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世鋒 王婷 李菁
西安市灞橋區是全國大櫻桃優生區,也是大櫻桃成熟最早的地區之一,灞橋大櫻桃以其果大、色艷、口感好、耐貯運而聞名,已成為西安市農業最具代表性的名片。灞橋大櫻桃總面積4萬畝,掛果面積3.9萬畝,占西安市大櫻桃種植總面積、總產量的50%,年銷售額超過6億元。2020年3月,我們以灞橋大櫻桃為代表進行了西安市特色果業發展情況調研, 主要涉及灞橋區16家大櫻桃種植合作社、 146家種植散戶的生產基地,3個農資門店,152個大櫻桃樣品和203個土壤樣品的檢測? 數據。
1? ?產業現狀
1.1? ?區域布局和品種結構? ?灞橋大櫻桃主要生產區域集中在席王、洪慶、狄寨 3 個街道辦事處一帶,總面積約4萬畝,最早建園時間為1982年,2009—2012年為建園高峰期,約有半數櫻桃園建于此期。栽培方式上,除雙子葉、田原、綠庭3家現代農業園區種植設施大櫻桃200余畝外,其余均為露地栽培。成園品種30多個,早熟(5月5日前后成熟)品種有紅燈、早大果、黑珍珠等,中熟(5月12日前后成熟)品種有明珠、美早、艷陽、薩米脫、賓庫等,晚熟(5月20日前后成熟)品種有雷尼、水晶、黃玉等,早中晚熟品種比例大致為3︰5︰2。
1.2? ?合作社和品牌建設? ?截止到2020年6月,灞橋區共有大櫻桃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68家,會員4 000余戶,認定標準化生產基地11個,無公害農產品10個、綠色食品3個;注冊農產品商標16個,推出了東子、玉盤珠櫻、雙子葉等一批名牌,其中有“玉盤珠櫻”大櫻桃等省、市著名商標6個。
2008年和2012年,“灞橋櫻桃”分別被農業農村部和國家技術監督局認證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010年起,中國果品流通協會先后評定“灞橋櫻桃”為“中華名果”,灞橋為“櫻桃之鄉”。2011年和2012年,“灞橋葡萄”連續獲得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稱號。2015年,“灞橋櫻桃”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2018年,“東子”大櫻桃品牌入選2018年中國十大櫻桃品牌。
1.3? ?產業效益? ?灞橋區大櫻桃年總產值約6.3億元,其中傳統銷售和網店銷售大致比例為? ? 6︰4。2020年設施大櫻桃上市時間為4月,平均畝產量1 000 kg左右,產量300余t,平均售價100元/kg左右,畝銷售額約10萬元;露地大櫻桃上市時間為5月,平均畝產量750 kg左右,商品果500 kg左右,總商品果3萬t左右,批發價16~30元/kg,零售價24~50元/kg,畝銷售額約1萬元,當季畝投入約1 300元。
1.4? ?質量安全水平? ?據2018—2020年西安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監測中心對西安全市大櫻桃專項抽檢,灞橋區152個樣品全部合格,說明灞橋大櫻桃質量安全是有保障的。2018年,檢測禁限用農藥和無公害大櫻桃產品必檢的38種農藥,抽取樣品32個,全部合格,無禁限用農藥檢出。2019年和2020年,擴大檢測范圍和檢測數量,分別抽檢50個和70個樣品,均檢測58種生產常用農藥,也未發現不合格樣品。
2? ?存在問題
整體而言,灞橋區大櫻桃產業體系還處于初級水平,雖然帶給當地農戶顯著的經濟效益,但和全國各地小眾果業一樣,面臨諸多問題,制約了產業持續健康有序發展。
