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銘焓
摘要:陜南生態旅游資源豐富,食用菌生長條件優越。通過耦合理論,分析陜南食用菌產業與生態旅游業存在公共耦合、內容耦合和控制耦合。陜南食用菌產業與生態旅游業融合發展,是綠色興農、生態振興的創新型業態,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核心要義。在此基礎上提出做好產業組織、做好產業設計、做好產業特色品牌宣傳、做好新產品研發和技術更新這四大聯動開發戰略。
關鍵詞:食用菌產業;生態旅游業;耦合;陜南
中圖分類號:F327?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20)19-0144-03
Abstract: Southern Shaanxi was rich in eco-tourism resources, and the growth conditions of edible fungi were superior. Through the coupling theory,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public coupling, content coupling and control coupling between edible fungus industry and eco-tourism industry in southern Shaanxi.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edible fungus industry and eco-tourism industry in southern Shaanxi was an innovative business form of green agriculture and ecological revitalization, which embodied the core significance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On this basis, this study put forward four linkag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cluding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ndustrial design, brand publicity with industrial characteristic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products and technology update.
Key words: edible fungus industry; eco-tourism industry; coupling; southern Shaanxi
食用菌作為藥食同源食材,口感鮮香,具有較高的營養保健價值,是國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食用菌產業具有綠色、環保、低碳的特點,符合現代農業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要求。陜南既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又有豐富的旅游資源,食用菌生態休閑旅游業是基于綠色農業、生態農業基礎之上的特色產業,食用菌產業與生態旅游業有天然的耦合效應。
2020年4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赴陜西省商洛市考察,在看到食用菌給當地農村帶來的巨大收益時,有感而發 “小木耳,大產業”。陜南發展食用菌生態休閑旅游業既能踐行“兩山”論的綠色興農理念、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又能快速有效延長食用菌產業和生態旅游業的產業鏈、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是實現陜南鄉村科技、業態和模式創新的有效途徑。
1 陜南食用菌生態休閑旅游業發展情況
1.1 陜南生態旅游業發展的天然優勢
1.1.1 地理位置優越 陜南地處秦嶺和巴山之間的漢中盆地,自古是貫穿南北的交通要道,如今高速公路、高鐵、機場密集,交通十分便利。陜南位于關中和成渝2個經濟圈的結合地帶,屬陜、甘、川3省交匯地帶,非常適合發展在成熟景區依托下城市郊區型、景區邊緣型的短途或長途旅游。
1.1.2 旅游資源豐富 陜南3市中,漢中市素有“小江南”之稱,商洛市自是“秦嶺最美”,安康市被稱為“西安后花園”。陜南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擁有3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3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境內河流密布,是國家南水北調的重要水源地。陜南自然奇觀、山水霽光眾多,柞水溶洞、金絲大峽谷天下聞名。陜南珍稀野生動物活動頻繁,著名的“秦嶺四寶”常年棲息于此。
