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清陽 任述進 卿俊
(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第四小學,四川 阿壩州 623400)
對數學教學繪本進行精心選擇是開展數學拓展性內容教學的基礎,開展繪本拓展教學不能將其僅僅保留在講故事上,而應結合繪本內容構建教學情境,從而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開展后續數學學習活動。教師可以根據低年級小學生的心理特征以及認知情況選擇科學適當的數學繪本。
經過教師大量分析、比較、研究之后可以發現像“漢聲數學”等繪本可以利用大量的繪圖講解對數學概念進行解釋,可以將數學概念的任何方面講解的十分透徹與詳細,特別適合用于教學探索;像“從小愛數學”等繪本就是在故事之中穿插數學概念,利用趣味性、通俗易懂的故事讓學生可以形象輕松的理解數學知識點。數學教師可以根據自身教學目標進行甄選。
數學到底是什么?是冰上繪畫出的三角與圓圈?是蝸牛爬來爬去留下的痕跡?還是各種各樣美味的水果?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選用“鼠小弟愛數學”的繪本為低年級學生打造一個神奇的數學世界。在此繪本之中,數學不再只是書本之中的內容,還是日常生活的組成部分,是一場讓人心動的冒險。在繪本閱讀過程中,小學生們會跟隨數學繪本之中的人物不斷的解決數學問題,從而學會“數數”“比較大小”等數學知識點。在繪本閱讀過程中,小學生們會掌握體積、形狀、大小等基本數學理論概念,利用繪本開展數學拓展性教學可以讓學生將體積、形狀、位置以及數字大小等基礎概念深入理解,為小學生數學啟蒙奠定基礎。
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繪本對數學知識點進行有效概括,從而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在低年級小學數學教學中,最重要的就是計算。而數學應用題往往只有求總數、求差值、求部分等三種情況,通常情況下,會有很多學生無法掌握在什么時候應選用加法或者減法進行計算。數學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奶奶的紅裙子”繪本為數學知識點進行講解,在對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教師應可以突出數學知識概念的描述,指引學生認真觀看繪本內容,對繪本情節進行有效探討,從而對數學部分與整體的概念進行深入了解。
在對低年級小學生進行數學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大衛上學去”的教學繪本,指引學生充分認識到整時的意義。在上午8:00、中午12:00 以及下午13:00,學生可以通過繪本內容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事情,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們共同制作自己在整時時應該做什么的時間表。在這樣一個認知、了解以及制作的數學學習過程之中,學生們不需要死記硬背,僅僅在潛移默化之中就掌握了整時知識點。
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充斥著很多數學法則與運算定律。在“有趣的計算”數學繪本之中蘊含了極強趣味性的數學概念。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低年級小學生已經大致掌握了厘米與米的長度表象,學會了如何測量物體。這些知識點都可以幫助小學生對物體長度進行估測。數學教師可以在課堂之中詢問學生“旗桿有多高?”在學生充分探討后教師可以充分收集學生觀點,可以發現學生大致有三種觀點。一種是排除法,學生可以根據尺子作為依據,判定旗桿不可能有這么矮小,因此旗桿的高度是不可以用厘米做單位的。第二種是推算法,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高作為依據,她的身高大致是一米二,但是并沒有旗桿高。第三種是類比法,數學教材的厚度大約在15 毫米左后,文具盒之中的鉛筆大約在15 厘米左右,而旗桿不可能與這些物體一樣矮,因此,旗桿應當用米作為測量單位。通過學生之間的探討可以引發思維之間的激烈碰撞,教師可以利用繪本讓學生帶著問題開展數學學習,從而證明旗桿的高度應在15 米左右。此種教學手段可以讓學生充分了解長度單位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了解數學對于日常生活的實際意義,從而激發自身對數學的自主探究欲望,提高數學成績。
通過開展數學拓展性教學可以有效提升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培養其數學思維能力。數學拓展性教學內容是基礎教材的補充,具有其獨特的功效與魅力。作為新課改的實踐者,數學教師需要充分吸收其他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從學生實際心理特征與認知需求出發,使拓展性內容教學更加豐富、詳細且有效,真正提升小學數學課堂質量與效率。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開展拓展性教學內容,可以有效培養小學生的探究能力與探究意識,鍛煉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以及表達能力,推動小學生多層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