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鑫
(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第三中學,寧夏 吳忠 751999)
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許多初中的信息技術教學被邊緣化,很多學生覺得信息技術課就是游戲課,相當于給他們提供了一個休息、娛樂的機會。不少學生在課堂上瀏覽網頁、玩游戲、看電影。認真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生寥寥無幾。不少教師也把信息技術教學當成應付學校差事,除了在初三中考前緊急突擊一下考試內容之外,大部分時間也是放任學生在課堂上自由玩耍。基于這種現狀,筆者認為初中學校應大力加強信息技術教學的監管力度,教師應該對教學工作提高認識,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信息技術教學。
為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訓練學生將信息技術專業知識應用到生活和學習當中去,使學生切實掌握相關教學內容,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踐機會,使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和培訓越來越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同時,根據課堂實踐活動學習體驗,使學生在解決獨立問題上獨立思維能力得到發展,自主創新能力水平也會顯著提高,在課堂中能夠積極發揮自己的創新精神,在實際活動的實際操作中想到怎樣處理問題。例如,在word 排版設計的學習中,讓學生基本掌握基本的文件排版技巧,教師可以在講完教學內容后,引導學生獨立制作一個自己的簡歷,要做到獨立設計,獨立排版。比如說,教師可以布置這樣的作業:為校園運動會作宣傳海報,整理一篇《學校體育運動的發展》宣傳文檔。請按以下要求修改和完善。
(一)添加文章標題“學校體育”設為黑體、三號,修改樣式段后間距1 行、1.5倍行距、首行縮進兩個字符。
(二)在文章第一段插入形狀“心形”,以“運動健兒.jpg”填充、無輪廓、緊密型環繞。
(三)按照標題一“一.定義詳解”的格式,設置標題二、三。
(四)將左右頁邊距設置為2 厘米,自定義紙張大小為寬18 厘米、高25 厘米。
原名原位置保存并退出。這樣的實際操作練習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應用能力,也引發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構建一些教學情境來正確引導學生學會在一定的情況下思考問題,在實踐中應用理論知識,培育獨立學習新專業的知識、工作能力和創新精神。如在“作品中各種媒體資料的使用”的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首先使用讓學生聆聽音樂,觀看視頻和圖片,讓他們對各種媒體產生一個直觀的感受,然后向學生展示一個綜合各種媒體的作品,讓學生明白媒體在實際應用中的巨大好處,從而激起制作的興趣。最后在給學生布置一個小作業,讓他們自己制作一個音畫結合的自我展示幻燈片。學生的積極性就會被充分的調動起來。
開展小組活動,采用任務驅動,是最有效的一種教學策略。中學信息技術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課程。為了塑造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學校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開展各種有關活動或者競賽,通過這些課外活動激發學生參與信息技術創新的熱情,鍛煉學生的信息化工作能力。課外活動的開展可以有效地擴充教學內容,對課堂教學形成很好地補充。教師布置小組活動任務要簡明,易記、易操作,同時要有一定的激勵措施。任務下發以后,教師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努力獨立完成活動任務。比如在“電子表格的基本知識”的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發動學生開展一次課外調查,統計學校學生在校期間參加各種社團的人數,并且根據統計結果做出圖表分析,找出參加人數最多的社團,并計算每班參加社團學生的平均人數,最后形成柱狀圖。課外信息技術活動小組充分激發了學生的自學能力,發展了獨立探索的新思維,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養。
學生是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參與者,學生學習能力的塑造對于塑造他們的自主創新能力至關重要。在教學中運用小組協作的方法,鼓勵學生在優良的學習氣氛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進行協作,研究和思考,最終獲得新的學習成果。學生在合作中還能學會與他人溝通和交流,協同作戰的能力,在交流互助中發散思維,迸發出創新的火花。如在“網頁制作”一課,為了讓學生學會一些設計網頁的技巧,老師可以把一些成功的網頁設計的案例出示給學生,讓學生認真觀察后分小組準備動手設計一個漂亮的網頁。有許多內容包含在網頁設計中,我們可以讓小組中的學生分工合作,一部分學生負責內容的收集和整理,一部分學生負責色彩的設計和搭配,另一些學生負責html 編程語言的設計,最后各部分同學通力合作,做出一個高大上的網頁作品。在這樣的合作中,會引發學生強烈的創新觀念,極大地促進了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