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喜鸞 劉杰 曾艷 楊慧 柏曉武
[摘 要] 國家發展日新月異,科技突飛猛進,理工科大學畢業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量劇增,就業壓力隨之而來,從而帶來的心理壓力問題也越來越多。應通過專業就業健康心理導向、多方位心理輔導和點對點幫扶,加強理工科大學生心理健康軟實力。
[關鍵詞] 理工科大學生;專業就業指導;心理輔導;點對點幫扶;健康導向
[中圖分類號]G644?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20) 11-0028-02
近年來,中國發展日新月異,理工科大學生是國家科技未來發展的重要力量,故要承受繁重的專業課程任務。近十多年來,由于心理問題原因造成休學退學的比例一直位居榜首,且有逐年遞增的趨勢,這種情況在理工科大學生中更為突出。相對于復雜的社會關系而言,理工科大學生思維方式較為單純,接收人文熏陶機會較少,課程任務重,專業培養多以嚴謹認真、謙虛克己為導向。在大學校園里,獨立生活、專業迷茫、課業壓力及群體相處等多種問題接踵而來。因此,如何順利過渡理工科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提高他們的心理素養,是高校學生工作的一項極為重要的長期工作任務。故從學生的切身利益出發,進行專業就業健康心理導向,多方位心理輔導以及點對點幫扶,加強理工科大學生心理健康軟實力。
一 專業就業指導
1 重視新生入學教育
理工科新生入學第一個月,開展各類旨在幫助學生適應大學學習生活的輔導和活動,比如新生入學教育,學校參觀、資深教授講述專業背景和行業前沿及學長交流會等。首先,通過學習校史及專業文化等活動促使學生入學后盡快融入集體中,減輕由于離開父母及進入新的陌生環境等因素可能造成的心理壓力;專業負責人在新生見面會對專業的培養方案會逐條進行講解,幫助學生理解理工科專業的畢業要求,并對達到這些畢業要求所開設的課程進行說明,使學生明白理工科專業的課程體系的設置目的,明確自己的專業學習內容;班級導師講座為新生開展專業認知教育活動,介紹理工科專業的不同學科方向、前沿的專業知識等,盡快讓新生對自己的理工科專業有全面的認識;專業老師開設系列講座,為新生提供職業前景規劃輔導,引導學生樹立規劃理念,學會規劃自己的大學生活;最后,各學院還舉辦優秀畢業生對新生的專業交流會,意在讓新生聆聽學長們的寶貴經驗,更好了解自己專業的社會需求,開闊人生視野,打消迷茫,選擇出一條最適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并由此受到啟發。
2 開展職業生涯教育
學校就業指導中心開設多門職業生涯通識教育的任選課,開展職業生涯教育。在大學前四個學期里,安排學工老師上形勢政策課,講解關于職業生涯教育的專題課程;邀請學校的專業相關教師和職業生涯教育咨詢師為學生從專業和職業等問題進行答疑解惑;學院定期組織就業工作動員會,為高年級學生講述就業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和事務辦理流程等信息;開設大學生職業指導與就業規劃課程,了解學生的職業生涯意識形態;在專業方向講座時也會對不同專業方向畢業后去向及主要工作內容做較詳細的介紹,從而幫助其確定合理的職業目標。
在充分依托專業教師的培養,夯實專業知識和技能,培養科學和人文素養的基礎上,組織開展了一系列職業生涯規劃的比賽活動,如大學生工程設計大賽、工程工藝仿真大賽、挑戰杯比賽、職業生涯規劃大賽、模擬招聘大賽、創業計劃競賽及創新挑戰賽等,引導理工科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理念的學習和實踐,提高理工科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溝通能力、表達能力、抗挫折能力及尋求就業機會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成才觀、擇業觀和就業觀,從觀念、心態、知識、技能等各方面做好應對就業競爭壓力和職業挑戰的全面準備,提高學生就業、創業技能與實踐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對理工科人才的要求。
3 構建就業信息渠道
在就業信息發布方面,為理工科大學生就業構建了掌握就業信息的多種渠道,學校每年舉辦了針對即將畢業學生的就業洽談雙選會,各學院建立就業管理服務平臺,網站就業板塊、就業微信群和就業QQ群等信息平臺,實現信息的共享和整合,高效及時發布第一手就業信息,確保供求信息的充分對接;學校還充分利用校友平臺,定期邀請優秀校友回母校,做就業創業相關報告,發揮優秀畢業生的模范示范作用;學校每年召開各個專業就業推介會,通報就業政策、形勢和需求,總結匯報就業工作經驗,部署下階段工作改進重點和計劃;每年學校舉行畢業生就業洽談雙選會,為企業和畢業生提供交流選擇平臺,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信息,有效緩解理工科學生對就業的焦慮。
二 心理輔導方面
