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守江 楊軍澤 雷明山

未希蘋果是日本以千秋×津輕育成的中熟品種,甘肅天水從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引入。2012年建園,經過幾年觀察,該品種成熟期較早,果個較大,色澤鮮艷,酸甜可口,可以在天水地區適度栽植,彌補8月中旬蘋果市場空當。
1? ?立地條件
天水引種園土壤為沙石壤土,通透性好,保水保肥性能較差,肥力較低,尤其是有機質缺乏,地面覆蓋黑色園藝地布,土壤pH值7.8,海拔1 200 m。園內品種主要有k-12、k-10、華美、意大利早紅、涼香、嘎拉、首紅、天富一號等,株行距3 m×4 m,東西行向。
2? ?性狀表現
2.1? ?果實經濟性狀? ?果實近圓形(圖1),果形指數0.79,平均單果質量209.5 g,果面底色黃綠,全部著鮮紅色,條紅,果點小、灰白色、圓點狀、中密,果面有蠟質光澤,光潔亮麗。果柄中長(1.85 cm)、中粗(0.25 cm),萼片宿存、閉合、綠色、直立或倒伏。萼洼中深中廣,梗洼較深較廣,果肉淡黃色,肉質致密、多汁、細脆,去皮果肉硬度8.5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6%,酸甜可口,有香氣,品質優。
2.2? ? 植物學特征? ?樹姿較開張,樹勢較強,結果后樹勢中庸,整形以自由紡錘形或小冠疏層形為宜。主干黃褐色,有垂直于主干的棒狀皮孔,主干較光滑;多年生枝黃褐色,較光滑,皮孔淺灰色、短棒狀或點狀,分枝角度較大;新梢紅褐色,有灰白色茸毛,皮孔點狀、灰色、中部和下部較多。葉片淺綠色,光滑、較平展,葉緣鋸齒鈍、排列整齊,葉尖短突尖,葉基圓形或楔形,葉背茸毛較多;葉片平均長11.62 cm、平均寬? 5.81 cm,葉柄平均長4.02 cm、平均粗0.2 cm。
2.3? ?生長結果習性? ?8年生樹平均干周37.5 cm、干高65.7 cm、樹高3.5 m,冠徑(東西×南北)5.1 m×4.5 m,新梢平均長78.5 cm、粗0.75 cm,節間長2.67 cm。枝條平均萌芽率85.3%、成枝力3個,易成花。苗木定植后第3年開花結果,長、中、短枝均能結果,以短果枝結果為主,極個別腋花芽結果(結果能力弱,可忽略),長果枝、中果枝、短果枝比例30.2︰19.5︰50.3,每果臺平均坐果2個,坐果率高,8年生樹平均株產75 kg,無大小年結果現象;果臺副梢多數1個或2個,平均長36.5 cm、粗0.45 cm,少數無果臺副梢。
2.4? ?物候期? ?在天水地區3月8日前后花芽萌發,3月14日前后葉芽萌發,4月10日前后初花,4月12日前后盛花,花期7天,6月21日前后新梢停長,7月17日前后果實開始著色,8月上旬滿色,8月13日前后果實成熟。成熟期不一致,分期采收,11月上旬開始落葉。
2.5? ?適應性與抗逆性? ?抗逆性較強,較抗寒抗旱,未發現特殊病蟲害。適應性較廣,在天水蘋果產區均可栽植。
3? ?栽培要點
3.1? ?建園? ?選擇光照充足、背風向陽、地勢平坦、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和壤土,有機質含高,有水源條件或修建雨水集流工程,交通比較便利的地塊。栽植前半年深翻土壤40~50 cm,定植穴1 m3,每穴施20 kg農家肥,栽植株行距以3 m×5 m為宜,授粉品種選擇k-12、華美、嘎拉、首紅等。
