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艷榮 黃文敏 黨改霞



蘋果樹對鋅較為敏感,缺乏時易導致小葉病,進而影響產量和品質。我們在陜西省渭南市白水縣蘋果園開展了不同鋅肥施用效果試驗,探索鋅肥應用模式,以期加快鋅肥推廣應用,提高蘋果產量品質,促進果農增產增收。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條件? ?試驗地安排在渭南市白水縣,試驗小區面積60 m2(5株樹),為15年生蘋果園,地勢平坦,地力均勻。土壤類型為黃綿土,質地為壤土。試驗前采集果園0~40 cm土層土樣,測得土壤養分基本情況如下:有機質含量11.8 g/kg,堿解氮含量58.7 mg/kg,有效磷含量18.3 mg/kg,速效鉀含量170 mg/kg,土壤pH值7.9。
1.2? ? 供試材料? ?試驗地栽植品種為紅富士。供試肥料為顆粒鋅(江西寶海鋅業有限公司生產)和黃腐酸螯合鋅(山東創新腐殖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
1.3? ?試驗處理? ?2018年5—9月開展試驗。設3個處理,每個處理3次重復。處理1:農戶常規施肥+噴施顆粒鋅1 200倍液;處理2:農戶常規施肥+噴施黃腐酸螯合鋅2 000倍液;處理3:噴施等量清水作為對照。分別在幼果期、果實膨大期各噴施1次,其他田間管理措施一致。
1.4? ? 田間管理? ?果園4—10月共澆水2次,中耕除草2次,修剪2次,噴藥防治病蟲3次,果實全部套袋,摘果前10~15天摘袋,同時鋪設反光膜,增加著色度。9月30日按試驗小區分別采收計產。
1.5? ?調查方法? ?每個處理取100片葉,測定百葉厚度、百葉鮮重;每個處理選取50個果實,測定單果質量、果實著色度、糖度;小區果實產量單收單計。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對果樹生物學性狀和果實品質的影響? ?通過試驗調查,噴施鋅肥后,樹體生長發育良好,坐果率、果實品質得到提升(表1)。
從果樹生物學性狀來看,施肥處理后葉片顏色深綠、葉片變厚,百葉鮮重增加(表1)。處理1百葉厚度及百葉鮮重較對照增加7 mm、 5 g,處理2百葉厚度及百葉鮮重較對照增加10 mm、8 g。
從果實商品性上看,處理1果實著色度較對照增加3.7個百分點,果實糖度較對照提高0.2個百分點;處理2果實著色度較對照增加? 4.2個百分點,果實糖度較對照提高0.5個百分點。施用鋅肥后,果實商品性較對照均有提升。
2.2? ?不同處理對產量的影響? ?從表2可以看出,與對照相比,蘋果園噴施鋅肥不同處理均起到了提升產量的作用。
2.3? ?方差分析? ?通過方差分析(詳見表3),F=24.5 >F0.05 ,各處理間差異達到顯著水平;同時F>F0.01,處理1和處理2 較對照的增產效果均達極顯著水平。
2.4? ?經濟效益分析? ?從表4可以看出,增施鋅肥成本按畝均30元計算,蘋果價格按3.6元/kg核算,處理1較對照畝增產值400元,新增投入產出比為1︰12.3;處理2較對照畝增產值493元,新增投入產出比為1︰15.4。
3? ?小結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噴施顆粒鋅、黃腐酸螯合鋅,均可提高蘋果品質和產量,具有良好的增產增收效果。
今后應進一步開展不同鋅肥品種、不同施用方式、不同施用量等對蘋果生產影響試驗,完善相關參數,確定科學施用方法,逐步在生產中示范推廣。
武艷榮,黃文敏,陜西省耕地質量與農業環境保護工作站,郵編710003(西安);黨改霞,陜西省白水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收稿日期:20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