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瑞芳
(河北省蔚縣第一實驗小學,河北 蔚縣 075700)
和諧是當前社會發展的整體趨勢,同樣也影響著小學英語課堂的構建思路。所謂和諧,就是一種合理適宜的狀態。具體到小學英語教學當中,和諧可以體現在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課堂之間的關系當中。一個和諧的課堂氛圍,往往可以從根本上為升華教學效果提供保障,提高課堂效率。因此,為了能夠成功構建起和諧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入手進行探析。
在課堂教學當中,最為重要的一組關系莫過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了。二者共同組成了課堂教學的主體,并在教學實效的顯現當中彼此促進、相輔相成。因此,筆者將構建和諧課堂的第一步放在了師生關系的處理上。
在當前的教學環境之下,我們所倡導的是“朋友型”的師生關系,平等就成為了和諧師生關系的關鍵性要求。
例如,在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1 I like dogs 單元的教學中,我沒有讓學生程式化地朗讀課文,而是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生展開對話交流。由于我也很喜歡動物,于是,我首先從我喜歡的貓入手,進行了“I like cats very much,they are so cute!”的表述。在我的帶動下,學生也很自然地開始與我交流,紛紛談起自己喜歡的動物,如“I like pandas so much.They are cute and fat.”等。
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的重要一點,在于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當中的積極參與。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講授知識內容以及向學生提出學習要求,在學生眼中,教師永遠處在一個高高在上的位置,學生便很難與教師之間產生深入的交流和默契的配合,就不能和老師做朋友。如果教師適時地參與到學生需要完成的教學活動當中后,便會很容易與學生打成一片,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也就由此形成了。
在構建起和諧的師生關系之后,教師便可以將目光轉移至學生和英語課堂之間的關系之上了。課堂是英語知識內容的輸出載體,只有讓學生對英語課堂有興趣,才能觸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英語課堂向學生主動提供知識,學生從課堂中主動獲取知識,這種良性互動就是我們所追求的和諧。
例如,在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6 My e-friend 單元中,學生們學習到了Australia、Canada、China、UK、US 等表示國家的新詞匯。為了讓學生們能夠在和諧的氣氛中對這些詞匯進行快速記憶,我在課堂上組織了一個“我畫你猜” 的游戲:將每五名學生分為一組,一名學生在前面的黑板上任意畫出一個國家的國旗,每畫一筆,下面的學生就可以競猜一次,且需要用英語,看哪個組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猜對。剛開始畫時,很難一次猜對,所以,在游戲進行過程中,學生已經將所學詞匯多次運用了。
小學生大多活潑好動,因此,在和諧課堂的構建過程當中,筆者比較傾向于開展富有趣味性的課堂教學活動。借助這樣的課堂活動,每個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英語教學當中。由于活動形式靈活、內容有趣,大家也都樂于和教師、同學一起開展課堂活動。也正是在參與活動的過程當中,英語知識在和諧的氣氛當中被學生所接受了。
在筆者看來,和諧的英語課堂還需要一個合理的“犯錯空間”。也就是說,教師要從自身出發,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有一個合理的認知,并不是一切錯誤的出現都是負面的,在學習當中犯錯更不是不允許的。很多時候,教師對于學生知識錯誤的科學對待,會成為構建和諧英語課堂的點睛之筆。
例如,在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7 Protect the Earth 單元中,學生們不僅接觸到了coal、oil、plastic、wood 等新詞匯,還從課文當中學習了“use…to do…”句式以及should 的肯定與否定用法。在課堂練習當中,學生們基本上能夠很快掌握上述語法內容,但也會出現“We use plastic making bags and bottles.”“We should not to use too many plastic bags or bottles.”等問題。我并沒有批評學生的表達錯誤,而是以此為例,帶領大家共同進行修正。通過自主發現錯誤和改正錯誤,學生對于上述知識內容的印象更深刻了。
學生在接觸新的英語知識時,出現錯誤是在所難免的。如果教師能夠抓住這個契機,為學生預留出犯錯的空間,并將這些錯誤轉化為推動學習深入的動力,將使得整個英語課堂教學事半功倍。這也為英語教學營造出了一個輕松融洽的氛圍,讓學生不再害怕犯錯,全身心地投入學習。
和諧課堂,說起來有些抽象,但當其真正被構建起來之后,教師和學生便可以十分明顯地感受到英語學習過程所發生的變化。首先,學生和教師的距離被大大拉近了,學生不再排斥或是畏懼教師,而是逐漸和教師成為了學習伙伴。另外,學生對于英語課堂也越發向往了,大家喜歡英語課堂,熱愛英語學習,最后在這種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之下,小學英語教學效果自然會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