2.1? ?標準化程度低? ?現行的3個地方標準——《地理標志產品? ?灞橋櫻桃》(DB 61/T 518-2011)、《設施櫻桃栽培技術規程》(DB 6101/T 83-2014)和《大櫻桃栽培技術規程》(DB 6101/T 17-2014),在灞橋當地均未能較好應用,生產上缺乏統一有效的技術規程及產品標準,生產作業主要憑經驗,技術隨意性大,管理水平參差不齊,新技術、新農藥及設施高效栽培技術應用程度低,大櫻桃果品質量難以穩定。
標準應用程度低的主要原因在于標準更新緩慢,難以有效指導現實生產。以《地理標志產品? 灞橋櫻桃》(DB 61/T 518-2011)為例,該標準主要用于評價產品質量,限于發布時代等原因,其中農藥殘留指標僅涉及敵敵畏、毒死蜱、氰戊菊酯、氯氰菊酯、多菌靈5個,既不符合目前我國櫻桃生產登記農藥硫黃、螺螨酯、噠螨靈、代森錳鋅、苯醚甲環唑、噻苯隆、單氰胺共7種的情況,也與近年檢出農藥10種左右的現實有差距,與現實生產嚴重脫節。
現有標準體系不全,無法對生產銷售主要環節進行規范指導,與近年外地新出的《甜櫻桃采后處理技術規程》(DB 37/T 3687-2019)及《甜櫻桃銷售質量要求》(T/HBCC 004-2019)等相比,在全面規范大櫻桃采收、預冷、分級、尺寸、安全要求、展示、標識、貯藏、運輸、銷售等要求方面,我們的標準制定工作嚴重滯后,難以指導規模化生產和規模化經營。
另外,現行大櫻桃相關標準也存在區域特點不清、特有差異性品質指標挖掘不夠、品質評價體系操作性差等不足,不利于大櫻桃產業良性發展,不能助推區域品牌持續發展。
2.2? ?果園土壤管理水平低? ?土壤是大櫻桃生產的基礎,良好的土壤環境對于保證果品內在質量至關重要,也能有效減少農藥肥料使用。
調查中發現,大櫻桃根瘤病、流膠病等的發生蔓延與土壤管理水平密切相關,但當前果農普遍對此認識不足,帶來土壤通透性變差、土壤污染、病原菌大量累積等問題,導致果品質量下降、病蟲害頻發、盛果期樹勢衰弱快等。
2020年4月,西安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監測中心對灞橋櫻桃園203個土壤樣品的檢測結果表明:全區土壤平均pH值為8,屬弱堿性土壤;有機質含量為22.4 g/kg,處于中等水平;堿解氮含量135.8 mg/kg,處于較高水平;有效磷、有效鉀含量分別為60.1 mg/kg和325 mg/kg,為極高水平;銅鋅鐵錳含量分別為1.3 mg/kg、2 mg/kg、13.6 mg/kg、16.8 mg/kg,處于較高水平。這個結果表明,化肥施用量明顯超出果樹本身需要,造成過量累積,增加生產成本的同時也帶來了環境污染風險。
2.3? ?農藥使用安全風險高? ?灞橋大櫻桃近3年雖未發現不合格樣品,但用藥規范化程度低表現明顯,質量安全風險高。除每年都檢出其他區縣未檢出的農藥外,檢出次數占全市半數以上,禁限用農藥乙酰甲胺磷也是在全市范圍內的大櫻桃樣品中首次檢出。
2018年檢出農藥8種46次(全市共抽樣132個,檢出8種農藥96次),其中聯苯菊酯、多菌靈、溴氰菊酯在其他區縣100個樣品中均未檢出;2019年檢出農藥14種80次(全市共抽樣80個,檢出15種129次),聯苯菊酯、氯氰菊酯、腐霉利和百菌清在其他區縣30個樣品中未檢出;2020年檢出農藥12種91次(全市共抽樣100個,檢出12種131次),苯醚甲環唑、滅蠅胺在其他區縣30個樣品中未檢出。
2.4? ?配套產業發展滯后? ?“重生產,輕流通”影響灞橋大櫻桃產業化發展進程,銷售時長和銷售范圍不但與進口智利、美國車厘子(可保質20多天)無法相比,也遠不如山東、貴州大櫻桃行銷全國的現狀。