1.1.3 歷史文化厚重 陜南是漢文化發祥地,人文歷史悠久,境內現存古跡96處、紅色革命遺址20余處。陜南境內古鎮眾多,其中,漢中市10個,商洛市10個,安康市9個。
1.1.4 生態資源富庶 陜南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暖濕,水資源充沛。目前陜南森林覆蓋率達60%左右,比陜西省平均水平高19%,森林蓄積2.5億m3,森林涵養水源能力116億m3,占陜西省總儲量的55%。陜南降雨充足,無霜期長,珍稀野生植物眾多,適合多種農業資源生長。受國家政策影響,陜南生態系統保護非常全面和優越,現有特色綠色優質農業資源26種,其中,漢中市8種,商洛市10種,安康市8種;地理標志保護產品31種,其中,漢中市13種,商洛市12種,安康市6種。
1.2 陜南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天然優勢
1.2.1 自然條件優越 陜南食用菌產業是凸顯當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農業、特色農業、綠色農業和低碳循環農業。從溫度、濕度、空氣、光照、氣候、雨量等相關因素來看,陜南都是自然條件優越的菌類適生區。因此,陜南食用菌品種豐富且分布廣泛,有60余種被文獻記載和制作標本的食用菌,其中約有20種被當地群眾經常采食。
1.2.2 食用菌產量巨大 陜南3市中,漢中市、商洛市、安康市每年食用菌產量分別為19.5萬、15.9萬和10.6萬t,總產值分別為20.1億、15.4億和9.6億元,無論產量還是產值都穩居陜西省前三。
1.2.3 生產品類各有特色 漢中市香菇、木耳、羊肚菌等成為陜西省乃至全國知名特產[1];商洛市將大多數農民嵌入食用菌產業鏈,木耳及鄉村旅游業占當地GDP的80%,柞水縣的特產木耳、金耳、玉耳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關注,小木耳成為真正的大產業;安康市是優質、環保、安全的富硒食品產區,食用菌平均硒含量高出國內同類產品的15~30倍,同時還含有易被人體吸收的鋅、鍶等微量元素,發展高富硒無毒食用菌具有非常突出的產業優勢。
1.3 陜南食用菌生態休閑旅游業發展的天然優勢
陜南發展食用菌生態休閑旅游業條件充足。一方面,陜南優越的生態、氣候條件為食用菌生長提供了較適宜的環境,同時也為食用菌生態休閑旅游業的開發夯實了基礎。另一方面,隨著中國生態休閑旅游業的飛速發展,各種觀光園、農家樂、農產品采摘節等旅游品種越來越豐富。陜南完全有條件實現生態農業與旅游業的耦合發展[2]。對生態旅游業來說,游客在旅游過程中可以享用食用菌美味,普及食用菌知識,體驗食用菌采摘樂趣;從業者也可以獲得食用菌生態休閑旅游業帶來的餐飲、民宿、建筑、服務、金融、交通等全方位的豐厚利益,達到發展經濟的最終目的。對食用菌產業來說,在生態旅游業的加入下,食用菌產業會更加注重新品種、新科技、新方法的研發,不僅增加食用菌生產、銷售數量,同時也會促進食用菌產業發展。
2 陜南食用菌產業與生態旅游業的耦合分析
耦合原指2個或多個電路元件或網絡,在工作時相互配合、相互影響并相互傳遞能量的現象。現代很多學術領域用耦合描述2個或多個體系之間,在公共、內容和控制方面彼此融合、相互影響、良性互動、共同發展的現象[3]。陜南食用菌產業和生態旅游業具有天然的耦合效應。
2.1 公共耦合
陜南優越的自然條件不僅為生態旅游業提供了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且為食用菌產業提供了良好的生產環境。陜南食用菌產業充分發揮了食用菌的觀光價值,吸引人們親自動手采摘,將勞動的樂趣融合在自然環境的美好體驗之中,通過農事體驗的互動形式,增強游客的參與感和成就感,創造性地滿足城市居民對鄉村風光與生活的向往之情。
近年來,在生態旅游業的強大推動力作用下,陜南食用菌產業蓬勃發展。陜南食用菌產業發展和國家提倡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不謀而合,并和生態旅游業存在天然的公共覆蓋區,共享自然條件、公共設施、交通、通信等資源。二者在公共資源和條件上耦合,同時接受政府管理,可以相互調動資源、傳遞能量,達到共同創新、同時增值,一起助推鄉村振興。
2.2 內容耦合
作為一種新型產業,陜南食用菌產業和生態旅游業在內容上存在較多耦合關系。陜南優越的自然條件為生態旅游業和食用菌產業的發展同時提供了豐富的自然資源。發展食用菌產業作為旅游項目,符合生態旅游產業鏈中飲食、住宿、觀賞、購物、娛樂、體育、養生等需求,不僅提供了休閑觀光、獵奇教育的場所,還能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同時,在客觀上提供消費動力,帶動當地游憩業、商業、建筑業、生產制造業、營銷業、接待業和交通業等發展,形成完整的新型產業鏈。二者在工作內容上耦合,可以相互傳輸動能,增強陜南食用菌產業與生態旅游業之間的發展勢能,提升陜南食用菌產業和生態旅游業的價值及品牌效應,營造集休閑、觀光、體驗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業態。
2.3 控制耦合
