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安定門,您可能最先想到的是國子監街兩旁的老槐樹和滿是歲月斑駁印記的老房子。在這片街巷中,有這樣一支隊伍,每天用辛勤的汗水和付出為這里的每一寸道路“美顏”。他們就是北京環衛集團旗下環服公司安定門項目部,胡同里的“老街坊們”都親切地稱呼他們為“大管家”。而近兩年,伴隨著北京市垃圾分類駛入“快車道”,“大管家”又多了一個身份——“垃圾分類宣傳員”。
由于安定門街道以胡同大雜院為主,居民數量龐大且居住區域分布較廣,在這里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工作難度極大。鑒于此情況,項目部組建了專項工作小組,并成立了垃圾分類宣傳隊。這支宣傳隊伍中,既有多年環衛工作經驗的項目管理人員、深耕環衛作業一線的項目主管,也有來自公司各部室的業務骨干,還有初出茅廬、血氣方剛的大學畢業生。大家努力發揮各自所長,積極投身到垃圾分類宣傳工作當中。

在成立宣傳隊伍的同時,項目部確立了“以入戶宣傳為主,多種宣傳方式并舉”的宣傳工作主線,廣泛開展“敲門行動”。每到周末,一批批身穿“藍馬甲”、手拿宣傳冊的忙碌身影穿梭在胡同之中,積極宣傳“垃圾分類,源頭減量”的環保理念,力爭潛移默化地改變胡同居民的投放習慣。“叔叔阿姨您好,我們是北京環衛集團的,正在安定門街道推廣垃圾分類。綠色桶投放廚余垃圾,您家的剩菜剩飯、瓜果皮核,還有不要的花花草草,都投到綠桶里。每天,我們的四桶位廚余車會專門收取綠桶里的垃圾。藍桶是可回收垃圾、紅桶是有害垃圾、灰桶是其他垃圾。”“好事兒,好事兒,我們支持,早就應該實行垃圾分類了。”就是這樣一戶戶地走訪,一次次耐心地宣講,項目部垃圾分類宣傳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在宣傳形式上,項目部積極推進垃圾分類宣傳工作進單位、進社區、進院落、進課堂,廣泛開展了“小手拉大手”“垃圾分類文明一日游”等活動,力爭用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助推垃圾分類宣傳工作在轄區內實現全覆蓋。特別是在今年,項目部聯合安定門街道辦事處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對位于花園胡同7號的項目部辦公地點進行了重新設計和裝修,讓一座普普通通、很不起眼的小平房,穿上了“時尚新衣”,打造為安定門街道垃圾分類宣教中心,為古老的胡同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推開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干凈整潔的小屋,雖然面積不大,但是功能齊全,劃分了文字、視頻講解區、展示區、游戲互動區等不同區域。小屋墻面,由各類垃圾分類知識展板構成,通過項目部宣傳工作人員的生動講解,能夠讓廣大居民朋友更直觀地了解到垃圾分類的重要性,以及生活垃圾在安定門收集轉運的全流程。除了文字講解,宣教中心的視頻講解區還配備了多媒體設備,可以播放精選的,或是精心錄制的垃圾分類宣教視頻,更加形象地為廣大居民朋友呈現垃圾分類知識。有了宣教中心這一強有力的宣傳載體,項目部充分發揮其優勢,以宣教中心為場景,拍攝錄制了垃圾分類宣教科普視頻,并通過“京環管家”微信公眾號進行推送,形成了線上線下同步推進垃圾分類宣傳工作的嶄新局面。
兩年來,環服公司一直在安定門街道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工作,讓廣大人民群眾認識到實行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過有效的督促引導,將“讓更多人行動起來,培養垃圾分類的好習慣”的指示精神,通過“京環力量”實現垃圾分類意識“入腦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