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立紅
做好學校后勤社會化食品安全衛生管理工作,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有關管理人員必須正視當前學校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這關系到學生的身體健康,學校與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
在校就餐人數多,就餐時間也相對集中,一旦學校的食品安全出現問題,就會造成難以估量的影響,更直接關系到學校的健康發展。
許多學校、幼兒園,對食堂的飲食安全問題都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認為食堂的飲食安全與學校的健康發展沒有很大的關系。后勤社會化后,學校食堂也沒有多余的資金投入,學校食堂的硬件建設嚴重不足,缺少一些必需的功能室,沒有專業人員負責食堂的餐具消毒和清潔工作,因此,也常常不可避免地產生一定的污染,導致食堂出現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
近幾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的養殖業也有了很大的發展空間,但也出現了許多問題,如盲目地追求產量,忽視產品質量,濫用食品添加劑,濫用殺蟲劑等,嚴重的還會引發食品中毒等問題。在學校后勤社會化后,食材的采購基本上都由食堂負責,在采購過程中,為了節省成本,往往對食材的質量不太重視,許多食材都超出了一般的食用范圍,從而,也就造成了食品安全問題。
校園后勤社會化后,食堂承包單位在聘用食堂工作人員的過程中,一般不會要求這些從業人員進行體檢,聘用程序也比較隨意,很多從業人員沒有經過正規培訓就直接上崗,根本沒有相關的從業資格,因此,也導致這些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意識較差,經常發生一些違反食品加工工藝要求的操作,給食品安全帶來隱患。
為明確后勤社會化對學校幼兒園食堂食品安全的影響,對近百所學校、幼兒園進行了餐類、教職員工、個人衛生常識、食堂軟件管理、餐室安全衛生標準及布局設施等多個方面的調查。
根據當前的調查結果,集體管理和社會化管理的食堂從業人員在衛生知識和衛生行為構成中所占比例分別為60%、79%和56%、75%,從目前的情況看,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據調查結果顯示,98%的學校實行集體管理,96%的學校實行后勤社會化管理,食品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已經建立,并有專門人員負責食堂的飲食安全衛生管理,但在原料采購方面仍存在較大差距。
無論是集體管理的食堂還是社會管理的食堂,具備餐室的設置程度都相對較低,其中社會管理的食堂管理備餐室的比例僅為26%,而獨立的保潔間的比例為41%。
據調查結果顯示,僅45%的學校食堂有獨立的烹調間、加工間、更衣室等,并符合相關衛生要求;80%的學校食堂有防鼠、防塵等設施;75%的學校食堂有冷藏室,在兩種經營管理模式下,這兩種經營管理模式并無特別明顯的區別。
以上結果分析,當前學校幼兒園后勤社會化仍存在較大的食品安全隱患,食堂承包單位為了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往往會盡可能少地雇用員工,減少硬件設施投入,從而造成食堂人員嚴重短缺,相關配套設施非常缺乏。
飯堂承包方一般由家庭成員組成,因此,比較習慣于一種家庭式的經營方式,從業人員不習慣穿統一的制服,服務意識較差,缺乏相關的食品衛生和安全常識,沒有形成良好的個人習慣,同時,對日常生活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也不夠重視,出現問題后往往相互推諉,使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沒有很好地落實。
后勤社會化后,學校食堂由原來的一菜一湯,轉變為多菜制,這種情況,使學校食堂功能用房嚴重不足,衛生設施匱乏,雖然菜品數量較多,但在許多情況下,菜品的質量沒有得到保證,甚至可能發生食物中毒。
(一)校園后勤社會化決不能盲目推進,學校要加強對食堂承包單位的監督管理,建立健全安全責任風險機制。
(二)有關衛生監督部門要更有效地發揮其職能作用,定期對食品衛生進行檢查,對加工過程進行審核,嚴格控制食品質量。
(三)原料供應必須有自己的渠道,在經營和管理過程中,需要符合相關法律規定,完善相關的基礎設施。
后勤社會化使學校原有的食品生產經營流程發生了很大變化,同時也對食品衛生安全管理提出了挑戰,僅靠衛生部門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與工商、稅務、公安等部門通力合作,對學校的食品衛生安全進行全方位的管理,以保證學生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