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莉
(吉林化工學院,吉林省 吉林市 132022)
高校黨建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組織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線”。黨的根基在基層,活力在基層,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也在基層。高校機關黨支部與學生黨支部建立共建機制,是新形勢下黨建工作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交互推進、深度融合、協同并進的有效載體,能夠更好地發揮黨建工作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積極作用,也為機關黨支部在“服務中心工作”、提升機關黨建工作實效性上搭建了新平臺。
“服務中心、建設隊伍”是衡量機關黨建工作成效的最終標準。新時代新形勢下,要不斷創新黨建思想,高校機關黨建要“走在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前頭”,建設好黨員隊伍,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建立機關黨支部與學生黨支部互聯共建機制,是從多角度尋找機關黨建與學生黨建的融合點,形成資源共享,提升黨建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徑。
教育部2018 年啟動了“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推動了各高校思政工作體系的快速構建。機關黨支部與學生黨支部互聯共建機制的形成,進一步激發了黨支部育人“生命線”活力,強化了“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責任意識,將思政元素融入機關黨員與學生黨員交流互動中,強化機關黨員宗旨意識和服務學生能力,有利于形成全員育人合力。
組織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大”育人體系之一,組織育人是通過發揮高校黨組織以及工會、共青團、學生會、學生社團等各類組織的組織優勢和陣地優勢,將推動組織建設與教育引領相結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各項工作和活動中的育人體系。黨支部是黨的基礎組織,是黨組織開展工作的基本單元,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擔負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的職責。機關黨支部與學生黨支部互聯共建既能夠發揮機關黨支部、工會、共青團的組織優勢,又能夠增強機關黨員“三全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作為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不可或缺的力量,將會有更多的機會服務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要結合機關黨支部與學生黨支部特點和黨員現實需要確定雙方共建的目標,確定共建措施,制定建設方案。將機關黨支部在黨建、思政、學團、就業等方面的優勢與學生的成長需要有效融合,突出共建實踐活動,強化黨員意識,促進交流互助,提高機關黨員的管理能力和聯系服務學生能力,促進學生黨員成人成才,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構建機關黨支部與學生黨支部發展需求相適應的長效機制是二者合作的有力支撐,也是保證共建實效性的重要因素。一要成立黨支部共建領導小組。負責研究、設計和落實好共建活動的具體實施。二是要簽訂黨支部共建協議。明確雙方共建目標、共建項目、共建活動以及責任落實等內容。三是形成以活動為載體、項目為支持、網絡為平臺、以制度為保障的長效運行機制。
通過開展“組織共建、師生聯育、資源聯享、活動聯辦、項目聯建、幫扶聯動”等系列活動,在聯創聯建中互學互促,凝聚起發展動力,形成共建共享共促的長效機制,開創黨支部共建工作新局面。共建活動可以通過主題黨日活動、管理崗位體驗、心理健康服務、職業生涯規劃、黨員示范崗經驗交流、愛心助學等形式開展。共建內容可以融入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意識形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校園安全教育、勞動教育等。通過機關黨員的教育引領,可以使大學生在理論體系,思維方式,價值取向與人生經驗等方面得到正面引導和幫助,促進大學生快速成長成才,成為“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的新時代大學生。
加強黨支部的制度建設,對于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提高黨支部的戰斗力,將黨支部工作納入經常化、系統化、規范化的軌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機關黨支部和學生黨支部共建要以《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為遵循,依托政治生活制度、組織生活制度、民主生活制度、主題黨日制度、黨員管理制度、監督制度,為黨支部共建提供制度保障,形成具有穩定性、連續性、實效性的黨支部共建實施措施。要結合實際建立激勵機制,培育黨支部共建典型,對共建過程中表現突出的黨支部和黨員予以表彰和獎勵。
黨支部書記是“領頭雁”。黨性強、素質高、能力突出的黨支部書記才能夠成為黨員隊伍的帶頭人,黨支部書記要樹牢抓黨建工作主體意識,不斷增強改革創新本領和善抓落實本領,身體力行,注重實踐引導,扎實有效領導黨支部開展好共建工作。支部委員會負責領導和處理黨支部的日常工作,配齊配強支部委員會,才能為推進黨支部建設、促進機關黨支部和學生黨支部共建,教育、管理、監督和服務好黨員提供組織保障和人力支持。
高校黨委每年都會按照標準向基層黨委下撥黨建經費,用于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各項工作和黨組織活動,特別是保障基層黨支部能正常開展活動。機關黨支部和學生黨支部共建活動是組織建設的一部分,是正常的主題活動和專項活動,符合黨建經費使用要求,確保專款專用、規范使用,黨建經費可以為黨支部共建提供充足的經費支持。
高校機關黨支部和學生黨支部共建機制是提升高校黨建實效性的有效模式,這種共建機制在實踐過程中,機關黨支部和黨員干部在“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中的管理、協調和決策職能將得到更好的發揮,更加凸顯出高校機關黨建的育人功能。圍繞立德樹人工作廣泛開展高校黨支部共建活動,努力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