學校設有心理健康咨詢中心,負責學生心理輔導及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與傳播;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化信息平臺,定期組織相關活動,為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提供支持和良好的環境;開設了多門心理學、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必修課和公共選修課為學生講授正確的心理健康知識;學校特別注重新生入學階段的心理咨詢與指導活動,對所有新生進行心理測試和評估,盡早發現心理有異樣的學生并跟蹤觀察,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必要時進行適當的介入輔導,針對一些特殊學生,其學院建立一人一冊的跟蹤材料;各學院也組建了包括學院領導、老師、學生干部構成的心理輔導工作組,走訪學生宿舍、找學生談話、組織學生集體活動等方式準確掌握學生心理狀況,并及時將可能存在的問題反饋給相關人員,以便采取應對措施,同時了解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滿意度,以便學院及時改進工作;不定期組織心理健康周活動,比如5·25心理健康節活動,在學生中營造出了一種關注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健康、重視心理健康的氛圍,在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的同時,為學生搭建鍛煉心理品質、提高心理素質的平臺,全方位地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從而增強了理工科大學生的心理保健意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三 點對點幫扶
由于科技發展日新月異,高等教育理工科課程專業知識結構變化很快,內容相對之前更多更深奧。每學期總有一些理工科學生因掌握知識不扎實而考試不及格,對不及格課程較多的學生,應采取相應措施,防患于未然,盡量幫助學生完成學業。(1)輔導員心理疏導針對學習困難學生,輔導員進行談心談話,分析學生學業成績不達標的原因,疏導學生心理障礙,對學生進行學習指導,促進其努力學習、提高學業成績。(2)一對一幫扶活動通過班級骨干和優秀學生對學習困難學生實行一對一幫扶,幫助貧困生及時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并督促其認真學習,定期向輔導員匯報該生的學習、生活各方面情況。(3)班級導師制每班配備一名班級導師,由班級導師定期對學生進行專業思想教育,為學生系統分析該專業的發展前景,穩定專業思想,從而促進學生的專業學習。(4)心連心工程通過學院組織共產黨員教師的“心連心”工程,給予學生組織關懷。每一位黨員教師對接一個寢室,每學期下寢室與學生談心,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指導,為學生排憂解難。特別是對學習困難、家庭困難生進行幫扶。(5)重點學生幫扶期末考試前,提醒學生關注考試安排并按時參加考試,考試結束后,整理匯集不及格學生名單,通過各輔導員督促其假期抓緊復習,爭取補考通過。通過優秀同學、輔導員、班級導師和黨員教師的積極幫扶,問題學生一般能克服困難,取得明顯的進步。
最后,極為重要的事就是嚴格做好保密工作。依照心理健康普查與建檔工作的特殊要求,對每位學生的心理方面的幫助做好保密工作,切實保護學生合法權益不受侵害。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加強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總之,對擔負著國家未來建設的中堅力量的理工科大學生加強心理健康導向,是關系我們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李健.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分析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2008(33):106.
[2]江立成.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與實踐新探索[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3]胡利霞.理工科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探討[J].高教論壇,2010(9):124-125.
[4]陳育新.理工科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及教育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6(24):29-30.
(責任編輯: 姜海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