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高血壓屬于常見的一種慢性病,是以體循環動脈血壓增高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征,發病率較高[1]。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老齡人口的不斷增多,高血壓發病率也逐漸升高。高血壓作為心腦血管病發生及發展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其發生與患者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環境以及家族遺傳等存在密切關系[2]。長期高血壓會在一定程度上對患者的腎臟造成一定損害,據相關統計資料顯示,在終末期腎病患者群體中大約有30%左右的患者是因長期高血壓所致[3,4]。本病作為一種可以控制但是需要治療的疾病,目前主要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及服用降壓藥進行治療[5]。對于高血壓早期腎損害患者若不能及時治療可導致腎功能衰竭[6]。為進一步探討高血壓早期腎損害患者臨床治療中依那普利聯合樂卡地平治療的應用療效,本文對本院2018年6月~2020年3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壓早期腎損害患者展開了研究,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8年6月~2020年3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壓早期腎損害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參照組男女比例26∶24;年齡最大80歲,最小65歲,平均年齡(73.75±14.37)歲;病程最長18年,最短4年,平均病程(11.65±8.86)年。觀察組男女比例23∶27;年齡最大81歲,最小64歲,平均年齡(73.70±15.39)歲;病程最長17年,最短4.5年,平均病程(11.62±7.89)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在本院倫理委員會監督下進行,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壓早期腎損害相關診斷標準[1],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合并嚴重臟器損傷以及存在藥物過敏史的患者。
1.2方法 參照組患者采用依那普利(上海現代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1937,規格:5 mg×16片/盒)治療,初始計量為5 mg/次,早晚各1次口服,后續根據血壓控制效果合理調整劑量,最大劑量不超過40 mg/d。觀察組患者采用依那普利聯合樂卡地平(意大利利康化工及制藥有限公司,注冊證號:H20160258,規格:10 mg×7片/盒)治療,依那普利用法用量同參照組服;樂卡地平10 mg/次,1次/d,根據治療效果合理調整劑量至20 mg,1次/d。兩組患者均治療12周。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腎功能指標及血壓(收縮壓及舒張壓)情況。腎功能指標包括MA、BUN及SCr。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MA、BUN、SCr及DBP、SBP水平均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后的腎功能指標及血壓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治療后的腎功能指標及血壓水平比較(±s)
注:與參照組比較,aP<0.05
高血壓作為臨床常見慢性病,早期腎功能損害是其常見并發癥,會對患者生活質量帶來嚴重影響[7]。對于高血壓早期腎損害患者若不能及時采取科學有效的治療,長此以往可導致患者腎功能衰竭及腎功能減退等病癥,嚴重影響患者健康,因此在臨床治療時既要探制血壓水平,還要注意保護其腎功能[8,9]。在高血壓早期腎損害患者的臨床治療中目前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其中依那普利屬于常見的一種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在高血壓疾病治療中應用廣泛,其降壓效果已被多研究證實。但是近幾年也有部分學者指出,在依那普利治療基礎上聯合樂卡地平治療可以進一步提高高血壓早期腎損害患者的臨床療效[10-12]。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MA、BUN、SCr及DBP、SBP均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依那普利聯合樂卡地平治療不僅可以進一步改善高血壓早期腎損害患者的腎功能,同時還更有利于穩定其血壓水平[13,14]。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依那普利可以通過擴張出球小動脈降低其壓力,進而降低相關損傷的發生風險。而樂卡地平作為臨床常見的一種鈣離子拮抗劑,有著良好的選擇性、耐受性及親脂性,不會對患者的心輸出量與心率造成較大影響,可以在阻止腎組織進行代償性生長的同時減輕腎小球張力,保護患者腎臟功能,兩種藥物聯合應用可以充分起到良好的協同作用,進而提高臨床療效,達到改善腎功能及血壓水平的目的[15,16]。
綜上所述,對于高血壓早期腎損害患者,選擇依那普利聯合樂卡地平治療方案進行治療不僅可以進一步改善其腎功能,同時還可以在更大程度上穩定血壓,建議積極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