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源
(遼寧省盤錦市雙臺子區文慧幼兒園,遼寧 盤錦 124000)
我國歷史淵源,有著十分豐富的精神文明,尤其是中國傳統節日飽含著人民強烈的民族精神,傳統節日的傳承對整個民族的歷史文化繼承有著重要意義。幼兒是進行中國傳統節日熏陶的重要時期,可以培養幼兒的民族精神以及建立幼兒良好的思想品德。
中國傳統節日有著豐富的形式展現中華文化,更孕育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由于其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更加滿足兒童對于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可以極快的學習并且接受理解傳統節日的民俗特點。
傳統節日每時每刻都存在于幼兒的周邊環境中,是幼兒平時生活的組成部分,傳統節日可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幼兒對于中華傳統美德以及良好思想品德教育的接受與學習,為幼兒建立良好的品德奠定堅實基礎。
中國傳統節日在進行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會讓幼兒產生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見識到祖國母親的繁榮與偉大,意識到自己也是這個偉大民族的一員,會激發幼兒了解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情,學會在生活中團結友愛的品德。
比如,在春節節日中,人們依據習俗要包餃子、貼春聯、放鞭炮、守歲,每家每戶都會沉浸在闔家團圓的節日氛圍中。同時,所有的華人無論身處何方,都會有一樣強烈的民族情感,都會寄托同一種思念,都可以感知到家庭的溫馨和重要性,也會有著祖國的日益壯大的民族情感。清明節,幼兒園會組織踏青、放風箏、掃墓等活動,幼師也會為幼兒講解祖國的偉大先烈,讓幼兒了解當今的生活來之不易,要學會珍惜如今的生活。這時身處異地的人們都會回到自己的故鄉,緬懷逝去的親人,探望尚在的長輩,可以充分的培養幼兒要懂得感恩、學會珍惜的品德。借助中國傳統文化進行教育,可以培養幼兒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精神。
每次傳統節日,幼兒園總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建立良好的思想品德。
比如,在清明節節日中,幼兒可以聽長輩們講述前輩們的豐功偉績,可以鼓勵自己遇到困難向前輩學習不氣餒、不放棄的品德。在中秋節節日中,可以鼓勵幼兒們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對家人的思念感情,幼兒在與家人們團聚的時候,可以體驗到溫馨的家庭氛圍,培養幼兒團結友愛、尊老愛幼的傳統品德。在端午節節日中,在幼兒了解節日的來源以及紀念意義后,可以進行包粽子、賽龍舟等活動,可以樹立幼兒堅貞不屈、善良勤勞的愛國品德。在重陽節節日中,幼兒園可以組織兒童去老人院看望老人,可以為老人送上一份自己親手做的小禮物或者表演節目,回家后為自己的爺爺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僅可以激發幼兒對傳統文化的求知欲,還可以培養幼兒尊老愛幼、關心老人、懂得感恩的傳統品德。
幼兒在自身的成長過程中,很容易就受到周圍環境的熏陶和影響,由于幼兒還沒有足夠的理性思維,會下意識的模仿周邊人的行為習慣。如果周圍環境十分良好,具有自律性,就會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全發育。
傳統節日的活動是以家庭甚至是整個社會為主體開展的,傳統節日中的良好風俗可以使幼兒充分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禮儀和行為道德規范,也可以幫助幼兒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中學會人際交往,培養了幼兒尊重、善良、友愛的品德。傳統節日活動的開展已經通過多種途徑融入到幼兒的日常生活中,幼兒可以在傳統節日活動中,通過和朋友的合作、交流的過程,可以學會分享、友善、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質。
幼兒品德的建立以及行為習慣的確立是通過直接觀察為基礎,在日常生活環境和活動的過程中慢慢形成的。對幼兒的教育要采用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方式來進行,在傳統節日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就可以對幼兒的思想品德進行引導和教育。可以讓幼兒在感受節日的氛圍中,建立其自身良好的思想品德,利用傳統節日進行對幼兒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讓幼兒有著更深刻的理解,比起空洞無力的灌輸,這種方法更容易讓幼兒接受,且更可以培養幼兒良好的思想道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為之后的人生發展奠定基礎。
在當今的文化沖擊下,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氛圍越來越淡,這種現象在幼兒身上體現的極為明顯,他們對我國傳統文化和節日了解的越來越少。幼兒正是樹立良好品德的時期,只有家長、社會以及幼兒園相協調一致,才能讓幼兒的身心健全的發展。我國傳統節日文化的教育對于培養幼兒的民族精神以及愛國主義以及幼兒的良好品德具有重要意義,幼兒如果了解了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就會養成友善、團結、尊老愛幼的良好品質。因此,加強對幼兒的傳統節日教育,可以培養出幼兒的愛國精神以及中華民族的良好品德,對日后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