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豪
(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周田中心小學,江西 贛州 342613)
知名法國作家雨果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學會讀書,便是點燃火炬;每個詞的每個音節都發射火星。”看的出來閱讀對于小學語文課堂來說非常重要,學會閱讀能快速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個人綜合素養。因此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引起教師的廣泛重視,教師可根據課堂內容做出教學方法的創新,逐步提高學生語文閱讀的水平。
學生有好奇心,會對他們感興趣的閱讀內容花更多時間和心思。如果閱讀的內容是枯燥乏味的,他們會對此類閱讀失去耐心,在沒能學習到正確閱讀方法的情況下,容易在語文閱讀的過程中產生消極的學習態度,這樣一來不利于提高語文閱讀學習的效果。
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教,學生學是一種普遍的教學模式,學生獨自學習閱讀的能力較弱,語文閱讀時間較長,完成度低。有的教師教學方法單一,以陳述語文課堂內容為中心,僅完成基本課程目標,而沒有知識的拓展和創新,學生的閱讀思維得不到鍛煉和發展。
對于語文這一門學校基礎課程來說,教師和家長們會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學生的語文成績上,而單單忽視了個人閱讀能力的培養。語文教學中一味的教與學,沒有面對面的溝通與交流,教師不能及時了解到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在之后的學習中出現很多棘手的問題,這會讓語文閱讀教學的進度發展緩慢。
提問教學能夠使得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多理解文本有很好的作用。如語文五年級上冊《竊讀記》教學中,在上課前,教師先給學生們提出一系列問題:“文章標題為什么叫竊讀記?作者為什么要竊讀呢?”教師通過提問的方法引導學生自由閱讀全文。學生帶著問題有思考有目的性的閱讀,通讀全文,便可以得知題目的答案。通過問題帶入式閱讀法,展開了學生們自由思考的翅膀,閱讀的同時理解能力得到了顯著地提升,實現了個性化閱讀。對于主動閱讀并提出疑問的學生,鼓勵他們更大膽,更廣泛地去閱讀。
再如小學五年級《我的“長生果”》閱讀教學時,教師板書幾個問題:“我的“長生果”是什么?作者最早的讀物是什么?文章末尾作者為什么不能接受老師的贊譽呢?”學生看過問題,再讀文章,對語文閱讀的理解更加深刻。
五年級語文閱讀中有一些名家的散文、詩歌題材的文章,富有個人獨特的思想感情。在日常教學或早自習,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選擇一部分情感豐富的文章,讓課代表帶頭集體朗讀。在課堂上也可以抽空帶領學生們有感情的,大聲的朗讀,體會作家賦予的故事情節和情感表達。
比如在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珍珠鳥》一課中,在讀到描寫小鳥外形特征的段落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加強語氣,反復閱讀,當遇到值得學習的文章段落可以進行抄寫和背誦。經常朗讀和背誦優美的文章能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技巧,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學生的個人修養也會得到增長。
一堂語文教學課程的時間有限,教師可以選擇把閱讀留給學生課外完成,在下一堂課之前,通過分段式朗讀或隨機抽查的方式,檢查學生們的完成情況,若大部分學生完成度較高,教師可以適當給予小的獎勵,這也會促進學生們對語文閱讀的興趣和積極性。另外一方面,課余時間可組織學生帶一本自己最喜歡,希望分享和推薦的圖書。這本書的范圍不限,小說、散文,童話書等,給人正能量或者有所觸動的書籍,都可以帶到班級里與同學們一起分享。另外可設置一個班級語文閱讀角,學生們自由閱讀,這種方法大大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面,互相溝通帶動了班級的閱讀氛圍,同時讓更多的人愛上閱讀。
語文閱讀還分為略讀和精讀。初次略讀能幫助我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快速了解文章的大致內容,教師可訓練學生們略讀的速度,有了略讀的能力,在語文閱讀考試中會節約不少時間呢。略讀是精讀的基礎,如有更多的空閑時間,教師可要求學生們進行精讀,每次閱讀都有新的體會。每讀一篇文章,用寫讀后感的形式,把自己的閱讀心得記錄下來,過一段時間閱讀的時候再寫。兩次讀后感進行比較,就能發現明顯不同了,可能是理解更深入了,可能是原先理解不了的段落進行反復閱讀而有了新的認識。例如在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釣魚的啟示》一課中,略讀和精讀分別有不限于標題的兩層含義。所以,學習略讀和精讀對于小學語文閱讀來說相當關鍵。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組成部分之一,學會閱讀,是提高學生語文學習及文學素養的重要方式。教師要根據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際現狀,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培養學生堅持閱讀的習慣,學習獨立思考,讓語文閱讀給生活添加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