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松
摘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征程中,具有無可比擬的現實意義和必要性。加強國家引領是實現這一偉大夢想的根本保障,人民筑牢信仰,國家發展才有源源不斷的發展力量。在實踐中,堅持核心價值觀,堅信發展是硬道理,才能走得更遠更為堅實。
關鍵詞:核心價值觀;國家引領;筑牢信仰;發展
我們正處在一個極具變幻的時代,既充滿無盡的希望,也浸透著數不清的困惑。在這樣的形勢下,黨的十八大提出了以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為核心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引領著全體中國人民向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事業闊步前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精髓和當代中華民族的精神底蘊。
國家引領是保障
價值觀的影響猶如空氣一樣,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它浸潤于生活的點點滴滴,流淌于人們的一言一行。因此,國家提出的核心價值觀,既浸透著國家的智慧,也表達著國家的期許。加強國家精神層面的引領,使人們在思想上有章可循,有跡可依,是保障,更是負責任的體現和擔當。
當下,我們國家和民族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中,正處在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征程之中,加強國家引領,具有當下的實效性,又有歷史的選擇性和必要性。不可或缺,并需要一以貫之。
人民筑牢信仰是前行的根基
人民有信仰,國家才有源源不斷的發展力量。人民筑牢核心價值觀的信念,才能鑄就中
國精神的鋼鐵長城。
筑牢“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核心價值觀,才能使個人的行為與國家的目標達成一致,才能使個人的言行具有高度和深度,既有遠見,又有卓識。
筑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核心價值觀,才能使個人的行為與社會發展和諧統一。良好的社會秩序,穩健而健康的社會保障,是民之所向,民之所愿。而這,需要全體人民的共同創造和努力。
筑牢“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核心價值觀,才能使個人的情感、思維和行動更加符合社會主義公民道德規范,行為上更加得體,言語上更加自律,從而形成風清氣正的社會主義新風尚,更好地建設我們的社會主義各項事業。
一個人要想走得遠,心中必須要有信念作為前行的支撐力量。一個國家的發展和繁榮昌盛,也同樣如此。
在中華民族不斷前行,不斷超越自我,不斷追求卓越,以極大的勇氣和魄力達成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目標時,精神的力量不可或缺。
人民眾志成城、萬眾一心,思國家之所思,慮國家之所慮,才能達成國家所愿、民族所望。筑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是筑牢中華民族發展和前行的根基,也是增強國家和民族發展和繁榮的未來希望。凝聚全體國人的智慧和共識,才能為中華民族的跨越式發展保駕護航。
發展永遠是硬道理
在五千年的發展進程中,泱泱中華曾歷經無數次的波折。近一百年來,中國人民在中國
共產黨的領導下,從站起來,到逐漸富起來,是經過了無數次艱苦卓絕的斗爭,是付出了幾代人的心血的。眾所周知,我們國家當下和平穩定的局面是多么的來之不易。
但是,在強起來的過程當中,我們能深切地體會到,國內外眾多敵對反華勢力不斷阻撓我們前行的腳步,進入新時代后,他們更是變本加厲,亡我之心不死,昭然若揭。
面對這樣的形勢,中國人民別無選擇。除了堅決同敵對勢力做好斗爭外,我們還要腳踏實地發展好我們自己,畢竟打鐵還需自身硬,發展才是硬道理。只有發展,才能讓一切困難迎刃而解,才能離夢想越來越近。
搞好國內的經濟,既需要不斷鞏固已有的產業優勢,還需要不斷增強高科技、高附加值諸如5G、新能源開發等行業的突出競爭優勢和引領優勢。
在繼續貫徹落實改革開放這一基本方針的前提下,沿著既定的路線,尤其是矢志不渝搞好一帶一路的發展,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上走得更遠更為堅定和堅實。
當下,我們所踐行的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不但會惠及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同樣也是對于世界發展做出的中國的貢獻,必將惠及世界各國家、各民族和數十億世界人民。當然,這一偉大夢想的實現,一定會充滿各種困難,難以預料的問題或許會層出不窮,但是中國共產黨人引領下的中華民族一定會披荊斬棘,會以更加卓越的表現和毅力不斷前行。歷史一定會證明,我們的選擇是正確的,是經得起時間檢驗的,一定是造福全人類的。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沒有哪一刻像當下這般令億萬國人心潮澎湃。雖然前路荊棘叢生,但是只要我們堅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實踐中不斷弘揚并一以貫之,那么我們的未來一定是無限光明,必將陽光滿懷。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2013年12月
[2]新華網 《習近平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2017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