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
(宜春市第八小學,江西 宜春 336000)
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英語教學也有了更為嚴謹的學科教學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師結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英語學科特性來進行教學模式的應用,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主動投入到英語課堂教學當中,不斷增強學生對于英語學科知識的求知欲望,使學生在不斷感受到英語學習的魅力的過程中獲得更為強烈的英語認同感。所以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采用多元教學法來開展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從而提升小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水平[1]。
目前我國的小學英語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由于小學生對于英語學科知識的了解內容還不夠豐富,所以學生在學習時大多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無論是詞匯還是語法,在記憶的過程中學生都缺少科學的記憶方式,這不僅使學生的記憶力無法得到提升,對于學生后續的學習和英語知識內容的應用也有著非常大的影響。這樣一來,一方面學生遺忘的詞匯量會隨著學生學到的詞匯的增長而增長,另一方面,學生的英語學習也會由于缺少合理的記憶方式而出現明顯的知識儲備不足現象[2]。
目前我國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開展過程中,許多教師的授課方式依然是遵循著傳統教學過程中先講解英語詞匯,再練習詞匯發音,最后再對詞匯內容進行抄寫和記憶,直到學生將所有的單詞都能夠進行死記硬背后再開始語法和篇章式語句的講解,這樣雖然可以讓學生的學習循序漸進的進行發展,但是對于教學任務的完成和課堂教學效率來說都存在一定的影響性,而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會在機械式的重復性教學中逐漸喪失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從而影響學生對英語學科知識內容的學習積極性,最終影響課堂教學有效性。
小學生由于自身年齡限制,所以表現出自我控制能力較弱的特性,如果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發生了非常有趣或新奇的事情,就會分散掉學生的學習集中力。雖然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會強制學生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到學科知識內容當中,但是學生的心仍然被其他事情所掌控,無法投入到課堂教學,一些學生雖然在剛剛接觸英語時表現出了較為強烈的學習新鮮感,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會漸漸喪失對于英語知識的學習興趣,而教師雖然知道學生的學習興趣所在,但是卻無法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英語教學內容相結合,使學生始終在英語課堂上表現出缺乏學習熱情的一面,繼而影響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3]。
情境教學法是目前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我國小學英語課堂開展過程中的重要教學方法,而且這種教學方法的應用可以有效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課堂教學有效性。一般來說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借助情景教學法可以為學生建立起與自身有著密切關聯的生活情境中,在這一情景中學生可以更好的釋放自己的天性來理解英語詞匯和語法,并且會結合教師所設立的情境來進行一定的英語對話,從而培養學生的語感和英語表達能力。例如在學習水果相關的詞匯時,教師就可以帶一些水果到班級當中,為學生講解水果的相關詞匯,并且引導學生將詞匯和語法結合成為一個句子,來進行核心思想內容的表達。
對于很多學生來說,游戲是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必然會具有興趣的內容,所以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用游戲教學法就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構建友好的師生互動,從而使課堂氛圍變得更加活躍。例如在教師為學生講解數量單詞時,教師可以將一些新鮮的小游戲以英語的形式呈現在課堂教學當中,學生只需要會說一些簡單的英語單詞,就能夠很好地融入游戲,而且在參與游戲時,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單詞記憶力也會得到提高。值得注意的是,游戲教學法的應用要控制好游戲在課堂教學中所占的比例,確保學生在能夠享受到游戲帶來的快樂之余,也能夠借助參與游戲的熱情,很快的進入到課堂教學狀態,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下進行后續教學內容的開展[5]。
現如今很多學校都配備了一定的多媒體設備,但是教師卻習慣于將多媒體設備作為板書的替代來進行使用,所以雖然多媒體教學設備可以更加直觀,具體的為學生進行課堂內容導入,但是卻無法得到教師的有效應用,從而喪失了自身的價值。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I like dog》的文章時,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來為學生播放有關于狗的動畫片和圖片,讓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產生一定的興趣,并補充拓展其他的課外相關知識,然后再為學生進行課程內容導入,使學生在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中直接進入到正式課程內容的學習。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讓學生最大限度地保持學習的興趣與激情,通過值日報告、生活話題、角色扮演、英語沙龍等多種實踐活動,讓學生獲得對所學內容的深刻感知,使他們盡情展現個人所學,從而實現實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