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
(大慶師范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黑龍江 大慶 163453)
隨著旅游業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大眾休閑娛樂意識明顯增長,對旅游演藝發展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旅游演藝發展時間較短,實際積累經驗不足,旅游演藝無法從根本上發揮出提升當地旅游形象、增長居民經濟收入等積極作用,需相關部門認清旅游演藝發展期間存在問題,制定出更加規范科學的旅游演藝發展管理機制。
旅游演藝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文化產業,主要由旅游業與演藝業組成。與普通文化產業相比,旅游演藝不僅具備專業性、市場性特征,更可以滿足消費者參與當地文化活動中的需求。隨著旅游演藝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旅游演藝作品種類增多,對文化傳播的影響更加深遠。現階段關于旅游演藝的實質尚未得出一個準確的定論[1]。部分學者認為旅游演藝就是在旅游景區內開展各類形式的表演活動,以旅游景點或旅游景區現場作為表演場地、以當地地區歷史文化與民俗活動為表現內容,以游客為主要欣賞對象。旅游演藝具有更加顯著的依地性特征,異地游客為旅游演藝發展的重要受眾。
雖然旅游演藝發展主要強調當地文化特色,但其所展現出的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是共通。游客在追求異地文化來帶的感官體驗的同時,也需要將其轉化為自身內在品質,因此大部分旅游演藝活動會與引進國外各類演藝活動,對異國文化表現形式進行簡化,以便吸引更多游客的關注。
為更好迎合不同受眾的需求,旅游演藝產品種類更加豐富。依照不同角度,可將旅游演藝內容劃分為以下類型:
依據演出規模劃分,旅游演藝可分為大型旅游演藝與小型旅游演藝兩種類型。具體來說,小型旅游演藝的演藝時間較短,演藝成本較小,對旅游景區具有較強的依賴性。在旅游景區的不同位置內安排較為分散的小型旅游演藝活動,可更好滿足游客旅游進程與旅游時間限制等要求,從根本上提升了游客的游覽體驗。大型旅游演藝活動的總時長大約為60分鐘左右,演藝成本高,參演人數多,可以將分散的游客資源集中在一起,以便形成特色旅游景點;
依據演出環境劃分,旅游演藝可分為劇場旅游演藝、實景旅游演藝、宴會旅游演藝等。實景旅游演藝主要就是以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為內容,通過將聲、光、電等技術結合在一起,營造出更加豐富的演藝氛圍,直觀的彰顯出當地文化特色。劇場類旅游演藝活動主要就是在景區內設置專門的劇場,對旅游景區的依賴性較弱。同時,劇場類旅游演藝活動具有更加完善的舞臺經驗設施與穩定的演出隊伍,實際表演效果更加專業。相同劇場旅游演藝節目會根據不同舞臺條件與游客需求應用不同表演形式,確保旅游演藝節目效果能夠更加 直觀的表現出來[2]。宴會類旅游演藝節目主要就是讓游客在欣賞文化演出的同時,品嘗當地特色食物,因此演出場地大多集中在酒吧、茶館等場地。不僅如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存在巡游類旅游演藝形式。演出隊伍穿著演出服飾在街道中穿梭,激發出游客對參與演藝活動的興趣,獲得良好的演藝體驗。
就目前來看,旅游演藝所帶來旅游效益不容忽視,并為創造演出市場,提文化創造價值具有重要意義。通過促進旅游演藝發展,加大旅游演藝發展投入力度,可更好實現演出產品從品牌化轉向至產業化的目標。通過擴大旅游演藝范圍,豐富旅游演藝品種,還可為游客提供更加新奇的旅游體現,延長游客在地區停留的時間,提升當地經濟增長水平。同時,優質的旅游演藝產品也可樹立起更好的旅游形象,吸引大量游客前來體驗。因此為切實提升當地旅游事業的市場競爭力,大部分旅游行業均將促進旅游演藝發展作為重要工作內容,不斷擴大旅游演藝服務范圍,推出旅游演藝產品。現階段旅游演藝項目數量不斷增多,實景旅游種類更加豐富,由旅游演藝產生的票房收入持續攀升,為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隨著我國旅游演藝發展規模的壯大,旅游演藝聯盟建設而成。通過為旅游演藝發展提供資本運作、票務營銷、運營管理等綜合服務流程,確保旅游演藝行業形成更加穩定的產業鏈條。
