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藝偉 張悅
摘要:大學文化,從字面上理解,其存在有以文育人的顯著功能。大學文化的功能,不是直接可以接觸到的,但是在大學校園中,師生群體卻能處處感觸得到。其不僅能熏陶師生的情趣,規范師生的做法,并且可以激起全校師生對大學目標、原則的認同感和作為大學校園一員的使命感、歸屬感,構成激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集體認識,還能對學生起到耳濡目染的教學效果。本文以大學文化為主要研究對象,研究大學文化的功能特征。關鍵詞:大學;文化;功能特征;
大學文化功能是潛在的,是“潤物細無聲”的,同時也是“熏陶人、凝聚人、引導人、鼓舞人”的。良好的校園文化以鮮明正確的導向引導、鼓舞學生,以內在的力量凝聚、激勵學生,以獨特的氛圍影響、規范學生。以下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功能幾個主要功能。
社會化功能
一個帶著夢幻般的期望跨進校門的大一學生,實際上還只是個中學生,而即將畢業的大四學生卻具有大學生的一切特點。校園文化是把一個“中學生”塑造成“大學生”的重要力量之一。從某種意義上講,校園文化就是大學生的標志。既成的校園文化是在校大學生的創造,它對剛剛入學的學生而言,則完全是一種外在的、現實的文化存在。這種存在雖然對新生們來說是很陌生的,有許多的不適應,但是,新生們明白,他們必須適應,他們應當而且必須成為其中的一員。
青年心理學的研究表明,青年對同齡人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具有強烈的認同感,而青年文化對青年人的行為也有很大的吸引力和同化力。大學低年級學生對校園文化生活的高漲熱情和積極參與,正是一種自覺不自覺的認同過程,一種由中學生向大學生的角色轉換過程,一種社會化的過程。在這里,校園文化是促使這種過程得以實現的重要力量。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知識分子隊伍的主要候補者,復雜的腦力勞動決定了他們與一般青年相比必須在更高的水平和層次上繼續社會化,以便為未來的職業和生活做必要的準備。而且,作為青年人,他們在性別角色、人際關系等方面的社會化任務尚未完成。可以說,大學生的生活壓力比一般青年大得多,大學生社會化的任務也比一般青年復雜得多。
正規的課堂學習和校園文化,是影響大學生社會化的兩股最主要力量。課堂學習主要是提高大學生的知識——智能水平,而校園文化作為大學生自己的存在方式的證明,則起著多方面的作用。首先,它可以完善大學生的知識結構。正規的標準化的課堂學習難以使一個大學生形成合理的有個人特色的知識結構,而以學術性社團活動為主的校園文化活動,則可以彌補不足。其次,校園文化活動往往是群集性的,是提高社會性智力的主要途徑。而通過智力性社會服務和科研活動,可以提高大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再次,校園文化可以促進大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五彩繽紛的校園文化生活,對促進大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最后,校園文化既可以克服正規課堂學習的單調性,又可以消除大學生的情感孤獨和寂寞,這對于形成健康的心理是十分有益的。
輻射功能
校園文化的第二個基本功能是對社會文化的輻射功能。作為社會文化的一個亞文化系統,校園文化無論在形式上和內容上都受到社會的強烈影響,但是,校園文化也以自己的優勢對社會文化施加自己的影響。校園文化的理想主義色彩和高層次性,使校園文化對社會文化有一定的超前性,這種超前性會對追求理想生活方式的人產生巨大的吸引力,他們會自覺地從校園文化中吸取營養,不管是在感性文化方面還是在理性文化方面。今天校園文化中的內容,明天也許就是社會大眾文化的內容。
指出校園文化的輻射功能是十分必要的。因為有人只看到了社會文化對校園文化的影響,而沒有看到校園文化對社會文化的反作用。實際上,校園文化和社會文化是雙向互動的。這種理解會提高人們對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的認識。清新活潑、健康向上的校園歌曲從校園走向社會,對提高社會大眾文化的層次和境界,對其他類型的青年文化的影響也是積極的。但大學生走上街頭游行示威,其作用卻是消極的。盡管他們懷著善良的動機和真誠的愿望。所以,雖然校園文化的超前性和理想性是其發揮輻射作用的先決條件,但是,如果校園文化在超前社會文化的道路上走得太遠,以至于根本上忽視甚至忘記了社會文化的巨大現實力量。那么,校園文化自身就會變得十分幼稚和天真,大學生的健康發展因此就會受到損害。
大學文化的意義與目的是“化人”
大學文化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進行交流的實踐,是富有書香氣息的大學教授與青年學會說呢過群體之間富有詩意氣息、文化氣息的生動互動。大學文化的意義和目的就在于不同人與人之間的熱烈交往,它離不開現實世界中物質形態的支撐和完善,但重要的這其中充滿著活生生的以人為主的活動,是充滿著文化意味的互動交流。大學文化的意義就在于它的建設和發展時必須以人為本的文化教育,它著眼于如何積極擴展、提升學生和教師之間的積極地文化生活。“大學的使命在于最大限度地激活學子的精神交流,激發他們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勇氣。”青年學生帶著蓬勃的朝氣,在大學場域中,全身心投人對知識與真理的追求,反過來又促成大學文化的新生,并成為大學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總而言之,在校園文化建設中,人們必須既保持校園文化自身獨有的特點,保持校園文化對社會文化的適當超前與超越,又必須使校園文化和社會文化保持十分密切的接觸和溝通,不致于使校園文化變成脫離社會文化的象牙塔,從而使校園文化沿著正確的道路發展。
參考文獻
[1]高鳳清,陳英云,劉寧.大學文化及其功能探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20(09):7-8.
[2]陳艷偉.大學紅色文化建設的內涵及德育教育功能探析[J]大眾文藝,2019(22):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