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青
(河北省承德市鷹手營子礦區濱河路小學,河北 承德 067200)
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在語文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礎,識字教學的質量決定著語文教學的總體質量。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石,是影響學生認識能力的重要因素,與學生的一生緊密相關。因此,識字教育在低年級的學習教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字理法的應用可加深學生對于漢字的理解,更好地利用漢字的構成規律進行識字教學,讓學生正確認識漢字,為下一步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也是提高學生文化素養的重要路徑。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是學生整個語文學習生涯的開端,是學生對語文識字體系進行初步構建的時期。剛進入學習殿堂的小學生立即融入繁雜的漢語學習中無疑障礙非常大,其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關于漢字的記憶,而字理分析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能夠讓識字寫字簡單形象,這正好解決了學生關于漢字記憶難的問題。漢字的最大特點就是其表意性,漢字是形音義的統一體,構字方式主要是用意符表意,音符表音,使字形里體現出構字原理。而字理分析就是利用漢字的構字規律進行教學。字理分析通過構字原理、規律等分析讓學生了解字的由來、發展,了解字的構字思路。當學生對一個字的構字過程了解后,那么這個字將會牢牢地印刻在學生腦海中。漢字屬于象形字,文字的書寫與實際物體屬于基本一致的狀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認識這一點,將圖畫性特征發揮,使學生了解文字的根源,將點和線的構成細致講解,在圖畫的基礎上對文字進行解釋,加深小學生的記憶,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興趣,運用多種方式開展頭腦風暴式的訓練,提升記憶效果。
通過對字理的分析,可以更好地加強漢字構成方面的認識,讓學生掌握規律后更好地掌握一批漢字的書寫方法,將漢字的構成過程引入腦海,進而實現對同類型漢字的記憶,增強記憶效果。因此教師應當重視字理分析,應將字理分析充分融入教學活動中,同時也應積極發展字理分析的多樣性。教師可以通過將游戲融入課堂的形式來豐富字理分析,在游戲的過程中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從而達到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很多漢字的構成原理都非常富有趣味性,如:“木”字就和生活中的樹木極其相似,當看到“木”字時仿佛眼前就立著一棵小樹苗;而當兩個“木”在一起時,便成為了“林”;當三個“木”在一起時,便又成了“森”。在識字教學中,結合這樣的構字特點對學生進行識字引導,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漢字的識記,也能讓學生體會到漢字的特性以及其中博大精深的內涵。
根據新的課程標準要求,在小學階段需要小學生掌握漢字字數為3500 個,在低年級階段要求掌握超過1600 個,充分展示出漢字的教學、字理的認知的重要性,同時也能充分地展示出教育對于漢字的重視。在漢字識字過程中,存在一部分漢字的外形相似,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學生容易出現書寫錯誤的情況,采用比較明理法教學可以更好地保證學生對于文字的印象更加深刻,避免使用錯誤,在掌握字形的基礎上,認真區別兩個或者多個漢字的細微差別。在采用明理法學習漢字時可借助字形比較,例如在學習形近字時,教師可先讓學生對字有一個明確的認知,后引導學生思考字形的表意。學生在經過這樣的理解后,不僅能學習到漢字學知識,還能提高漢字學習的興趣。利用明理法學習漢字時還可以借助示音符號、依據偏旁意義和比較形近部首來比較明理。
在保證學生了解基本的漢字構成后,采用遷移明理法可以使學生加深對更多漢字的深層次理解。大部分漢字都是有偏旁部首的,而偏旁部首的作用是比較形象的,例如“寸”作偏旁時,在字理表達方面為“手”部,這一特征在漢字的表達方面與“手”無關,而在金文中,可以發現書寫特征的不同。采用遷移明理法可以使學生了解漢字構成的內在含義,拓展出更多的漢字構成模式,有利于培養其舉一反三的能力。
在識字教學中應利用漢字構字原理進行溯源分析,順應小學生的認知規律,激發學生對漢字的興趣。但是逐字追根溯源會使教學內容過于冗長,反而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因此在學習中盡可能用現代漢字講清字理,用現代漢字解析,如“拿”是合手為拿,“森”是三木表示樹木之多。
語文不同于其他學科,是一門需要積累的課程,內容多變,系統繁雜。教師在識字教學中應利用字理教學法抓住小學生的思維特點結合教學實際教授學生識字能力、應用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提升學習質量,感受漢語內涵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