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燕
(大慶市紅崗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黑龍江 大慶 163000)
引言:我國人力資源部門和社會保障部門的組建,目的是加強勞動力市場與人才市場的整合,建立規范、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推動人力資源的有效配置與合理流動。同時兩個部門的組建有利于統籌行政事業單位的人員管理、完善行政事業單位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社會的就業率和社會保障力度。所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檔案的信息化管理越來越重要。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提升,市場經濟地位在國際環境下逐漸提升,市場經濟也在不斷的壯大,勞動力也跟隨其逐漸增長,出現了人員不均勻分配的問題。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檔案信息化管理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協調社會的就業率,還能夠緩解我國在世界金融危機大前提下的嚴峻形勢,降低社會企業的失業率。在當前這個復雜的數字信息時代下,傳統的檔案管理已經無法滿足其發展的需求,在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應該將二者進行有效的結合,實現互聯網信息技術與檔案管理的相互滲透發展。
當前,我國的人力資源市場采用的管理機制大多數都為市場配置機制,這種機制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為現階段的市場經濟處于差異變化階段,時局不是很穩定,會進行實時的變化。這種管理機制是比較刻板的,缺乏靈活性,不是特別適合當前對人力資源進行管理。如果將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檔案進行信息化管理,那么就可以將其與市場配置機制進行有效結合,相互協調,彌補市場配置機制的不足。首先,政府部門要進行當前社會市場經濟的調查。其次,根據我國當前市場經濟的實際情況,編制相關的有利政策以及法律條文。最后,從國家的層面出發進行調控,合理的決策未來的發展方向。通過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檔案信息化管理,能夠為人力社保提供重要的依據,還可以優化政府的決策,使其更合理化、科學化。
網絡檔案應用系統是進行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步驟,信息化管理是通過結合網絡技術實現的,構建網絡應用系統就是將指令執行的操作系統,有可以理解為是進行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檔案信息化管理的前提條件。在進行系統構建時,首先要考慮的因素是技術保障,值得注意的是我們要找到最適合的技術方式,不能只追求先進,不顧技術是否適合構建系統。其次,是對信息的收集問題也要特別重視,最需要注意的是信息的來源,信息的準確性,以及信息的完整性。最后,就是系統的安全性了,大量的信息檔案數據是非常容易出現泄露,或者存在非法闖入的情況,所以系統在構建時一定要考慮其安全問題,通過防火墻或者安全代碼的形式實現資源安全保護。
受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影響,在以往的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的檔案信息管理中,管理者的思想通常是封閉或半封閉的,比較封建。在這樣的狀態下,工作人員只是按照章程進行枯燥的收集、編制、管理等工作,思維方式沒有得到開闊。所以要想推行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檔案信息化管理,必須從根本上改變管理者與相關工作人員的思想,技術進步不能夠說明什么,思想進步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進步。這樣一來不僅調動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還間接的提高了管理者思維的靈活性,從觀念的角度出發,推進檔案信息化管理的發展。
實現現代化管理可以從多個角度出發,比如:與互聯網技術的結合,提高人性化的服務能力,轉變管理思想觀念,以及優化管理機制,這些都是實現現代化管理的重要體現。那么,實現現代化管理的前提是與互聯網技術的結合,基礎是提高人性化的服務能力。應用適合當前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檔案信息化管理的互聯網技術,促進管理系統的升級與優化,保證工作的高效性有規范性。在時代進步服務化建設的當今,我們可以通過了解人們對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的實際需求來確定服務模式,從而提高其服務能力,推進信息化管理的發展。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可分為三部分:通過互聯網技術建設基本系統,基本制度與相應政策的實施與執行,相關管理人員的協調。在這三個部分在最具有靈活性的就是相關管理人員的協調,也是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因此,我們要注重管理人才的培養,通過日常訓練與實際管理操作的方式進行培養。培養的內容包括以下幾點:第一,關于管理過程中的基本操作流程以及相應的規章制度;第二,盡可能地了解管理過程中會出現的問題,并且培養其具有處理問題的能力;第三,對于日常工作的中出現的問題,能夠及時做出反饋與記錄;第四,通過與外界或者不同部門之間的工作交流,開拓管理人員的視野。
總之,隨著我國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提升,信息化建設已經逐漸應用到各個領域當中。但是我國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的信息化建設仍然處于初期階段,不具備完全獨立進行的成熟條件,因此,還需要進一步探索新路徑,以此促進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檔案管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