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安民
流行性感冒又被稱為“流感”,是一種常見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感染病毒所致,傳播性較快、傳染性較強,在秋冬季節發病率較高,具體表現為輕微呼吸道癥狀、全身酸痛乏力、突發性高熱等,嚴重影響了患兒機體、智力發育[1,2]。磷酸奧司他韋是目前臨床治療流行性感冒的常用藥物,但單純西藥治療的效果不盡人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小兒豉翹清熱顆粒是一種中藥制劑,具有清熱導滯、疏風解表的作用?;诖?本研究選定本院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104例流行性感冒患兒進行研究,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104例流行性感冒患兒,以雙盲隨機抽樣法分為參照組和實驗組,每組52例。實驗組中,女23例,男29例;年齡1~7歲,平均年齡(4.06±1.02)歲;病程23~52 h,平均病程(37.52±4.84)h。參照組中,女24例,男28例;年齡2~6歲,平均年齡(4.09±0.70)歲;病程24~51 h,平均病程(37.56±4.52)h。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醫院倫理委員會已批準本次研究。
1.2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納入標準 ①流行性感冒采用快速檢測試劑(金標法)檢測;②均存在不同程度肌肉關節酸痛不適、頭痛、發熱等癥狀;③病程<72 h;④急性發病患兒;⑤家屬均已簽署與本項研究有關的知情同意書。
1.2.2排除標準 ①合并遺傳性、先天性疾病者;②中途從本研究退出者;③研究未開展前接受過對癥治療者;④過敏體質者;⑤合并凝血功能障礙者;⑥重大臟器衰竭、功能障礙者;⑦合并其他呼吸系統疾病者。
1.3方法 參照組患兒給予磷酸奧司他韋治療,體重<15 kg者,30 mg/次,2次/d;體重在15~23 mg,60 mg/次,2次/d,共治療7 d。實驗組患兒給予磷酸奧司他韋+小兒豉翹清熱顆粒治療。磷酸奧司他韋用法、用時、用量均與參照組一致;1~3歲者、4~6歲者分別口服小兒豉翹清熱顆粒2~3 g/次、3~4 g/次,3次/d,共治療7 d。
1.4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兒臨床療效、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及治療前后血清炎性因子。①臨床療效判定標準[3]:鼻塞、流涕等癥狀在72 h內消失為顯效;鼻塞、流涕等癥狀在72 h內明顯好轉為有效;鼻塞、流涕等癥狀無好轉、無變化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包括咽喉充血、咳嗽、鼻塞、發熱消失時間。③血清炎性因子:采取患兒手指末梢血,檢測血清CRP、SAA。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兒臨床療效對比 實驗組臨床總有效率96.15%明顯高于參照組的73.0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對比[n(%)]
2.2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對比 實驗組患兒咽喉充血、咳嗽、鼻塞、發熱消失時間均顯著短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對比(±s,d)

表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對比(±s,d)
注:與參照組對比,aP<0.05
2.3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兒血清SAA、CRP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血清SAA、CRP水平均顯著低于治療前,且實驗組患兒血清SAA、CRP水平均顯著低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血清炎性因子對比(±s)

表3 兩組患兒血清炎性因子對比(±s)
注:與本組治療前對比,aP<0.05;與參照組治療后對比,bP<0.05
流行性感冒分為甲、乙、丙3種類型,以甲、乙兩種類型最為常見,一般潛伏期在1~7 d,具體表現為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不適、頭痛、發熱等,由于兒童年齡較小,尚處于生長發育階段,機體抵抗力、免疫力較差,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危人群、易感人群之一[4,5]。流行性感冒傳染性、發病率、變異性均較高,傳播途徑多樣,如果治療方法不當或不及時,極易引發肺炎、支氣管炎等并發癥,對患兒生命安全構成一定威脅[6]。流行性感冒屬于中醫領域“時行感冒”等范疇,中醫認為該病的發生與抵抗疾病能力降低、機體衛外不固、肺衛皮毛受侵等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中醫治療該病遵循辛散解表的原則[7]。
SAA、CRP均為臨床常見的促炎因子,與機體損傷程度等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對炎性細胞激活以及血管內皮激活具有直接作用。SAA、CRP均是由白細胞介素-6(IL-6)誘導肝細胞產生,在組織損傷急性期,有肝臟合成,當機體受到炎癥刺激后,血清SAA、CRP濃度會迅速升高,是目前臨床較為敏感的兩種炎癥標志物。磷酸奧司他韋可抑制病毒復制,抑制病毒擴散,防止細胞唾液酸裂解及疾病進展。小兒豉翹清熱顆粒是一種中成藥,由淡豆豉、荊芥、連翹、梔子、薄荷、赤芍等組成,赤芍具有消腫涼血、活血化瘀作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荊芥與薄荷具有鎮痛散熱、疏散風熱、解表祛風作用,梔子具有清熱涼血作用,連翹具有清熱、解毒作用,淡豆豉具有透邪解表、除煩宣郁作用,諸藥配伍,協同作用,可發揮辛散解表功效。現代醫學認為:小兒豉翹清熱顆粒具有調節免疫、促消化、解熱、消炎、發汗、解痙、抑菌、鎮痛等作用,且毒副作用較輕,患兒在用藥后一般不會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患兒耐受性良好。本研究示:實驗組臨床總有效率96.15%明顯高于參照組的73.0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兒咽喉充血、咳嗽、鼻塞、發熱消失時間均顯著短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血清SAA、CRP水平均顯著低于治療前,且實驗組患兒血清SAA、CRP水平均顯著低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磷酸奧司他韋+小兒豉翹清熱顆粒應用于流行性感冒治療中療效確切,抗病毒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磷酸奧司他韋+小兒豉翹清熱顆??捎行Ь徑饬餍行愿忻盎純嚎人缘劝Y狀,降低血清炎癥因子含量,臨床應用價值較高,值得將該治療方案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