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昊
蘇州學府中學,江蘇蘇州215009
初中時期是學生進行英語語言學習的重要時期,語言學習需要連貫,如果初中時期的英語學習“掉鏈子”,會對學生在高中時期的英語學習產生較大的影響。本文從以下幾個角度研究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策略。
在英語課堂上的提問并不是教師一個人的“獨角戲”,即教師提出問題,需要學生來回答問題,如果學生對問題不感興趣,回答興趣較低,那教師提出問題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因此,教師要想進行有效提問就需要加強學生對問題的關注。
例如:在“Neighbors”的教學中,我在導入提問中加入明星元素, 即:I know that everyone has favorite stars.If you can be neighbors with stars,who do you want to be neighbors with?提到喜歡的明星,學生的回答熱情一下子提升了起來,在他們下意識的用漢語進行回答時,我提醒他們用英語來回答。以往讓學生說英語,他們的配合度很低,但在趣味問題的指引下,學生很樂于用英語來進行回答。比如“If I can be a neighbor to a star,I hope my neighbor is Jackson Yi.”“I hope my neighbors are big stars.”等等,學生回答得很積極主動,在這樣的狀態下,他們對接下來內容的學習也非常積極。
教師在設計英語問題時,需要合理控制問題的難度。也即是說,教師可以將簡單問題放在教學的開始,將難度較大的問題放在后面的教學中,中間穿插一些難度適中的問題,用來鍛煉學生的英語思維,強化他們對問題的思考。
例如:在“Welcome to Sunshine Town”的教學中,我在導入環節用了簡單問題進行提問,即:Sunshine town is a very beautiful town.Do you want to go to sunshine town?在提問時,我還展示幾張關于陽光小鎮的圖片,圖片對學生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回答yes 的學生非常多。在這樣的情形下,我又問:To enter Sunshine Town,you need to know sunshine town first.Would you like to know sunshine town?學生的回答還是yes。在這樣的兩個簡單的導入問題后,我開始提升問題的難度,用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探索。比如,You need to know what people in sunshine town like to do.You can get to know people in Sunshine Town in five minutes.Can you start now?在這個問題的引導下,學生需要對陽光鎮的居民生活進行探索學習,有了前面的問題做鋪墊,學生對這個問題的探索非常積極。
對于問題延伸,教師需要注重其有效性,也即是說,很多學生對延伸學習的積極性較差,他們認為延伸內容不會在考試中出現,所以不用太過認真的進行學習。鑒于此,教師應當提升問題延伸的吸引力,讓學生主動對延伸內容產生興趣。
例如:在“Amazing things”的教學中,在基礎的教學結束之后,我進行了問題延伸,即在教學剛開始的時候我問了學生一個問題,What amazing things do you know?在問題延伸中,我重提這個問題,并在這個問題之后加了一個問題,即:If you could do something amazing,what would you do?這個問題可以讓學生從其他amazing things,遷移到自己身上,這樣的延伸可以幫助學生對英語知識進行內化。對于這個問題的回答,我不要求學生立刻進行回答,而是給了他們時間進行思考。
綜上所述,教師需要對英語教學中的提問策略進行優化,為問題增加趣味,合理控制問題的難度,對學生進行充分的鍛煉,并利用問題進行一定的延伸,增強學生的學習深度,并鍛煉他們的思維,為學生下一階段的英語學習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