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營房小學,河北 承德 068453)
在《辭海》中,“情境”一詞的解釋是:一個人在進行某種行動時所處的社會環境,是人們社會行為產生的具體條件。而現今社會早已不是古代封建社會,在古詩詞中創造出自己的情境是一件較為困難的事情。小學生身心并未完全發展成熟,因此,若是直接對其解釋古詩詞,怕是小學生大部分會一知半解。在這里,如何認識到古詩詞創設情境的重要性和如何創設古詩詞的情境,是一個值得我們討論的事情。
唐代詩人張繼有首《楓橋夜泊》,詩句如下: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是在張繼落榜之后做的詩,成年人可以極易看出其中包含的苦悶愁情,畢竟生活閱歷已使人透過現象看本質,雖說全詩沒有一個字是關于“悲”的含義,但是所有的字連起來就表達出了悲傷的心情。小學生年紀幼小,不諳世事,現今的生活水平比過去的已不知提升多少倍,工作機會多如牛毛。所以自然也不能理解科舉考試對古代寒門子弟的重要性,跟小學生說鯉魚躍龍門,也許他們還會以為這是哪一部動畫片。因此,在小學生的小腦袋中強行植入古詩詞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古詩詞中創設情境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們都知道古詩詞文字語言極其簡練優美,千言萬語濃縮其中,讀起來讓人倍有感觸。月落與烏啼,江楓與漁火,對稱嚴謹簡練。月亮落下去,烏鴉瑟瑟啼叫,江邊的楓葉鮮紅似火,而漁船上的燈火微微閃光,漫天的秋霜啊鋪天蓋地迎面而來,臥睡舟上,輾轉反側間聽到寒山寺傳來的清冷鐘聲。這首詩的情境大致如此,一層一層鋪設開來,前邊已做好鋪墊的準備,最后的鐘聲,點睛之筆。不說難過,不說傷心,只說鐘聲。那清冷鐘聲,一下一下,敲打在里離人心中。如同輾轉反側,達到無聲勝有聲的效果。因此,一層一層的情境,相當于一層一層的深入,再一寸一寸的進入小學生的內心,這樣,小學生們就會懂得這首詩的意境之美。也或深或淺的理解了詩人的心情。而情境在這其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
現今大部分學校已安裝有投影儀之類的教學輔助設備,不能不說這是對于創設古詩詞情境的一個重要幫助。有了多媒體,可以更好的擴展課本上的知識,圖片是其中重要的一環,豐富多彩的圖片可以直接截取小學生的目光,并使其產生興趣,興趣已上來,加上教師細致的講解,情境也會從小學生的內心油然而生。比如《楓橋夜泊》,單單是紙面上的語言,是無法引起學生的共鳴,而圖片上的月亮是看得見的,看見之后就可以較為容易的聯想,聯想之后在加上適當的引導,這過程中教師的引導就是非常重要了,相關的知識是要了解掌握的。
抽象的東西、離我們生活很遠的東西,一般人是很難去理解的,例如盲人摸象,各有個的不同,但個個也都沒錯。因此,在古詩詞的創設情境當中,應該根據目前的生活方式加以解釋,還是以《楓橋夜泊》做例子,月落烏啼,月落,小學生應該是都理解的,但是烏啼,可能生活在自然環境下的小朋友會理解,而對于從小生長在鋼筋水泥的城市中的小學生來說,對其的理解有一定難度。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需要身邊的事物來代替烏啼。比如用小貓小狗,都是很好的方法,效果比不上烏啼,但是感情不會假。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用身邊事例、事物適當的代替在古詩詞中難以理解的東西,使其產生良好的情境,良好的情境催生情感,使小學生對所學古詩文的理解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若是拘泥于所學古詩詞中,并不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過程,最重要的,是舉一反三,月落不止在所學詩中,在元稹的詩中亦有提及,如“落月沉馀影,陰渠流暗光。”而李白的詩《楊叛兒》中,亦有“何許最關人,烏啼白門柳。”納蘭性德的詞中也有“人杳杳,思依依,更無芳樹有烏啼。”諸如此類的“霜”、“漁火”都是很好的擴展,通過擴展,增強小學生的閱讀興趣,也會相應豐富他們的古詩文理解,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從一首古詩文就可以引申出無數種知識,比如姑蘇城,是現今的蘇州城,寒山寺,一個歷史悠久的名勝古跡,教師可以相應的對此類知識進行擴展,使學生更好的理解詩人在詩中描寫情境的背景以及原因。
做的一般比說的更有說服力。有的古詩文是非常好的一個劇本,在這種時候,教師不妨創設出情景,以便更好的創設出情境。例如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路人遙指杏花村”。這首詩可簡單改編為;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有行人,看似欲斷魂,這行人借問一個過路人,賣酒之處何在,路人把手遠遠一指,指向杏花村。改編之后,就可以讓小學生上臺扮演角色,進行表演,而在表演準備工作當中,又很好的鍛煉了了小學生的動手能力。此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創造出了一個很好的情境,將學生們帶入所學詩詞當中,使其深深牢記。
情境教學是比較難的一個教學,因為小學生的生活閱歷決定了其眼界,大部分情況下是難以看出平淡詩句下暗藏的洶涌情緒。不過好處在于,小學生正是在頭腦的發展時期,想象力豐富,這對情境教學是一個很大優勢,情境教學的另一個優勢是,它讓我們可以更接近于古詩詞的本質,讓我們可以穿越時間與空間的距離接觸到詩人的內心。因此,巧妙地在小學語文古詩詞中創設情境,是教師當前應具備的一個教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