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方敏
(江西省高安市石腦中心小學,江西 宜春 330818)
眾所周知,數學學科是一門邏輯思維能力需求較強的學科,也是一門非常抽象的學科,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的學習是非常具有難度的,數學學科有許多的基礎概念,而這些概念過于抽象,所以學生無法將概念直接應用到數學考試的題目當中,也沒有辦法將數學學科知識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這就讓許多學生受困于邏輯思維能力不足的情況。而小學階段又是數學學習的初始階段,就在這一過程中提升小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才能讓學生在未來的數學學習中擁有良好的數學學習基礎,而且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師非常重要的教學任務,是小學生數學學習水平提升的關鍵性因素。
當然有許多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依然停留在傳授理論知識內容的階段,不僅忽略了對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培養,也讓學生的學科學習變成應對考試的一種強制性行為,這樣不僅讓學生的數學學習變得更加低效,而且嚴重阻礙了對學生的邏輯思維培養,不利于學生在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科知識認知和發展,甚至影響學生未來的數學學習[1]。
邏輯思維意識是學生抽象性思維的形成基礎,而數學本身屬于一門抽象性學科,一些教師由于固守著死板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無法得到培養,在個別的課程內容教學時,甚至會為學生羅列所有的問題可能性,不需要學生主動去思考,只需要學生進行死記硬背,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的思維越來越僵化,逐漸喪失了發散思維意識,對小學生來說只有他們不斷培養自身的發散性思維,才能夠學會從不同的視角看待問題,繼而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學科知識的理解和生活性應用轉化,但是教師當前采用的過于教條化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也有著非常大的弊端。
在教育的任何階段,數學學科都是學生學習的主流學科之一,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學生總是會出現無法理解數學問題的情況,或者無法將數學問題與數學概念內容相聯系的情況,這時往往學生會選擇求助于教師,教師則會將問題的解決辦法直接交給學生,而不是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和解答,這樣一來,學生就會逐漸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遇到問題也不會主動探索自己進行立的問題,解決的途徑,而是尋求教師或家長的幫助,長此以往,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自然無法得到提升[2]。
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是學生提高自身邏輯思維意識的關鍵,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只有從不同角度進行學生學習興趣的引導和激發,才能夠更好地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意識,使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斷的獲得更多對于數學學科知識內容的認知和體驗,而且在興趣的引導和激發下,學生也可以更主動地融入到課堂教學內容的探究和分析過程中,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不斷的學習和思考過程中得到提升。例如某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乘法口訣過程中,就通過講故事、提問題,以及看視頻等新穎多樣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來加強對乘法的認識與把握,在學生達到熟練掌握之后,教師應進行新的乘法題目的設置,然后讓學生給予快速、準確解答[3]。
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與發散思維的培養有著直接的關系,而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在數學知識儲備和學習經驗方面有著明顯的不足,但是由于他們自身擁有非常豐富的想象力,所以在數學學科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夠對他們進行問題的分析思考引導,使學生能夠從多角度進行問題的思考和探索,最終提升學生的問題分析和解決能力,從而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意識。例如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討分析,學生在對問題進行討論和分析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很快的掌握問題解決方式,也可以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為數學思維的進一步拓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最終促進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發展[4]。
邏輯思維能力作為思維不斷活動的一個過程,在教學實踐中,除了要引用恰當策略方法來全面調動學生學習參與積極性,對于邏輯思維思考過程教學也要給予充分考慮。邏輯思維能力在小學數學中首次體現,也是一個開端和起點。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不僅有利于數學本身的教學和學習,這種思維能力也有助于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知識和應對生活中出現的突如其來的事情。思維能力也是學生得以伴隨一生的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