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娜古麗?亞森
(新疆阿圖什市硝魯克中學,新疆 阿圖什 845000)
初中數學一直占據著初中階段教育中的重要位置,學生掌握好數學知識能夠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站在數學視角上理性的分析與思考事物的發展規律,這對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利用好現代信息化技術強化教學質量便成為了目前初中階段教育工作者重點探討的熱門教學話題。
初中數學教師在使用信息技術參與教學時,不僅要適度的使用信息教學手段,更要適度的把控信息技術。信息技術雖能夠快捷便利的展現教學內容,但如若教師過分依賴信息技術教學,在課件中過度使用與教學內容不符的素材便會導致學生的注意力出現偏離的現象,不但發揮不了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優勢,反而還會大大降低教學效果,學生也會多信息技術產生依賴,從而嚴重阻礙了學生的成長。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目的是為了創新教育理念,豐富教學手段,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創新教育理念就是為了改變傳統應試教育理念影響下的教師主導,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形式。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要遵循互動性的原則,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信息技術雖能夠豐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但觀察目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可以發現,大部分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并不合理,普遍存在以下三種問題。首先,在課堂教學中過于重視課件的制作,忽視了教學內容和教學結構的完整性,導致學生并不能全面的掌握知識;其次,課件內容過于雜亂,課件中無關緊要的因素過多,教學目標不明確,學生將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圖片和視頻內容上,對實質的學習內容沒有形成正確的認知;最后,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較差,在使用信息技術多媒體時,常傾向于制作PPT 使用“灌輸式”教育對學生單方面的講解,教學方法沒有得到創新。因此,為了避免今后初中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出現以上問題,就應該嚴格遵循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上的原則,從根本上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初中階段學生的年齡普遍在12~15 歲的年齡區間內,該年齡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具有敏感自卑、情緒波動大等年齡特點,其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仍處于培養階段,而初中數學具有抽象性,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空間幾何概念、邏輯能力等具有一定的要求,若教師仍采用口頭講解和板書演示,學生便很難對初中數學知識形成正確的認知,并且學生還會出現抵觸、反抗的情緒,從而影響初中數學的教學效果。
由于初中數學具有一定的嚴謹性和理論性,并且其中的知識點較為繁瑣,需要學生記憶的內容較多。但由于青少年學生能力有限,在過去常常是教師歸納總結知識點來幫助學生構建知識框架和思維體系,但這種形式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并且學生在這種形式下無法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十分阻礙了學生的未來發展。但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教師便可通過互聯網技術為學生搭建一個自主學習平臺,讓學生無論是在課內還是在課外都能夠通過該渠道進行合理的預習和復習,提高學習效率。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多媒體確實能夠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促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但教育工作者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更要注重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之間的整合,提高自身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合理靈活的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具體的教學內容使用信息技術,揚長避短,發揮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真正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