3.2? ?土肥水管理? ?地面采用全園覆草或樹帶覆膜,行間自然生草,當草長到20 cm左右時割除,集中覆蓋利用。覆草或覆膜的園地,間隔2年隔行深翻熟化土壤。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施基肥,以有機肥為主,按每生產1 kg蘋果施入充分腐熟優質有機肥1~1.5 kg計,一般幼樹和初果期樹每畝施腐熟有機肥1 000~2 000 kg,盛果期每畝施腐熟有機肥3 000~4 000 kg,并適量施入生物菌肥、腐植酸類復合微肥。生長期追肥,花前、坐果后和果實膨大期分次追施速效肥,前期以氮肥為主,后期以磷、鉀肥為主。
根據土壤墑情及時灌水。落葉至土壤封凍前灌水,盡可能灌足水。采用滴灌、溝灌、穴灌等節水灌溉法。
3.3? ?整形修剪? ?樹形采用自由紡錘形,干高80~90 cm,樹高3~3.5 m,全樹留10~15個小主枝向四周伸展,無明顯層次。小主枝角度80°,下層小主枝長1.5 m左右,自下而上逐漸減小。在小主枝上配置中小枝組,不留側枝,單軸延伸。
定植后在距地面100~120 cm處定干,及時抹除樹干上距地面80 cm以內萌芽。1年生樹冬剪時對中心干在分枝以上留40 cm剪截,其余枝緩放,生長過粗的競爭枝和過密枝疏除。
第2年夏季在中心干上選留主枝,采用疏枝的方法使主枝間距保持20~25 cm交錯排列,用拿枝、拉枝等方法,使主枝與主干夾角達到80°。第2年冬剪時,對中心干在分枝以上留40 cm繼續剪截,疏除主枝上過粗、過長的枝和背上枝,主枝頭和其余枝緩放。
第3年夏季在中心干上繼續選留主枝,及時疏除密擠枝,按夾角80°拉主枝。盛果期樹,及時更新結果枝組,回縮衰弱的主枝。
3.4? ?病蟲害防治? ?休眠期剪除病蟲枝,刮除老粗皮和病斑,清掃僵果、落葉和雜草等,將其深埋。
3月20日左右,噴5波美度石硫合劑。
4月9日左右,噴硅唑咪鮮胺水乳劑3 000倍液+四螨·噠螨靈懸浮劑2 500倍液+毒死蜱1 500倍液。
4月30日左右,噴苯醚甲環唑3 000倍液+高效氯氰菊酯1 500倍液+噠螨靈2 000倍液+吡蟲啉2 000倍液+0.3%尿素溶液,樹冠外圍懸掛黃色粘蟲板。
5月20日左右,噴氟環唑5 000倍液+毒死蜱1 500倍液+三唑錫2 000倍液+吡蟲啉? ? ? 2 000倍液+液鈣2 000倍液+0.3%尿素溶液。
6月6日左右,噴丁香戊唑醇2 500倍液+高氯菊酯2 000倍液+螺螨酯2 500倍液+吡蟲啉5 000倍液+液鈣2 000倍液+0.3%尿素溶液,樹冠外圍懸掛性誘劑。
6月29日左右,噴喹啉銅2 500倍液+唑醚·戊唑醇2 000倍液+高效氯氰菊酯1 500倍液+啶蟲咪2 500倍液+好鮮收5 000倍液。
7月19日左右,噴荷皇液鉀2 000倍液+阿維菌素2 500倍液+啶蟲咪2 500倍液+氟哇唑5 000倍液+炔螨特2 000倍液。
8月24日左右,噴炔螨特2 000倍液+甲基硫菌靈2 500倍液+高效氯氰菊酯1 500倍液,樹干綁誘蟲帶(1月中旬去掉處理)。
病蟲害以預防為主,盡量減少農藥用量。果園周邊盡可能安裝太陽能殺蟲燈。
3.5? ?花果管理
1)保花保果。花期噴0.3%硼砂+2%蔗糖液,低溫來臨前的下午,樹上噴防凍液如天達 2116 或蕓薹素內酯,提高樹體抗低溫能力。
2)疏花疏果。能準確識別花芽時,立即進行花前復剪,疏除或短截多余果枝。在花蕾期,根據樹勢強弱和管理水平,確定留花間距,在主枝、結果枝或輔養枝軸上,按15~20 cm距離留花序,當花序分離后,只保留中心花蕾和1朵邊花蕾,其余全部疏除。落花后15天開始疏果,疏除病蟲果、小果,每果臺留1個果,嚴格控制小果率。果實成熟時適期分批采收。
張守江,楊軍澤,雷明山,甘肅省天水市果樹研究所,郵編741002。
收稿日期:2020-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