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章金
(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重石鄉中心小學,江西 贛州 342100)
目前,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轟轟烈烈的開展,建立高效的課堂教學已成為廣大教師的追求。高效的課堂教學是一種理想的教學境界,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是每一位教師不斷追求的重要目標,如何使課堂教學高效,這也是我們每一個教師思考的永恒課題。文章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總結出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幾點措施。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習中最直接、最重要、最有效的因素,是我們教學的對象,其發展是我們教學的目標。要想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就要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先讓學生克服對語文學習的那種“冷漠”的態度,甚至是對語文學習的“逃避”和“拒絕”,以科學的教學方式和手段,激發起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只有有了興趣的保障,才能啟動學生在學習中的內在推動因素,產生一種由內而外的推動力。讓學生喜歡學習,愛上學習,主動學習,學會學習,這是我們的教學所要追求的最高目標。例如,在學習第十課的《風箏》這篇課文時,我們可以結合小學生天性活潑,喜歡新鮮有趣的事物的特點,我們可以多多觀察,找到學生的興趣所在,并借助于這種因素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我們可以讓學生帶自己喜歡的風箏到課堂上,跟同學們分享自己的風箏,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放風箏的活動和游戲。這樣學生就可以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在五顏六色的風箏中,在豐富有趣的小游戲中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學生覺得有趣就會產生探索的欲望,有了探索的欲望,才會更加積極、更加主動、更加高效地參與到這一內容的學習中,集中課堂學習中的注意力,提高課堂學習的參與度,保證語文學習的效率。
建設高效課堂,要有正確的方法的保證,要以豐富的教學手段作為途徑,方法得當,才能有效發揮其作用,打造高效率的語文課堂。在現階段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們的教育教學工具和資源也得到了極大地豐富,因此,我們可以結合教學的實際,正確的分析和把握可以利用的教育教學資源,豐富教學的方法,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例如,在三年級上冊第1 課《我們的民族小學》這一篇課文的教學中,我們就可以綜合利用多種手段,采用多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一是可以借助于互聯網信息技術。利用互聯網的資源豐富性和便利條件,可以搜索到關于民族小學的圖片、視頻、歌曲等形式多樣的教學資源,通過這些圖片視頻,學生可以直觀而又形象地了解到不同民族的小學都各有什么樣的特點,它們之間存在哪些相同點,又有哪些不同之處。小學生可以通過這些圖片視頻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課文中所介紹的民族小學都是怎樣的,具體是怎樣的場景,又有哪些特色。二是組織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比如,在教學中,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以課文內容觀點為主題的辯論活動,讓學生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看法。還可以組織學生以課文朗讀、分角色朗讀、分角色扮演等,讓學生真切地參與到課文的學習中去,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印象和理解。另外,還可以以合作學習的形式進行教育教學,提高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團隊意識,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個完整的高效課堂“教學鏈”的建設肯定少不了評價反饋機制,只有對教育教學進行實時的跟蹤,對教學效果進行適時的反饋和總結,才能及時的發現教學中的問題,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改正。對于一些卓有成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我們就可以總結分析其能夠起到良好作用的原因,然后在其他教學手段和方法的探索中著重的去激活這些因素,以期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提高我們的教學效率。對于一些收不到預想的成效,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額教學措施,我們要認真地進行分析研究,找到原因所在,以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這些問題,并在實踐中不懈探索、尋求問題的解決之道,或者是吸取教訓,引以為戒,以此為參照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做好教學的評價反饋工作,是對我們的教育教學效果的有效保證和保障,只有通過評價反饋,我們才能了解到教學的成效如何,了解到學生的發展程度,了解到我們在教學中的成果以及不足之處。做好教學的評價反饋工作,照顧好教學中的“最后一公里”,才能讓我們的教學之路更加完整|、更加圓滿,走得更遠、走得更好。
綜上所述,提高小學生課堂效率首先要從教師的教學觀念出發,將過去的“授魚”轉變為“授漁”;然后結合小學生的基本心理特點,使他們更有興趣地學習。師生作為課堂教學的兩個主體,教師引導是學生思考的指南,學生主動是教師上課的保障,只有從師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才能讓教師輕松授課、小學生以不疲倦的心態來建設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