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花
(重慶市酉陽縣銅鼓鎮銅鼓小學,重慶 409800)
小學數學是數學學習生涯的基礎,數學學科是一門較抽象的學科,在熟練掌握數學知識之后,會發現生活和數學聯系十分緊密,可以幫助我們生活更加便捷,讓我們的大腦得到鍛煉,提升我們的思考思維能力。特別是到了初高中階段,那時的數學會上升到另一個層次,所以在小學階段,我們老師就應該幫助學生學好數學,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但是就目前而言,筆者發現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學生的運算過程中,也有許多問題,就這樣問題,而提出下列原因分析:
第一,學生的身體能力弱。小學生做題時,往往粗心大意,不能完全掌握題干的要求,這種最低級的錯誤是最不應該犯的。但是現實中往往有些學生做題,照抄都會抄錯,導致運算出來的答案錯誤,準確率不高。
第二,對知識的掌握缺乏系統性、條理性。學生在聽課過程中,往往不能注意力集中長達45分鐘,所以很難在課堂上完全消化老師所講的知識點,當在做題時,便很難將所學知識運用自如,導致運算速度慢,出錯率也高。
在平時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培養十分重要。要培養學生的簡便意識,讓學生體會到簡便運算在運算中的方便之處,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要創新教師的教學方法,把自己的課堂變成學生的課堂,讓課堂變得有趣、多樣、豐富,學生才能更好地投入課堂;也可以用小游戲的方式,把知識間接教給學生。 例如:采取運算速度比賽,共設三十道數學題,將班內學生分組進行比賽,運算結束用時最短、正確率最高的小組獲勝。 在這些游戲中,簡便運算可以縮短時間,有助于小組獲勝。 這樣學生在游戲中就會體驗到簡便運算的好處,從而激發學習熱情。 教師同時還要多加指導,使學生能快速、準確地找到運算的技巧,提高他們分析、比較、歸納、整理的思維。
要想提高運算能力,就一定要熟悉掌握算理和算法,這樣才能在做題當中做到更快,更準,更便捷。老師一定要重視學生對于算理算法的理解,靈活運用這些算理算法提高運算能力。首先,老師應該根據不同的學生所掌握的不同情況,適當的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與方案學習較差的同學老師應該著重訓練他們的運算基礎,學習較好的同學老師可以在原有運算能力基礎上,加深他們對于運算能力的掌握。做到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學生制定不同教學內容之后,老師應該在課堂上,要求學生多練習,提升運算的準確性。學生一定要準確,掌握運算的各種性質以及特點,這樣才能在常規的做題思路中有所創新,尋找到簡便方法,可以節約不少做題的時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他們的大腦以及建立學生的創新思維模式。
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較小,其思維模式主要以形象生動的畫面為主,對于抽象的事物認知較弱,這也是學生在學習數學這樣功能性學科而言,是比較吃力的。這無形間增大了小學生學習上的難度,以及運算能力培養的難度。針對小學生的學習特點,老師應該適當的調整自己教學內容與方式,比如在做題時,應該要求學生認真仔細審題,降低因粗心做錯題的概率。當學生做題的正確率得到提升之后,幫助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得到一個正向循環的結果。
從上文中的分析可知,小學生的認知建立在形象上的,對于抽象的事物認知較弱。所以盡管學校、老師、家長采取了多種措施,但都無法完全避免學生應粗心而造成各種各樣的錯誤。所以為了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中的相關知識,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老師應該幫助學生建立屬于自己的錯題集,將自己經常出錯的題型,或者老師所講的經典題型,謄抄在錯題集上,每隔一段時間學生可以在老師或者家長的指導下,分析這些錯題做錯的原因,學生也可以將錯題集經常拿給老師和家長看,老師和家長可以總結出學生哪些題型錯誤率較高,究竟是因為掌握知識不牢靠,還是因為粗心而出錯,這樣可以幫助老師調整教學內容,發揮錯題集最大的用處。隨時進行分析和總結,端正學生學習態度,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是一門實踐性的學科,與生活的聯系十分緊密。在數學的教學中老師不能采取傳統式照本宣科的教學方法,這樣會使課堂變得十分枯燥,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所以老師應該將數學學習的內容和生活緊密相聯,比如老師可以在課堂上設計購物場景,給學生10塊錢,讓學生去買一盒牛奶和餅干,這時老板應該找回學生多少錢呢?將這樣的生活實際與數學聯系在一起,讓學生明白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并且可以提升課堂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氛圍,通過這樣有趣的方式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
雖然我國的教育已經得到了較穩定的發展,但是在數學運算能力培養方面仍存在許多問題,這對小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是非常不利的。所以針對這種現象,老師應該將生活與數學緊密聯系起來,創新數學課堂的教學模式,只有這樣才能激發起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同時提高老師的教學效率,為今后學習數學奠定牢固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