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銀芳 張杰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濟源 459000)
現如今,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教育行業的進步也顯而易見,越來越好的教育質量和低廉的教育成本孕育出了很多高校畢業生,積極的一面是為社會的建設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消極的一面則是這么多的畢業生很容易對市場形成較大的就業沖擊,但是能力強的人自然是會被社會認可的。而高等職業教育在培養“創新型、發展型、復合型”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微課所發揮的作用十分顯著,是課堂改革中的一種普遍模式,在高職教育教學中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微課”的概念起源于國外,其雛形見于美國北愛荷華的麥格魯教授所提出的60秒課程。20世紀90年代,新加坡教育部開始實施Micro Lesson項目,旨在培訓教師將課程時間壓縮在30分鐘至1個小時,力求教學目標單純集中,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學習支架。
國內對“微課”概念的理解不同,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見解,廣東省佛山市教育局電教站的胡鐵生是國內關注微課的第一人,他在2011年從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角度提出了微課的定義,并在此后持續關注著微課。他對微課的定義是:微課又名微課程,是微型視頻網絡課程的簡稱,它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如重點、難點、考點、疑點等)或教學環節(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的、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新型網絡課程資源。上海師范大學的黎加厚教授在他所發表的《微課的含義與發展》一文中,以及在他所主持的培訓團隊就教師培訓“翻轉課堂”項目中對微課是這樣定義的:微課程是指時間在10分鐘以內的,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內容短小,集中說明一個問題的小課程。
微課不需要固定的教室,而是龐大的互聯網,它不會受到來自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微課擁有“4A”模式,這“4A”分別指的是:任何地點“anywhere”,任何方式“anyway”,任何時間“anytime”,任何人“anyone”足以彰顯其非常強的靈活性[1]。在微課教學的過程中,學生依賴著互聯網,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以任意的方式來進行學習,大減少了由于時間沖突而導致誤課的情況出現。
微課是一種通過網絡傳輸的視頻教學模式,它的出現依賴于互聯網的發展和進步。在微課的學習過程中,通過發達的網絡學生能夠獲取大量與學習內容相關的視頻資源和數據,不僅僅包含理論數據,還有大量的數據,還促進高等職業院校學生能夠全面發展的基礎保障。而且針對于老師老師,他們不再是單一的課堂主宰者,而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和導游,老師必須要和學生一起進步、努力,積極妥善地解決其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問題,幫助彼此之間的關系更為親近[2]。
傳統的課程主要集中在理論知識的講解上,而微課的應用更多的是為理論學習和實踐學習提供了一種可行的途徑。因為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學目標是要培養出具有專業技能的高素質人才,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要求很高。微課中的線視頻不僅可以展示某項技術或機器的基本原理,而且還可以直觀地展示其工作過程和相關問題,是促進學生能夠全方面學習的重要方法。
學生在對相關知識內容提前進行了解的重要方式就是課前預習。在課前預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大概了解學習內容的脈絡和框架,了解學習的重點部分,然后在課堂上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就高等職業院校的教育教學水平來說,在課堂中運行微課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并提高其課前預習的興趣。因此,老師在進行微課制作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地留有一些懸念,這樣可以引發學生深入探究的興趣,激發其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3]。此外,老師為了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將一些學生感興趣且與知識點有關的內容融入到微課的制作過程中,豐富課堂內容,提升教學質量。
高職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實際上是一個領路人的角色,因此講解就是主要的操作過程。這足以突出講解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對課前微課視頻當中的懸念進行講解,從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內容的講解上,老師不一定只是圍繞著教材當中的內容進行,高職學生和小學生、高中生不一樣,他們所接觸的社會更加豐富多彩,對于事物的思考也會有自身的見解,這時候老師的課堂講解就應該社會的實際需求及工作崗位的要求進行,引導學生走上正確的軌道。在課堂內容講解的形式上,微課多采用“PPT+視頻”錄制模式,因此老師可以借助小組合作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促進學生小組的共同思考。當老師拋出問題的時候,小組之間課堂討論,然后派代表發表見解,老師總結學生的發言并進行評價,最后布置作業。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思考來學習,而不再是填鴨式的灌輸模式,是幫助其更好地學習微課知識的重要途徑。
高職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之一就是課后的復習,課后復習不僅僅已經是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鞏固和深刻理解,更多是學生對課堂內容的深層次思考,如何“舉一反三”的必經過程[4]。在高等職業院校的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老師常常會制作大量的微課視頻,一方面是對上課內容的精華濃縮,另一方面是對學生經常出現的錯誤進行總結分析。因此當學生在課后進行學習的時候,能夠直接觀看微課來進行二次思考,是對知識的深層學習,容易將新學的知識融會貫通,掌握學習規律和方法。
教師不僅要掌握單個知識點微課的設計方法,更要掌握基于一個單元、一個專題、一個學科的微課設計方法和策略,因為只有系列化的微課的才能給學生提供完整有效的知識技能。
對于應用微課進行的高職教育教學改革來說,結合分層教學也能夠為這一改革提供有力支持,而這里的分層教學指的是將不同水平的學生分成水平相近的分層并進行教學的一種形式。
將微課應用于分層教學,可以有效的支撐分層策略,教師根據教學設計,設計分層練習,并制作成微課,根據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情況,既要考慮學困生的認知水平,又要激發學優生的求知欲,從而實現因材施教。滿足各層次學生的需求。在分層教學中,微課幫助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手段更好地實現了差異化教學。
近些年來,高等職業專科院校的教育作為我國教育組成中的重要部分已經受到了國家和人們的重視、支持。高等職業院校作為教育行業一類比較重要的學校,應教育部的規定,越來越重視創新性的教育。但是在高等職業??圃盒W生的管理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特殊性和不足之處,因此借助“微課”這種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視頻教學,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的教學模式來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十分關鍵,為我國高職院校教育改革作出的貢獻也十分顯著。
當然微課也并不是萬能的,并非所有教學課程內容都適用于微課教學,微課由于其自身特點決定了其在教學的廣度、深度和系統性方面存在不足。推動微課更好的應用,需要學校引導、教師參與以及高職院校相應的體制機制的建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