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 穎
(沈陽大學 遼寧省沈陽市 110044)
黨的十九大報告在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中指出:“支部要擔負好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引導廣大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此次報告中首次明確了黨支部的責任和任務,充分說明黨中央對于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要求,意義重大。為了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全國組織工作會議精神,中國浦東干部學院、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組織人事報以“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提高基層黨建質量”為主題,面向全國開展第五屆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評選活動。其中“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外國語學院:用虛擬支部建設點亮黨建育人之燈”的典型案例在新媒體在基礎黨建工作方面給予我了深深的啟發。
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外國語學院為了彌補黨員的后續教育管理有漏洞、發展對象的理論知識不扎實以及黨組織對普通同學的帶動性和影響力不足等問題,于2016年創建了“虛擬支部”。虛擬支部旨在利用新媒體(微信、微博等平臺)來加強支部的學生的理論學習、組織黨員活動積極服務社會并定期進行考核,做好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預備黨員和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充分利用了新媒體的廣泛性、互動性、多樣性以及即時性。該學院利用學院公眾號每周推送黨建的學習內容,黨的理論知識和時事要聞,加強了發展黨員和黨員對黨的理論知識學習。特邀黨內對基層黨建工作有一定建樹或者獨特見解的老師為虛擬支部上課。虛擬支部定期舉辦黨的知識競賽以及社會實踐活動,直接對市民學校提供服務,支部成員自行申請參與。通過虛擬支部搭建的特色新媒體平臺、多樣化的學習方法和拓寬的交流、分享及服務實踐渠道,有效促進和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充分發揮了黨組織的育人作用。相對于傳統的黨校學習方式,新媒體的應用能夠更好的給教師和學生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通過虛擬支部費活動、理論學習、社會服務、以及“1234”黨員幫扶體系:即1個黨員幫扶2個預備黨員,1個預備黨員幫扶3個積極分子,1個積極分子幫扶4個同學,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監督。
在疫情常態化管理的條件下,利用新媒體搭建平臺能夠更好的對發展黨員和黨員教育、管理和監督。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上,習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要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和新興媒體發展規律,強化互聯網思維,堅持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優勢互補、一體發展,堅持先進技術為支撐、內容建設為根本,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在內容、渠道、平臺、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著力打造一批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建成幾家擁有強大實力和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新型媒體集團,形成立體多樣、融合發展的現代傳播體系。要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確保融合發展沿著正確方向推進”。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嚴治黨,堅持把黨的政治擺在突出的位置,黨的政治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祖國的希望,高等學校是青年人才的搖籃,因此高校在保證正確政治方向的前提下,應當為大學生呈現新形象、新方式的黨建工作來吸引學生積極的學習和思考。“學習”是學生的第一要務,而學習黨的思想明確方針才是重中之重。在發揮黨建育人過程中,可大量收集資料、開發學生喜歡的黨建活動,整合高校和高校之間的平臺資源。為了更好的完成學習、監督以及管理,可巧用高校已有公眾號、微博和抖音平臺,開通黨建專欄,實時發布黨建信息,結合自身專業邀請專家進行黨課講授,結合自身專業和身邊事跡創建微課、慕課,實現青年學生碎片化學習,突出自身的特色。可通過平臺展開思辨研討,針對時事熱點進行辯論,深入了解青年學生的思想,樹立正確的三觀。與此同時,將社會實踐活動、黨建專欄提上日程,由學生建議,策劃,在教師的監管之下完成,將活動實現同步直播,提升黨建工作的吸引力,為黨建工作帶來新鮮的思想。相對于傳統的黨建工作新媒體的使用能夠實時線上線下溝通,保障了溝通效率,及時獲得學生的反饋。高校基層組織可通過建立內部溝通平臺(釘釘),線上定期學習打卡來保證學生教師、黨員和積極分子對新的黨建知識的補充,提供互動溝通方式,在高效學習黨的基礎知識的前提下,也激發成員們獻言獻策的積極性。與此同時,利用平臺的便利,定期對黨員同志進行考核管理,投票選舉等,提高了監督管理的有效性。
雖然,新媒體在基層黨建工作中能夠很好的對學生黨員進行監督管理,但是卻也有一定的風險。由于其操作需依附于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App),信息有被篡改、泄露的風險,因此平臺需進行實名制并且對其在平臺發布的內容進行審核。自2020年3月1日起已施行《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堅決抵制不良信息的發布,同時杜絕網絡暴力、人肉搜索、操縱賬號進行人身攻擊等違法活動。因此負責平臺運營的基層黨組織成員應當積極主動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的方針政策,提升自己的黨性,始終堅守底線(十條紅線)。在發展黨員和黨員教育、管理、監督的過程中,認真審核,及時發現問題,改正問題。完善自己的黨建體系,維護平臺的運行制度以及監督管理懲罰機制,擴寬系統內部有效的溝通渠道和信息反饋路徑,在結合自身專業特點的情況下構建監管體制。
在疫情常態化管理的形勢下,新媒體所搭建的管理平臺能夠更好的對發展黨員和黨員進行教育、管理和監督,并可提升黨建工作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