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新輝
(鄭州市技師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6)
PLC可編程序控制器,是一種以數字為主的計算程序,在工業生產中發揮功能的體統。它以使用可以編輯程序的存儲設備為主,實施控制邏輯通過模擬或數字的輸入和輸出,控制各種機械運動的運行過程,以此為用戶提供操作說明并加以指導。PLC自動控制是工業生產的核心。目前,PLC應用的優勢很多,特別是在數控機床的硬件成本和加工周期等方面極為顯著。
(一)采樣輸入。PLC掃描信號與其固有的PLC外部輸入端口,將掃描結果存儲在輸入圖像寄存器中。當外界輸入信號出現變化時,輸入圖像寄存器的信息也由此有所改變,既而可以判斷外界輸入信號的變化。
(二)程序執行。執行程序為階梯式從上到下運行,從左到右往返的執行途徑,在輸入圖像寄存器中進行數據讀取,采用邏輯操作實施有邏輯的運算過程, 在圖像寄存器中輸出操作結果。
(三)輸出更新。在掃描完成后的梯形圖中,輸出圖像寄存器數據會以特定的PLC輸出方式輸出到PLC端口上,輸出端口控制PLC上電還是不上電,它驅動外部連接與PLC輸出端口的負載。
(一)I/O接口模塊豐富。PLC可以使用I/O模塊來適應工業現場不同的信號處理。對于屬性不同的電流特性,電流脈沖信號的強度各有不同,有相應的裝置和器件,如:電磁線圈、開關、控制閥和傳感器。它通過人機對話模塊的使用,極大提高了運行性能。
(二)模塊化結構。為了成功的達到工業控制的標準要求,小型的PLC單元將被淘汰,模塊化模式已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逐漸的被人所熟悉。PLC模塊化設計的各個組成部分,包括CPU、I/O等,每個模塊通過機架相互連接,根據不同的需求,可實現系統的組合和功能的選擇。
(三)編程方便易懂。PLC編程操作簡單,該程序不需要計算機的專業知識,普通的工程技術人員都擁有很強的專業技能,會很快掌握PLC的編程及理念,并熟練操作它。
(四)維修操作簡單。PLC可以直接在工業環境下運行,打破了束縛。專用機房I/O端與現場機器相連,可進行操作,提高了操作的方便性。各模塊都有對應的操作和故障裝置的安裝說明,操作條件清晰可見,很容易找到故障。
PLC數據傳輸由以下三部分來完成,(1)PLC、(2)CNC(數控系統)、(3)MT(機床),三者之間通過適當的接口進行數據連接和傳輸。其接口包括以下4個組成成分,(1)是機床至PLC的接口、(2)PLC至機床的接口、(3)CNC至PLC的接口、(4)PLC至CNC的接口。
(一)機床至PLC:機床的相關定義信號通過連接的I/O端子板輸入到PLC,這部分程序,大多數可以由程序設計者依照自己的需求進行自定義使用,但也有少部分程序已由廠家定義,不能更改。
(二)PLC至機床:在這一過程中,使用者或者程序編程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定義信號的含義,以此控制開關量所有輸出信號。PLC控制機床的信號通過PLC的輸出接口傳送信號到機床。
(三)CNC至PLC:這部分信息傳送可以通過CNC直接發送到PLC寄存器中。這部分信號和地址均已由生產方確定,不可以進行自由改動和增刪。M、S、T指令是指在加工程序中的三個控制指令。這三個指令通過有序的邏輯處理后,形成譯碼,完成指令的傳輸。譯碼之后送入PLC相應的寄存器中,從而使機床正常運轉并加工零件。
(四)PLC至CNC:PLC內部設置有信號寄存器。當開關量信號輸出指令信號時,該寄存器便能接收到,最終全部信號經PLC整合,發送到CNC中。同樣需要說明的是這部分信號地址與含義已固定,由生產方確定,不可以改動和增刪。
(一)輸入處理:PLC將外部接收到的指令或數據有序的讀取,整合后將信號輸入到電路的I/O。信號存儲在I/O映象區中相應的位置,完成信號(數據)接收的前期工作。
(二)程序執行:在此階段中,用戶可以通過之前編排的若干條具體數據指令控制PLC。PLC按照固有的信號讀取程序,從頭到尾依次讀取。在PLC沒有開始下達跳轉的指令時,指令完全在存儲器中將會按照一定的順序排成,從第一條開始,按照順序執行已有的數據程序,直到用戶程序結束。然后根據邏輯運算的結果,進入到下一個數據的輸出處理階段。
(三)輸出處理:在數據完成輸入和執行過程后,PLC將進入進入輸出刷新階段。
(一)對機床中控制面板的操作:運行過程中,操作面板將控制著信號發出,PLC接到信號后,隨即數控系統便對機床面板進行控制。
(二)對機床的外部開關輸入信號的操作:運行中,機床側面開關將信號輸出后,PLC接收到信號指令,系統就會按順序進行邏輯運算,最后輸出信號,便能夠精準的控制。
(三)輸出信號控制:PLC輸出信號主要經過電路中的繼電器、接觸器電磁閥。輸出信號控制刀庫、機械手和回轉工作臺,完成PLC的信號輸出過程。
(四)伺服控制:通過控制主軸和伺服驅動等一系列信號驅動裝置,以此滿足伺服驅動過程。
(五)側信號:伺服驅動裝置信號及強電柜信號,對出現問題的部分,給予相應的報警標志,同時給出相應的報警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