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組織調查報告:常見鳥類也面臨滅絕威脅
國際鳥類聯盟日前發布《全球鳥類狀況報告》稱,在全世界已知的約1.1萬種鳥類中,40%的鳥類數量正在減少,平均每8種鳥類中就有一種面臨滅絕威脅。在數量銳減的鳥類中,不僅有珍稀品種,更包括不少常見種群。
例如,在歐亞大陸分布范圍極廣的歐斑鳩,近20年來數量已減少25%。大西洋海雀、非洲灰鸚鵡、北極地區的雪鸮等人們熟悉的鳥類數量也在不斷下降。
報告認為,集約型農業成為威脅全球鳥類生存的最主要因素,對1091種瀕危鳥類造成了影響。耕地擴張導致鳥類棲息地減少,各種化學制劑的使用污染了鳥類生存環境。美國常見的白冠麻雀在每年的2次遷徙前會大量進食增加新陳代謝,但近年來,由于新煙堿類殺蟲劑的廣泛使用,導致白冠麻雀的體重和體內脂肪含量明顯下降,使其遷徙方向及距離都發生了改變。
此外,亂砍濫伐、非法捕獵以及人類活動導致的氣候變化等,都是造成全球鳥類生存狀況堪憂的重要原因。
韓國海域撈出中國古船碇石
據韓聯社報道,今年5-7月,韓國在濟州新昌里海域進行水下考古調查時,打撈出約900年前中國商船的大型
碇石。
研究所表示,這種形狀的碇石主要用于停泊船舶,流行于中國宋元時期,石體長3.1米,重586公斤。另外,此次考古還發現了中國北宋時期鑄造的景德元寶、熙寧元寶、宣和通寶等錢幣和陶瓷。景德元寶和中國陶瓷一起被發現于高麗王朝時期在濟州道所建一座寺廟內,熙寧元寶被發現于濟州市高內里遺址。從濟州道陸地和大海打撈出同一類型的文物來推測,濟州道曾在東亞海上交流中占據重要地位。
意大利村莊重金吸引移民
據外媒報道,近年來,由于意大利村莊人口流失嚴重,為了振興當地經濟,各地區想盡辦法吸引外來人口居住。意大利圣斯特凡諾·迪塞斯為吸引新移民,將為愿意來這里生活的人發放最高4萬英鎊的補助金。
這個風景如畫的山頂小鎮位于意大利阿布魯佐地區,在美麗的格蘭薩索和蒙蒂德拉拉加國家公園內。這個村莊目前只有115名居民,將近一半的人年齡在65歲以上,他們希望吸引的一些技術人才包括導游、清潔工和藥劑師。
申請者須在18-40歲之間,至少居住5年。符合條件來此居住后,小鎮將支付最高7200英鎊的月薪。除此之外,如果打算在當地做生意,還可以得到一筆18000英鎊的一次性補助金。計劃推出至今已有約1500人申請。
為人父母者比無子女者更長壽
英國一項研究顯示,有孩子的人會比沒有孩子的人更長壽,因為前者的免疫系統可以獲得“更新”的機會。
據報道,該項研究成果是在英國《科學報告》上發表的。研究人員認為,當子女開始上學、感染到疾病后,成年人體內的免疫系統會“更新”。其實在生命周期之中,人類的免疫系統會隨年齡增長而逐漸減弱。然而當子女將在校內感染到的疾病帶回家時,成年人的免疫系統又會再一次運作。
“相比沒有孩子的人,有孩子的人死于感染病的風險較低,受感染后的壽命也會長約5年左右。父母的免疫系統,會因為孩子的感染而在變弱時獲得‘更新。通過這種增強免疫系統的方法,父母有更大的機會抵御任何因衰老體弱造成的感染。”
最后一只白色長頸鹿被“定位”
一只渾身雪白、身姿優雅的長頸鹿,獨自徜徉在廣袤的肯尼亞大草原上。據外媒報道,這是地球上僅存的最后一只白色長頸鹿。
白色長頸鹿,是地球上最稀有的長頸鹿品種之一,最早于2017年6月初在肯尼亞被發現, 當地居民將白色長頸鹿視作自然的守護神。
由于罕見的白色基因,這只長頸鹿全身呈白色,它的媽媽和弟弟也存在白化基因,但是它們在今年3月被偷獵者獵殺。肯尼亞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隨后開始調查,但至今尚無結果,偷獵者的身份和動機依然是個謎。肯尼亞政府在這只幸存的長頸鹿腳上裝上了定位追蹤設備,以便掌握它的行蹤,防止被盜獵者殺害。“長頸鹿的活動區域最近降雨量充沛,豐富的植被對它來說是個好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