示,學情反饋等環節組成。習題課課堂模式是讓學生講,達到“兵教兵,兵練兵”的效果;實踐課堂是學生動手,調動多種感官,學生主動參與,達到良好學習效果的課堂模式“習題課堂”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了教師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的變化,給課堂教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效益。
智慧的、受到思考和好奇心鼓舞的勞動,這是能浮載思考的大船的深水。智慧的雙手能創造智慧的頭腦。
筆者嘗試了實踐課堂模式,帶領學生到校園里走一走,不要只局限在課堂上。適時地提出一些習以為常的問題。如:為什么向日葵的花盤總是朝著太陽轉呢?為什么蜘蛛在下雨前爬進窠里而在天晴以前出來結網呢?為什么貓的眼睛在夜里能看見東西呢?為什么在播種前先把種子放在太陽地里曬呢?在緊張地思考這些問題中的每一個問題時,思想一會兒從這個對象轉移到另一個對象上,反復地進行許多次。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是在學習“在觀察中思考和在思考中觀察”——思維訓練的意義就在于此,借助這種思維訓練就比較容易理解課堂上所講授的科學基礎知識。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而沒有興趣就沒有發現的樂趣,就沒有才能和愛好,就沒有活的靈魂,就沒有人的個性。那教師應該努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可以適當的做出獎勵,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筆者的獎勵措施有:
給表現優異的學生發獎勵卡,如按時交作業、獲得其他老師的表揚等。學生的獎勵卡積累到一定數量,便可以領取“獎品”。
將“Surprise”(驚喜)這個單詞寫在黑板上。課堂上,如果出現學生吵鬧或未經允許離開座位,便從單詞末尾開始擦去一個字母。如果出現所有人都表現得很好,則按單詞順序添回被擦去的字母。
如果教師需要外出,由代課教師來替你上課,走之前,該教師可以給代課教師一沓紙條,讓他把紙條發給那些表現得特別好的學生。當教師回來后,特別獎勵那些領到紙條的學生。
是不是好多學生都把自己的課桌弄得亂糟糟的?如果想解決這個問題,可以給學生來一次課桌整潔大檢查。事先不用通知他們,當學生都不在教室的時候,教師開始檢查。
在教室里準備一個計時器,一旦學生在課堂上開始大聲喧嘩,或一時難以安靜下來,便拿起并按下計時器,對學生說:“計時開始了!”學生安靜下來后,停止計時,在黑板上寫下記錄的時間。
對于作業完成情況不好的班,可以給學生發放作業獎勵卡。只要他們都按時交了作業,就給他們發一張卡片。當他們積累了10張卡片,就會獲得一個獎勵,如跟老師一起吃午餐。如果積累到了15張,就可以獲得一次選擇家庭作業內容的機會。
綜上所述,通過多種課堂的模式,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充分使用好“45分鐘價值曲線”,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配合一定的獎勵機制,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更能幫助學生將注意較長時間集中在教學活動上以延長學生的注意持續時間;真正的課堂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