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俊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第二十九中學,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0)
“愛國主義”,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內涵。黨的十九大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時期后,“愛國主義”就有了新的時代內涵。即“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新時代愛國主義的最本質要求就是熱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熱愛中國共產黨。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不僅直接關系青少年學生成人成才與否,還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成敗,關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的實現。
2019年發生在香港的事件也充分說明了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可以說愛國主義教育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戰略任務。因此,針對新時期愛國主義的這一新的歷史內涵,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進而轉化為自覺的愛國行動就成為我的思考課題。而且以往一些愛國主義教育浮于形式、失真失實、失于成效的問題也比較突出,多數停留在課堂理論灌輸式層面。而要使學生通過實踐中去感悟、去體驗、去升華對祖國自然而然的熱愛之情,使學校教育延伸到學生生活的時時處處,進行有感染力的實踐教育、體驗式教育,探求教育的新途徑新對策,這才是我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根本意義所在。
縱觀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愛國主義的重要論述,主要有三層含義: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鮮明主題;二是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本質體現;三是堅持愛國情懷、創新精神、世界眼光相結合,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突出特征。
當代中國愛國主義處在承前啟后位置上,既是中華民族愛國主義傳統的當代延續,又是對全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核心內容。新時代愛國主義的最本質要求就是熱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熱愛中國共產黨。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深層、最根本、最永恒的因素。因此,我在實踐中通過豐富多彩的游學、社交群、社會實踐活動等對學生進行體驗式、滲透式的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同時也包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全球觀世界觀教育、人類命運共同體教育。使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自信、理論自信、文化自信、道路自信,自覺把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自覺把愛國與熱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熱愛中國共產黨相統一。
古今中外歷來把愛國主義視為凝聚民族精神、動員和鼓舞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國家對國民的起碼要求。概括起來各國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大致包括:歷史教育、傳統文化教育、國旗國徽國歌教育、公民教育、本國自然地理狀況教育、各國現行政治社會制度教育、歷史名人事跡教育、國家安全教育等諸多方面,采取的方式主要是把家庭教育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起點。其次是學校教育。分為顯性課程式教育,包括“公民課”“歷史課”“人文課”;隱性滲透式教育,主要是通過社會環境讓受教育者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所以說國內外對愛國主義教育的研究都是非常重視的。目前我國愛國主義教育中主要存在內容和要求“過高貪大”的現象,且對于“憂患意識”教育不足,這些方面我們也可以相互借鑒,借鑒國外的一些好的方法、途徑、策略為我所用。我們也要充分利用中國崛起中的中國精神、中國力量去進行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充分利用我國在互聯網、移動網絡中的優勢去探索教育的新途徑、新策略。
除了以課堂為主陣地進行實驗研究外,我還進行了1,游學;2,愛國主義網課;3各種抖音快手短視頻;4,學生互聯網上與外國學生通過交友,宣傳中華文化,發展成果;5,愛國主義基地實踐活動;6,班會,詩歌,征文;7,大數據、互聯網+調研推廣;8網上調查問卷;9、觀看愛國主義電影、圖片展等等研究形式,進行創新性實驗研究,目前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階段性成果。首先,我利用網上調查問卷對青少年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接受方式、實際行動現狀等進行調研,較真實的掌握了青少年學生愛國主義現狀。其次,我充分利用學校教育教學管理者的便利條件,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愛國情感,使之轉化升華為愛國實際行動。較以往單純以課堂灌輸式教學,學校教育為主的“愛國主義”教育,可以說有了很大突破,擴展延伸了“愛國主義教育”的廣度和深度,使學校教育延伸到學生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的時時處處,進行有感染力的實踐式、情感體驗式、滲透式、自發式教育。
通過大數據網絡調研法,利用網上調查問卷對青少年學生愛國主義情感、接受方式、實際行動現狀等進行調研,較真實的掌握了青少年學生愛國主義現狀。積極開展以課堂為主陣地的多學科愛國主義教育賽講賽課活動,如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語文科等廣泛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通過對國家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豐富的人文地理知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愛國情感、豐富學生情感體驗、自覺萌生對偉大祖國熱愛之情、增強“四個自信”。積極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如游學、研學、觀看愛國主義電影、圖片展、我與外國青年交朋友、班會、升旗儀式、大合唱比賽、歌詠比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實踐、紅色記憶教育、讀書交流會等活動,進行有感染力的實踐式、情感體驗式、滲透式、自發式教育。
我還通過創新作業內容和方式,讓學生通過制作各種抖音快手短視頻、通過網絡與外國青年交朋友聊天等介紹中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介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用實際行動表達愛國之情。還可以引導學生評述“香港事件”,從而增強“憂患意識”,更加真切的認識到國家、祖國對于每個人意味著什么,增強責任感,啟發學生的報國之志。
總之,我將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愛國主義的重要論述、當前青少年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中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等方面入手,對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新途徑、新對策進行深入考察、實踐和研究。力求使學生自覺樹立愛國情感、并主動轉化為愛國報國實際行動,自覺肩負起時代賦予當代青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