隨著生態旅游市場的逐漸飽和,為滿足人們休閑觀光的需求,迫切需要開發新領域,這從客觀上促進了食用菌產業與生態旅游業之間的耦合。陜南食用菌生態休閑旅游業是依托陜南地區種養業、山水田園和鄉土文化而發展起來的特色鮮明、優勢明顯、生態高效的綠色興農產業[4],不僅延長了食用菌產業鏈,而且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同時踐行了 “兩山”論理念,促進了陜南生產、生活、生態的協調發展。陜南食用菌生態休閑旅游業既是綠色引領、創新驅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發展的業態和模式的創新,同時也符合國家提倡的以市場為導向、培育發展新動能、提高鄉村產業質量效益、促進鄉村振興的初心。
陜南發展食用菌生態休閑旅游業既近城,又靠景,還依產。近城是指城市向食用菌生態休閑旅游業開放,交通便捷,資源供應充足,游客來源廣泛。靠景是指生態旅游業向食用菌產業開放,二者是從屬關系,游客可以在陜南優美山水的旅游過程中滲入食用菌旅游,豐富旅游內容。依產是指食用菌產業向生態旅游業開放,二者在關系上屬于正向的控制耦合。陜南食用菌產業的發展為當地生態旅游業提供資源,同時,當地生態旅游業的發展為食用菌產業鏈的延伸創造有利條件。
3 陜南食用菌生態休閑旅游業聯動開發戰略
3.1 做好產業組織
一方面,政府必須堅定不移地踐行“兩山”論理念,充分調研、科學規劃、統一組織、優化布局,作出食用菌產業和生態旅游業融合發展的規劃和政策。另一方面,督促相關行業依托陜南優越的自然條件,建立生態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旅游體系。同時,積極培育龍頭企業,引導食用菌生態休閑旅游業在項目開發、投資運營過程中,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作共贏,培育綠色引領、創新驅動下的食用菌生態休閑旅游業新動能,為打響陜南食用菌生態休閑旅游品牌、促進陜南地區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3.2 做好產業設計
充分考慮游客的身心需求,結合陜南風土人情,將創意理念融入園區,設計旅游項目。一方面,精心設計旅游線路并全方位包裝,包括沿途景觀、科普場館、采摘基地、產業園區等,融生態觀賞、養生休閑、親子益智于一體,增加游客的直觀體驗,提升承載價值。另一方面,精心研發食用菌最新菜品,開發食用菌特色主題餐飲項目,全方位拓展住宿、娛樂、休閑等項目,激發游客的消費欲望,引導游客自主回流。對沿途農家樂及菇農進行生態旅游知識和食用菌專業技術培訓,確保食用菌產品綠色生態的口碑,提升相關服務質量,形成具有濃郁陜南地方特色的食用菌生態休閑旅游業。此外,積極發展食用菌等農副產品電子商務,完善食用菌商品及地方文化產品的購物街功能,線上線下同時運營,為游客提供抽真空、物流配送等多種服務,節省游客的隨身存儲空間,增加產品的銷售機會及數量。
3.3 做好產業特色品牌宣傳
在進行陜南食用菌生態休閑旅游品牌宣傳時,一方面,一定要融合陜南地域文化特點,用常見的媒體形式對食用菌的營養價值、烹飪方式、歷史文化進行介紹。另一方面,深入挖掘陜南食用菌地理標志的歷史和文化內涵,進行品牌定位和形象設計,以多種營銷方式推廣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如常態化舉辦食用菌美食節,鼓勵開發新的食用菌菜品,研發食用菌深加工產品,營造陜南食用菌生態休閑旅游氛圍,使游客產生強大的旅游愿望[5]。此外,依托陜南優美的自然環境和食用菌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等特點以及安全實惠、物流快捷、近城鄰景等獨特優勢,重點推薦,催化食用菌及其他農副產品和相關產業的發展。
3.4 做好新產品研發和技術更新
一方面,積極進行科技創新,提升食用菌產量和品質,優化食用菌及深加工產品口感。另一方面,積極研發引進食用菌新品種、新技術以及食品和藥品深加工企業,延長產業鏈,增加產品銷量。同時,提升保鮮技術和倉儲物流技術,減少環節,降低成本,保證從產地到飯桌的新鮮。此外,將當地特色文化融入到食用菌生態休閑旅游產品的創新開發中,保留陜南的文化底蘊。
4 小結
食用菌生態休閑旅游業是一種新型的綠色生產方式。陜南必須在生態保護的基礎上,結合地區特色,努力打造生態環境良好、文化特色鮮明、經濟效益突出的食用菌生態休閑旅游業。以豐富的文旅休閑活動方式、良好的服務質量,不斷推陳出新,引導游客自主流入和積極回購,持續保持旅游熱度,為陜南帶來食用菌產業和生態旅游業的雙重收入,促進自然環境和經濟增長的和諧發展,達到當地經濟、社會、生態的最佳效益[6],這對推動陜南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楊松杰,劉 茜.安康三種主栽食用菌營養成分的測定與分析[J].陜西農業科學,2015,61(1):1-2.
[2] 郭 萌,王 怡.陜南秦巴山區生態農業與旅游業耦合協調發展戰略[J].江蘇農業科學,2020,48(2):19-25.
[3] 張 燕.中國區域經濟增長與環境的耦合協調發展研究[J].資源科學,2008(1):25-30.
[4] 雷 娜,張高荔.陜南地區休閑農業與旅游業耦合發展研究[J].現代農業,2019(5):6-8.
[5] 吳紅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下食用菌對鄉村旅游業的影響研究[J].中國食用菌,2019(10):127-129.
[6] 王超群.鄉村振興戰略下的鄉村特色文化產業——寧城縣食用菌產業[J].赤峰學院學報,2019(9):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