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輯武 王子俠
(1.2.湖南應用技術學院 大學體育與健康教研室,湖南 常德 415000)
如今很多高校的體育資源都開始對外開放,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能促進與城市居民的和諧發展,在社區體育資源不足的狀態下,為人們提供更多的運動鍛煉場所。如何有效理利用高校體育資源推動社區的發展,還需要經過進一步的探索與實踐。
高校體育資源就是學校現有的、可利用的體育場所及器材等,能夠幫助學生開展體育運動,促進學生體育鍛煉的進行。社區體育是一種新的體育方式,這種有利于居民的體育方式隨著我國生活水平質量的提升也在不斷的完善。在鄉鎮、交到辦事處及城市公眾場所,為了滿足居民們的體育活動,建設的都有體育基礎設施。高校因為體育資源的完善,很多城市居民也開始自發的利用高校體育資源,主動的開展鍛煉運動。這樣既滿足了社區人民對體育資源的需求,還能促進城市的和諧發展,提高居民的身心健康,增強高校體育資源的利用率[1]。
高校擁有的體育資源非常多,現如今高校的建設,不僅僅是從學習方面出發,更注重學生德育體美的全方面發展,為學生的體育愛好提供了適合的場地與器材。但是豐厚的體育資源,除了學生上課,其他時間使用的次數寥寥無幾,就造成了大批量的資源浪費。特別是在假期中,高校的體育場所基本上沒有學生,對比著社區缺乏的體育資源,高校的資源如果能在社區體育中加以利用,就能很大程度降低資源浪費程度,彌補社區體育資源缺乏的不足。高校還擁有非常多的體育人才,有了指導員的體育知識普及,才能使得運動效果更佳,但是我國目前在鄉鎮及社區中,體育指導員的數量分配不均勻,很多居民都是自己進行運動,沒有專業人士的指導。為了提高體育人才的利用率,提高居民運動質量,可以展開體育知識講座等活動,為居民們普及體育知識。
高校的體育場所能容量的人更多,擁有的體育設施也更加完善,很多多人項目在社區中無法進行,就可以借用高校的體育場所。例如,社區居民舉行籃球比賽或者田徑比賽等,社區體育場所的面積有限,很多大型比賽無法開展,而高校體育場所剛好彌補了不足。可以選擇周末或假期的時間,到高校進行比賽,這樣也把高校的體育場所加以利用,體現出了高校資源的益處。高校的無償為社區人民服務,不僅能促進社區居民與高校之間的和諧,還能推動社區體育的發展[2]。
高校體育場所在建立之初,都會考慮到日后的使用,購買一些專業的設備。針對文藝匯演等活動,學校會購買一些燈光、音響、舞臺、道具等,但其實高校的這些東西利用率并不高。高校內部這些東西可能一年、一學期才會使用一次。由此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這些東西閑置下來,倒不如供給社區使用。社區內舉辦各類匯演及文藝活動,對場地的需求并不低,但是在往常的活動舉行時,因為場地的限制,只能控制活動規模。高校就可以針對這種情況,有償為社區活動提供場地。
高校的體育人才比較多,所擁有的專業知識也比較寬泛,高校可以與市體育局聯合舉辦各類體育項目,促使社區居民踴躍參與進來。高校很多的正規場所,例如:乒乓球場、游泳池、網球場、排球場、足球場、籃球館、健身房等,在周末或者寒暑假時,沒有人使用只能等著落灰,而且這類場所的建設花費的資金非常高,與其這樣倒不如舉辦各類體育活動項目,為社區人民提供更多的服務。由此提高居民的運動水平,讓社區體育項目在社區廣泛普及。除了這些,還有很多夏令營、冬令營的活動,都可以在高校中開展,還能為培養體育人才奠定基礎。
高校體育場所都是按照高標準建設,都能符合各種比賽場所的要求。利用學校地理位置的優勢,可以承辦很多的社區體育比賽。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體育運動的重視,各種體育比賽層出不窮,在高校體育資源充足的情況下,承辦社區的體育比賽活動,正是提高了高校體育資源的利用率[3]。高校人數的增多,購買器材時也提高了數量,但是在學生活動之外的時間,這些器材使用頻率非常低,那么高校就可以把這些器材租用給社區,彌補社區居民進行體育活動時器材缺乏的煩惱。高校體育資源利用起來的同時,也促進了社區體育活動的發展,提高了人們對運動的積極性。
隨著全民運動理念的不斷深入,社區居民也對體育鍛煉有了深入了解。但是社區體育資源有限,而高校體育資源存在很大的浪費,面對這種巨大的反差,利用高校體育資源而推動社區體育活動進行,對兩者都有非常大的益處。因為高校提供的是公共產品,在進行體育資源利用時應該堅持非盈利原則,把對社會的服務體現出來,但是針對不同的人群,還是要以不同的方式對待,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利用高校資源,促進社區體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