在旅游演藝發展過程中,存在旅游空間不平衡及票房受益不平衡兩種問題。一方面,我國旅游演藝市場主要分布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如長江三角洲地區等,東北、西北等地區旅游演藝發展緩慢,能夠支撐旅游演藝發展的資源較少[3]。此種空間分布上的差異性不僅會導致旅游演藝數量差距拉大,更會出現旅游演藝競爭一邊倒等問題,對實現旅游演藝發展穩定有序發展目標造成嚴重不利影響;另一方面,票房受益不平衡。旅游演藝票房收入受其演藝效果與演藝水平影響,部分地區因演藝效果不佳,游客前來觀看的人數較少,導致實際票房收入于演藝成本很難保持正比,長期以往,對當地旅游事業的發展會帶來嚴重不利影響。
在旅游演藝發展也存在對高額投資依賴性較高等問題。具體而言,現階段旅游演藝呈現出投資高、場面大、設備全面等特征,高投資項目數量不斷攀升,導致項目同質化現象更加顯著。部分旅游演藝項目的演藝水平與其投入的成本存在較大差異,特色性與服務性差距較大,服務質量始終處有待提升階段,市場吸引力不斷減弱。部分高投資項目面臨停止演出的局面,對地區經濟增長與旅游行業發展水平造成嚴重不利影響。
為切實提升自身旅游演藝產品吸引力,部分地區旅游演藝作品照搬或模仿較為成功的其它演藝作品,導致不同地區旅游演藝活動呈現出內容同質化等問題。通常情況下,旅游演藝節目需具有多元化、精準化、獨特化等特征,此些無節制、無差別模仿其它旅游演藝節目的行為,不僅會嚴重影響到當地旅游形象,更加使得游客游覽興趣減弱。
因旅游演藝發展對當地旅游行業綜合效益的增長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需相關部門堅持旅游演藝創新發展工作,對旅游演藝產品進行不斷完善。結合當地文化特征與民俗風情,對旅游演藝節目內容進行精心編排,為旅游事業發展提供更多動力。以山西平遙旅游演藝節目為例,其《又見平遙》節目首次將實景搬入了室內,觀眾在劇場內可體驗到夜間穿梭街道、大院等情境,為期感官體驗帶來了極大沖擊。
為更好實現旅游演藝發展經濟效益最大化目標,相關工作人員還需注重旅游演藝成本管理工作,在保證旅游演藝質量與效果的基礎上,提升旅游演藝成本利用率,促進當地旅游業穩定有序發展進程。旅游演藝產品的打造主要需對物力、人力等資源進行優化配置,不斷要選取適當的產品內涵,更要對景區知名度、規模與游客數量等因素進行深入分析。在分析文化差異基礎上,對旅游演藝投資與規模進行合理配置,避免旅游演藝經濟損失風險出現,促進當地旅游資源可持續發展。
隨著社會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為充分發揮出旅游演藝事業在提升當地經濟增長水平中的積極作用,相關管理部門還應在編排旅游演藝節目過程中,注重當地文化精髓的體現,利用優秀的旅游演藝作品,使游客的身心得到充分洗禮。注重當地優秀歷史事件與人物形象的引入,確保此些節目能夠更好彰顯出當地文化傳統,讓游客真正意義的領略到當地傳統歷史。旅游演藝發展使得傳統文化成為可供消費的文化產品,進一步提升了文化資源利用率。但在迎合旅游市場發展的過程中,旅游演藝產品也應秉承傳播傳統文化的艱巨任務,適當修飾歷史文化,加入被大眾認同的現代元素,把握核心文化傳播原則,使文化精髓能夠被更多的人接受。
總結:總而言之,旅游演藝發展是文化與旅游相互融合的產物,為切實提升旅游演藝發展期間的經濟效益、服務效益,相關部門應認清旅游演藝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局限性,加大旅游投資力度,對旅游演藝服務項目進行不斷完善,確保旅游演藝事業能夠在促進當地有序發展過程中發揮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