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
(武夷山旅游職業中專學校,福建 武夷山 354300)
對于導游專業的學生而言,必須要考取導游證,所以在課程設置方面可以包括全國導游基礎知識、地區導游基礎知識、導游業務、政策法規等內容。除了要滿足學生的考證需要,同時也要拓展他們的視野以及知識面。在中職一年級期間,需開設“導游業務”“導游流程以及規范”等基礎課程。在中職二年級期間,可開設導游模擬實踐課程,以及口才演練等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樣學生才能在以后帶團的時候,更好地和游客溝通。不僅如此,也可以增設“導游才藝訓練”的教材內容,其中包括幽默脫口秀、講故事、猜謎語、團隊游戲、歌曲演唱、跳舞等部分,使得學生在帶團的過程中,能活躍氣氛。在上課的過程中,還可以適當增加角色扮演的部分,讓學生掌握導游帶團的知識、急救知識、緊急處理知識等,提高他們帶團的能力[1]。
為了促使學生的實際能力得到提升,學校也要建立導游實訓的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的能力。實踐可以包括普通話、講解禮儀、講解技巧、景點基礎知識介紹等等。在課堂上,教師先要對校園歷史以及校園景點的知識進行普及,對學生進行發聲吐字方面的訓練,再設計出導游詞促使學生熟悉。此外,學校和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前往旅游團進行實踐,接待游客。或者參加校外的導游比賽、演講比賽、導游英語比賽,展現出學生的優勢與技能。在暑假或者寒假期間,可以組織學生前往旅游景點,為游客義務講解。比如在2019 年的地區大學生運動會期間,某校旅游專業的學生以志愿者的身份,為參與活動的選手及游客介紹景點。在獲得社會效益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各方面的素養與能力。
教師可在課堂上充分利用情境教學的方法,將導游業務知識和導游帶團進行結合,促使教學更加生動有趣。比如可以模擬現場導游,在“導游業務知識”中,教師可以利用學校的資源,比如操場以及技術資源,準備相應的道具——標志牌,促使學生根據自身的知識,當一次導游,其他學生則扮演游客。同時要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進行解決。舉個例子,教師可設置陪導游人員的接站服務情境,模擬配備相關的機場出口、行李、工作人員等,使得學生完成接站服務。或者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圖片以及視頻等內容展示給學生,促使學生掌握相關知識。比如為了幫助學生“導游人員的概念”,可為學生播放一段導游帶團的短視頻,讓學生理解其中的關鍵點,比如穿著、談吐等,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職業素質。
教師的素質對于學生能力培養有著巨大影響,所以中職學校要掌握導游專業與市場的風向標,通過各種各樣的培訓,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與能力。比如為了培養導游專業學生的帶團能力,可選擇有帶團經驗的教師來指導學生。選拔教師的過程中,除了要考察實踐操作能力,也要考核教師的道德品質、職業素養,注重對高素質教師的選拔任用。而且也要對在職的教師進行一定的培訓,或者開展導游教師的知識講座,帶領教師外出學習與交流。每學期都要對教師開展考核,對于考核不合格的教師,要采取措施提升其能力,比如對其展開培訓,或者降低薪酬獎勵。對于優秀的教師,則要為其提供更多晉升的機會。在考核的過程中,尤其要注重教師實踐能力以及專業知識等指標,因為這關系到學生帶團能力的培養,更關系到各項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2]。
為了全面提升學生的帶團能力,學校也可以開展競技式教學。在比賽中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競技意識、專業素養等等,使得學生將來在帶團的時候,能夠更加得心應手。舉個例子,中職學校可以和其他學校、企業合作,開展“導游技能大比拼”的活動。通過設置相關的情境,讓學生完成比賽中的任務,或者是對旅游知識進行總結,或者展示出一定的才藝。也可以促使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舉行導游知識競技的比賽,以及比賽哪個“旅游團”的講解更加優質,評選出“金牌導游團”。在激發學生積極性的同時,使得他們的專業技能得到一定的提升。最后,學校還可以和企業、旅行社進行合作,建立校外實訓基地,讓學生在工學結合的情況下,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專業能力。
為了給旅游行業輸送更多有用的人才,中職導游專業的教師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對策,在提升學生文化素養的同時,也培養他們的帶團能力,最終推動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