目前灞橋大櫻桃以西安市本地市場銷售為主,大櫻桃采后易失水皺縮、掉梗、褐變,常規手段貨架期只有5~7天,雖然近年電商銷售占比不斷提高,但由于包裝、冷鏈技術、物流網絡體系不完善,主要還是局限于陜西省內市場,貯運水平低決定了灞橋大櫻桃更多的是作為地域品牌來發展。
3? ?發展建議
隨著周邊藍田縣、銅川新區大櫻桃產業的快速發展,灞橋大櫻桃產業面臨前所未有壓力,但與此同時,作為國際化大都市,西安城市消費也為灞橋大櫻桃提供了發展的強大推動力和更多機遇,對于高質量發展灞橋大櫻桃產業,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3.1? ?加快標準體系建設? ?充分發揮科技引領作用,以完善標準體系建設為前提,有效帶動生產專業化、銷售精細化,增強灞橋大櫻桃市場競爭力。
在標準體系建設上,一是要對現有技術標準認真梳理,及時修訂和完善,使標準能夠集成適應現代栽培模式的標準化生產技術;二是新增關鍵環節標準,特別是苗木管理、園址條件、病蟲防治、果品分級、采收貯藏、物流運輸等專項標準,做到大櫻桃產業鏈主要環節標準全覆蓋,有規可依;三是提高標準的可推廣性,在標準制定和修訂上杜絕照抄照搬,要踏踏實實從地頭做起,即使引進標準也要進行田間試驗驗證,否則再多再嚴格的標準也于產業無益;四是加強對農技推廣隊伍和職業生產者的培訓,引導果農和從業者按標作業,以此促進產業提質增效。
3.2? ?發展設施栽培? ?看天吃飯長久以來一直是灞橋大櫻桃產業的痛點,2020年3月露地大櫻桃受花期晚霜影響,坐果率低;5月成熟期又遇降雨出現裂果,紅燈品種減產20%左右。
設施栽培不僅能促早熟、提品質,還能有效增強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是大櫻桃花期低溫凍傷、遇雨裂果和防鳥防果蠅等問題的有效解決方式。
目前灞橋設施大櫻桃僅200余畝,遠遠不能滿足西安市場需要。有條件的生產者,應加強基礎建設投入,推廣大櫻桃設施栽培;條件暫時不具備的,盡可能推廣低成本的避雨栽培設施。
3.3? ?著力研發貯運技術? ?大櫻桃需在采摘下樹4小時內預冷,才能保證更長的貯存時間,經過標準的預冷,大櫻桃貨架期可達2~3周;貯存溫度要求更為苛刻,最佳貯存溫度是-1~0.5 ℃。而灞橋區目前沒有一家企業或個人具備采后預冷、貯藏條件,大量果實集中上市,不但效益低,也不利于品牌建設。針對此,應盡早著力研發貯運技術,補上短板,使灞橋大櫻桃品牌更靚、走得更遠。
3.4? ?提升品牌內涵? ?農業品牌覆蓋農業全產業鏈,體現著商品競爭力,也是與消費者溝通的重要紐帶。面對“灞橋櫻桃”內涵主要限于標示產品產地的現實,著力打造商品的高質量與營銷服務的專業化已成當務之急。
一是著力提升果品品質,注重果品分級,從生產和管理技術上提高優質果、精品果比例,適應市場對特色優質果品的需求;二是挖掘當地大櫻桃文化,找準灞橋大櫻桃特征指標,以此引導宣傳和銷售;三是培育專業銷售隊伍,規模營銷,做好收購、貯藏、分級、包裝,以及品牌運作和銷售;四是強化品牌文化信息和產品信息服務,擴大品牌知曉范圍,建立廣泛營銷網絡。
特色果業效益高源于特點突出,在商品經濟、物流技術迅猛發展的當下,由規模優勢向質量優勢、效益優勢轉變是特色果業發展必由之路,灞橋大櫻桃產業只有緊跟時代發展,依靠科學技術,加強組織化運作,不斷提高商品質量和內涵,才能長久保持自身優勢,才能不被淹沒在市場經濟大潮中。
于世鋒,李菁,西安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監測中心,郵編710077;王婷,西安市灞橋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監測中心。
收稿日期:20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