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金利
我們都希望幼兒擁有健康的身體、敏捷的思維、積極的情緒和良好的適應能力。但部分幼兒入園之初,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關愛,促進他們全面發展,浩浩就是其中之一。
浩浩是個六歲的小男孩,今年9月份轉到北京市順義區馬坡第二幼兒園。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教師組織集體活動時,浩浩總躲在一個角落里自己玩;幼兒一起玩玩具的時候,浩浩上來就搶,甚至采用打、咬的方式。孩子的每個行為背后都有原因。我了解到浩浩上幼兒園之前,他的父母長年在外打工,浩浩一直被隔代人照看,內心的孤獨或許是他行為乖張的原因之一,所以我要努力為浩浩創造一個被理解、被接納、被重視的成長環境,讓他感受到我這份特別的愛,也讓我真正地走進浩浩的內心世界。
接納幼兒的特殊行為
戶外活動后,幼兒從樓道陸續回到活動室里洗手、喝水,浩浩卻在樓道里磨磨蹭蹭。“浩浩,抓緊時間了。”我提醒道。“知道了,老師。”他很爽快地答應了。過了一會兒,張老師從外面進來說:“你們班樓道的柜子里好像有一個人。”我快速地掃視了一下班里的幼兒,沒有浩浩。我馬上跑到柜子旁,發現在柜子幽暗的深處,似乎有一個人躺在里面。“浩浩,是你在那兒嗎?”“是我,我有點困了。”“困了也不能在這兒睡啊,這里多冷呀,快出來吧。”浩浩慢騰騰地爬出來,仰著頭,小心翼翼地望著我,好像在等待我的批評。我很好奇地問:“浩浩,你昨天沒有睡好嗎?”“昨天爸爸和媽媽吵架,所以我沒有睡好。”浩浩無奈地說。“原來是這樣,那我一會兒把床抬下來,你再睡會兒吧。”然后我主動、自然地拉起他的手走進了活動室。
發現浩浩不見了,這是令人著急的事情,但看到他不同尋常的行為時,我沒有批評孩子,冷靜思考后選擇了尊重與接納。從浩浩躲在黑暗角落里的表現,我可以感受到他內心孤獨,缺乏安全感,缺少愛,時常想隱藏自己。同時,他想得到教師和小朋友的關注,在矛盾的心理作用下他選擇了特殊的行為表現。
真摯的感情可以“交換”
班上幾乎每個孩子都有玩具——魔尺,浩浩每次只能看著別人玩,我捕捉到了他羨慕的眼神。于是,我給浩浩買了一個魔尺并告訴他:“只要你表現好,遵守幼兒園的規則,和小朋友友好相處,這個魔尺就送給你了。”“老師,是真的嗎?”浩浩歡喜又驚訝地看著我。“當然是真的,不過,你要是違反約定,我可是要收回來的哦。”“好的,謝謝老師。”浩浩興沖沖地接過魔尺玩了起來。浩浩對魔尺愛不釋手,他安靜地坐在活動區研究魔尺的花樣,與小朋友的摩擦變少了。
一次浩浩用魔尺變出來一只小烏龜,開心地向我展示。我興奮地說:“哇!你好棒呀,這么快就能變烏龜了。”他笑得合不攏嘴,一把摟住我,快速地在我臉上親了一口,“老師,我愛您!”對于一名教師來說,這是最珍貴的禮物,一個吻飽含了幼兒熱烈又真誠的愛。我的心情異常激動,浩浩看著我一個勁兒地笑,浩浩真的變了。
幼兒是一面鏡子,只要我們用真摯的愛去對待、理解、接納他們,他們就會與我們“交換”,用同樣真摯的感情來“回報”我們。正如我將特別的愛給予浩浩一樣,他帶給我的是更加特別的愛以及為人師的成就感。當我們的心和幼兒的心緊緊相連,當生命之間彼此的心門徹底向對方打開的時候,真正的教育會自然而然地到來。
(作者單位:北京市順義區馬坡第二幼兒園)
責任編輯:陳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