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明
【摘要】目的 研究在尋常性痤瘡治療中聯合應用中藥內服外敷及光療的效果和安全性,為皮膚科尋常性痤瘡疾病治療工作提供參考。方法 在我院皮膚科2019年6月~2020年1月收治的尋常性痤瘡患者中隨機選取80例進行分組研究,分組標準為隨機數字表法,40例聯合組患者實施辨證論治中藥內服外敷結合光療,40例常規組患者僅實施光療及常規治療,對比不同小組患者疾病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生活質量、負性情緒評分改善情況。結果 聯合組患者具有更高的臨床治療有效率,同時數據差異的統計學意義有顯著性參考價,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生活質量、負性情緒改善情況均明顯優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除此之外兩組患者均未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尋常性痤瘡患者實施辨證論治中藥內服外敷結合光療可提高治療效果,且對患者身體無其他損害,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辨證論治;中藥;內服外敷;光療;尋常性痤瘡;生活質量;負性情緒
【中圖分類號】R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8..02
在青年人群中發生尋常性痤瘡的概率較高,患者胸背部以及面頰等具有豐富皮脂腺的位置處會出現毛囊口丘疹,且有淡黃色脂栓存在于丘疹內部[1],該疾病雖不會對患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較大威脅,但會影響其外表美觀,甚至對患者正常生活、人際交往造成阻礙,所以需積極治療。近年來,關于尋常性痤瘡疾病的治療方法越發多樣化,其中,光療以及消炎、殺菌等常規治療手段較為常用,但是發現在治療效果方面仍然有限,所以需不斷優化治療工作。隨著皮膚科治療工作的開展,發現輔助中藥內服外敷治療可以提升尋常性痤瘡疾病的治療效果,且患者安全性獲得保障。因此,本文研究了辨證論治下的中藥內服外敷結合光療治療尋常性痤瘡的效果和安全性。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6月~2020年1月我院皮膚科收治80例尋常性痤瘡患者,經隨機數字表分組后80例患者被均分為應用光療及常規治療的常規組及中藥外敷內服結合光療的聯合組。40例常規組患者由男29例,女11例性。年齡14~38歲,平均(21.8±3.7)歲,平均病程(2.5±1.4)年,其中16例為粉刺丘疹型,10例為膿皰丘疹型,8例為囊腫結節型,6例為混合型;40例聯合組患者男26例,女14例。年齡16~36歲,平均(21.5±3.3)歲,平均病程(2.2±1.5)年,其中19例為粉刺丘疹型,12例為膿皰丘疹型,6例為囊腫結節型,3例為混合型。在統計學軟件中實施常規組及聯合組患者臨床研究資料對比,統計學意義無顯著性存在,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研究方法
常規組患者根據情況應用抗生素等藥物進行消炎、殺菌以及去脂治療,同時進行2次/周的20分鐘痤瘡治療儀治療,治療儀使用48 J/cm2的藍光及126 J/cm2的紅光進行交替照射,每次照射每種光源需實施兩次,每次治療時間間隔應在48小時以上。
聯合組通過辨證論治實施中藥內服外敷聯合光療,內服藥物為枇杷清肺飲加減,其中含有桑白皮20 g及生地,枇杷葉15 g、黃芩、連翹、赤芍、丹皮、銀花以及炒梔子,黃連6 g以及甘草,還有兩條蜈蚣,大黃10 g加于大便秘結患者中;白鮮皮15 g、地膚子加于皮膚瘙癢患者中;夏枯草10 g及浙貝母加于結節囊腫患者中;益母草15 g及柴胡12 g加于月經不調患者中;蒲公英15 g及白花蛇舌草加于膿皰多患者中;麥冬15 g,知母10 g以及生石膏30 g加于口干渴患者中。每劑藥溫水煎煮至500 mL,并將其均分為三份早中晚服用。聯合組患者中藥外敷使用的藥物為醫院自制,包含硫磺、黃芩、黃連、龍膽草以及重樓,治療方法為將藥膏于患處涂抹并靜置30分鐘后清洗,治療頻率為2次/d。光療治療方法與常規組患者相同。
所有患者均進行20 d治療。
1.3 療效評價
以往病灶消失且無新發視為痊愈。
有超過60%的皮損消退視為顯效。
有30%~60%的皮損消退視為有效。
30%以下的皮損消退或加重視為無效[2]。
1.4 觀察指標評分
參考面部痤瘡特異性生活質量調查問卷(Acne-Qol)評估尋常性痤瘡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差[3]。
參考漢密爾頓焦慮(HAMA)、抑郁自量表(HAMD)評估尋常性痤瘡患者的負性情緒,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情緒越差[4]。
1.5 統計學方法
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均為計數數據且需要實施x2檢驗,本次檢驗軟件為SPSS 22.0統計學分析軟件,若P<0.05證明數據差異的統計學意義存在參考價值。
2 結 果
2.1 治療效果評價
常規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77.5%,明顯比聯合組的97.5%高,且P=0.0068,證明數據差異之間有顯著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治療安全性評價
常規組患者有2例出現皮膚瘙癢,發生率為5%,聯合組患者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兩組差異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青年男女發生尋常性痤瘡的概率較高,該疾病通常與體內激素異常,皮脂分泌異常以及微生物感染等有關[5]。中醫理論中的“粉刺”即痤瘡,引發原因為肺經血熱,患者通常具有不合適的起居飲食習慣、肺胃血熱而生發于頭面部;或痰濕內生及脾虛失健而于肌膚上蘊結;或妄動相火導致沖任不調,所以應使用藥物內服進行涼血解毒及清肺胃濕熱,外敷可應用消腫止痛、清熱燥濕等效果的藥物以改善痤瘡的形態,除兼顧標本還能合治內外[6]。光療中應用的紅光及藍光分別起到了促進組織修復、消除炎癥以及殺滅致病桿菌的效果,極大緩解了患者的癥狀,使痤瘡皮損縮小甚至消失。
總之,在尋常性痤瘡中使用辨證論治給予中藥內服外敷結合光療的方法可顯著提高治療效果,且不會產生嚴重的不良反應,具有較高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張可訓,張建鵬,蘭亞娟,等.中藥內服外敷治療尋常性痤瘡療效觀察[J].中國美容醫學,2016,25(5):86-87.
[2] 胡中柱,張 萌.光動力療法聯合加味附子理中湯治療中重度尋常性痤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中國美容醫學,2020,29(06):106-109.
[3] 齊 婧,李承新,解 方,等.30%超分子水楊酸與低濃度甘醇酸在輕中度尋常性痤瘡治療中的療效評價[J].中國美容醫學,2020,29(03):12-15.
[4] 李峰濤,陳 婷.CO_2點陣激光聯合異維A酸膠丸治療尋常性痤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0,5(05):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