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東梅
(遼寧省盤錦市興隆臺區實驗幼兒園,遼寧 盤錦 124000)
安全——生命的主旋律,現代生活的重要保障。安全教育作為幼兒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繁衍發展的前提是生存,生存的保障是安全和健康。《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健康領域中關于“生活習慣與生活能力”子領域目標中明確提出幼兒應具備基本的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可見保護幼兒的安全與健康已成為幼兒園工作的重中之重。
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是幼兒園安全教育的重點,加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對于幼兒園來說成為了一個緊迫的問題。幼兒園的孩子雖然粗淺的知道一些安全知識,可是由于它們的身心發育還不成熟,身體的動作不協調,反應也比較慢,而且比較貪玩好動,所以,很容易發生比較危險的事故。要想有效的避免不安全事故的發生,那么加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是是非常必要的。
“千般愛護,莫過自護”。幼兒學會自護,就等于在生存中會向前邁進了一大步,而生存是發展的重要保障。但我們不鼓勵孩子隨意冒險,而適當的讓孩子學會在一些活動中掌握自我保護的意識是十分必要的。
我們在幼兒園的樓梯口、轉彎角,我們可以貼上了安全標志,時刻提醒幼兒注意安全。在活動室,我們可以設立專門的“生活角”,為幼兒提供一些錄音、圖書、圖片,還可以將自我保護的內容編成小故事講給小朋友聽。其次,我們還應創設良好的心理環境,以民主、平等的態度對待幼兒,體諒和容忍幼兒的所作所為甚至過失行為,給幼兒以安全感和信任感。
幼兒園是幼兒除家庭外最為熟悉的環境,環境中的設施應該是安全的,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發展需要的。 環境又是“無聲”的老師,幼兒在與環境的互動中獲得學習與發展。環境的教育作用怎樣體現呢?
首先,各班根據每月安全主題創設安全角,通過圖片展示、安全主題畫等形式,幼兒在收集資料、看看,說說,畫畫等活動中增長了安全知識。第二,教師鼓勵幼兒大膽發現環境中的安全問題、共同討論、協商,達成共識,形成安全規則,并運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設計安全標志,戶外活動安全圖譜等,豐富安全知識。
在幼兒的生活中游戲是他們十分喜歡的。在游戲中,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幼兒將安全知識運用到游戲經驗中,體育游戲《紅綠燈》,則讓幼兒在游戲中實踐“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則,養成過馬路看指示燈、遵守交通規則的好習慣。通過智力游戲《安全標志連連看》了解指示標志、警告 標志、禁令標志、指路標志等,知道各種安全標志的含義,如“禁止觸摸”、 “緊急出口”、“當心滑倒”、“緊急呼救”等,使得幼兒也能舉一反三,從新的標 志圖中獲得安全自護的信息, 還能根據幼兒園的環境特點,自己設計出 “小心絆倒”、“當心有電”、“排隊玩滑滑梯”等標志,真正做到了活學活用。安全知識融入區角游戲中,支持幼兒玩中學,如區域游戲:交朋友,通過介紹自己的家庭、電話等讓幼兒在遇到危險時正確的求救;安全拼圖,在拼圖的過程中,幼兒掌握了安全知識,活躍了思維;破譯安全密碼,幼兒運用已學的分解組成的知識,破譯生活中必備的急救電話,如119、110等,這些游戲都讓幼兒在區角中既體驗了游戲的快樂又學習安全知識。
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這需要一個長期的聯系。因此教師需要耐心的指導,通過反復的教育鞏固安全知識,使之形成自我保護能力。在生活中,教師指導幼兒學會掌握簡單的急救方法,教育他們受傷或者摔倒時不要隨意揉搓。如果有東西進入了口、鼻、耳不要用手亂摳;要是身子被卡住了,要呼救,不能亂動。教導幼兒有事就報告老師或者家長。另外,教師要經常運用不安全的事故來教育幼兒如何吸取教訓,讓他們在突發事件面前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和應變能力。
要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就需要在教育中通過各種教育手段對他們有計劃有步驟的進行安全教育以及自我保護意識的培養。對各班幼兒要進行簡單的安全用電知識講解,讓他們知道電的作用以及危險性,告誡幼兒不能去觸碰電力插頭。與此同時,還可以給幼兒講解一些簡單的天氣知識,給他們講解如何避雷,以及相關的主要事項。還有就是要對幼兒進行火災知識教育,簡單的教會他們如何救火以及如何撥打火警電話。總之,通過形式多樣的安全知識教育,讓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由于幼兒自我保護意識教育的內容多,范圍廣,而且孩子年齡小,需要詳細的教育計劃,而且教育方式也是因人而異,這樣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對孩子來說最喜歡的莫過于能當個“值日生”。相應的,我們可以成立“小小安全檢查隊”,每周由幼兒輪流擔任“小小安全檢查員”。“檢查員”負責檢查幼兒園的操場、活動室、辦公室等地方,發現不安全的因素馬上報告老師或是插上一面小紅旗提醒大家注意,對個別小朋友不安全的行為也可以指出、糾正。在活動中孩子既要檢查別人,自己也要以身作則,孩子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的能力會有明顯的提高。
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目標在幼兒園實施教育的同時也需要家長在家中配合完成。為此,我們可以召開家長會,向家長詳細介紹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意義、目標、計劃及需要家長配合的事項。保持與家長溝通,促使家長認同幼兒園的培養要求和教育策略,盡可能地吸引家長共同參與班級的教育。同時,向家長發放“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問卷表,定期舉行家長講座,向家長宣傳一些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方法。另外,可以在“家長園地”上開辟有關的專欄,和家長共同探討、交流看法。有了家長的支持和配合,我們的教育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做好家長工作,使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形成合力是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關鍵。保證幼兒的健康和安全,是我們的職責。
安全教育任重而道遠,只有教師改變教育觀念,從幼兒出發,以幼兒為本,支持幼兒的學習與發展,才能將安全知識轉化為幼兒的內需,達到行為養成,形成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