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正芳
(渠縣革命老區建設辦公室,四川 達州 635200)
從根本上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讓共同富裕得以更好地實現,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宏偉目標實現的關鍵。基于此,我們必須更為理性地、科學地看待扶貧問題,逐漸改變傳統“漫灌式”的扶貧方式,轉而采取更具“靶向性”的方式來開始扶貧工作,實現對目標人群的精準扶貧,幫助他們實現精準脫貧。此時,村級扶貧檔案建設就顯得重要了起來,依法治檔、科學建檔、規范管檔成為了當前精準扶貧工作開展的一種需要,是精準識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得以更好實現的客觀依據。
隨著脫貧攻堅號角的吹響,精準扶貧成為了扶貧工作推進中必須抓好、抓牢的一大重點。具體來講,精準扶貧主要分為“精準識別”“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三大環節,脫貧攻堅工作推進的每一步都會生成相應的扶貧檔案,將扶貧的過程詳細地記錄其中。只要查閱村級扶貧檔案的歷史記錄,就能夠準確地識別該村的貧困戶與非貧困戶,能夠清楚地知道致貧的具體原因,并可以根據主要致貧原因和次要致貧原因來進行因戶施策,確保扶貧精準及脫貧精準。村級扶貧檔案建設的基本單位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具體標準以上級政策指導結合貧困戶家庭實際情況為準,幫扶工作的實施及脫貧成效需原原本本地體現在檔案記錄之中,這是脫貧攻堅工作開展過程中精準扶貧實施的歷史見證。同時,脫貧攻堅為我國的第一民生工程,各級黨委、政府要積極整合各方資源,協調各方力量,發揮帶頭作用。從目前來看,通過狠抓“識別準確率”“脫貧準確率”和“群眾滿意度”這三大指標,使得精準識別和精準退出有了保障。而接下來的工作,要實現的是繼續通過政策引導,將資金、人力和物力進行深度整合,確保整個幫扶過程變得更為科學,使得“特色產業增收”“勞務輸出”“易地扶貧搬遷”“教育資助”“醫療救助”“生態補償”“安全住房保障”等一系列脫貧措施得以落到實處并發揮作用,按照貧困戶“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和貧困村“兩確保兩完善”的標準,實現脫貧。在這一過程中,不管是突出問題的整改,矛盾糾紛的化解,扶貧措施的制定與落實,扶貧力量的協調,全部都離不開村級扶貧檔案的支撐。只有搞好了村級扶貧檔案建設,扶貧工作才能得以進一步規范,從而使得脫貧攻堅工作的開展有據可依,有據可憑,有據可循。
村級扶貧檔案是精準扶貧工作開展過程中的一項重要資料,既記錄了精準扶貧工作開展的全過程,又是精準扶貧政策制定的重要參考,更是精準扶貧政策實施的關鍵性指導。為切實有效地抓好村級扶貧檔案建設這項歷史性工作,相關部門必須進一步確立“依法治檔”的觀念,用對歷史負責的態度來實現村級扶貧檔案建設的“科學建檔”和“規范管檔”。
各級脫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要將扶貧檔案建設納入工作議程之中,定期研究扶貧檔案相關工作的開展,將扶貧檔案工作納入脫貧攻堅成效考核之中,明確要求貧困戶出列以及貧困村出列都要有對應的扶貧檔案支撐。同時,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要主動進行介入,對村級扶貧檔案建設工作進行指導與監督,配合黨委、政府及各部門的扶貧工作要求,幫助建立起村級扶貧的檔案管理制度,確保村級能夠實現扶貧檔案的分類分年度管理。另外,鄉鎮一級黨委、政府要組織各村召開專門的扶貧檔案建設與管理工作培訓會,強調村級一定要對扶貧過程材料的形成、收集、整理與保管予以重視,用完整的文字、照片、影像資料來形成規范化的幫扶記錄材料,分類分年度將這些材料裝入檔案歸置于專門的檔案柜之中,并且要建立相應的目錄索引。
檔案建設是檔案管理實施的強專業性業務工作,村級扶貧檔案建設急需專業部門的業務指導。同時,《檔案法》和《檔案法實施細則》中明確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檔案事業,并對本行政區域內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檔案工作實行監督和指導。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指定人員負責保管本機關的檔案,并對所屬單位的檔案工作實行監督和指導。因此,村級扶貧檔案建設的推動需“市、縣、鄉”三級聯動,重點由“市、縣”兩級檔案管理部門主抓引導,鄉鎮一級政府主抓落實。一是,市、縣、鄉(鎮)檔案管理人員要組隊深入扶貧工作一線,定期到鄉村的村委會來進行檔案工作指導,幫助解決檔案建設和管理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確保村級扶貧檔案建設工作得以順利推進。二是,鄉鎮人民政府要組織各村參加檔案建設和管理的現場觀摩會,通過演示教學來確保村干部能夠熟練地掌握檔案建設和管理各環節工作的要領。三是,要對互聯網信息技術進行積極運用,建立起村級扶貧檔案建設工作指導微信群和QQ 群,為各村扶貧檔案建設提供實時業務指導。
為打好脫貧攻堅這場硬仗,為使精準扶貧工作得以更好推進,村級檔案建設必須重點強調實用性和操作性,故村級扶貧檔案的歸檔范圍應得到明確。一是,要按“文書檔案”“會計檔案”“文化檔案”三大分類來對村級文件資料進行歸檔,并且要將其中的涉及扶貧工作的檔案單列出來用專門的文件盒或文件袋進行裝檔、標注。二是,精準扶貧工作相關的文件資料,如精準識別、因戶施策、精準脫貧等,需要分類為“脫貧攻堅檔案”進行裝檔、標注,與其他三大類檔案中涉及扶貧工作的檔案聯系起來,形成完整的村級扶貧檔案。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貧困”的界定標準是不斷變化的。一些非貧困戶或已脫貧戶,會因為某些特殊原因而返貧,表明我們脫貧攻擊中的精準扶貧工作是動態發生的,“精準識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過程是動態變化的,扶貧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為此,村級扶貧檔案建設應持續下去,這將是決勝脫貧攻堅留下的歷史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