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第四中學,新疆 阿拉爾 843005)
在信息技術日益普及的今天,學生信息素養和能力的培養受到全社會的關注。而信息技術課是一門發展很快、應用面十分廣泛的課程,集知識性和技能性于一體,具有工具性、綜合性和實踐性等學科特點。現在關于小學信息技術課堂談談自己的幾點思考:
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具有較強實踐性的學科,教學步驟設計不好,安排不緊湊,將會影響上課效率。教學步驟要具有整體性。所謂整體性是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而使教學諸環節銜接自然,協調有序,有機結合,渾為一體,從而產生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益。因此,要求每個步驟都有明確的目的,嚴密的邏輯,預期的效果,步驟中無重疊、無脫節,因此,必須精心設計教學步驟,提前設計好供學生練習的資料,珍惜教學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比如在教學《制作引導層動畫》一課時,我精心設計了六大環節:環節一 對比動畫找不同,引入新課。通過一個做直線運動的紙飛機和一個按預設路徑做曲線運動的紙飛機的源文件相比較,恰到好處地引出本課的引導層動畫;環節二 講授新課,動手嘗試。我通過多媒體教學軟件演示引層層動畫制作過程,布置基本任務——制作一個沿軌跡飛翔的紙飛機動畫。學生根據老師提供的圖片素材和微課視頻(重點操作視頻)以及自學指導文件進行自主學習創作。教師巡視,及時收集問題并給予指導;環節三 展示作品,階段小結。展示一些優秀學生作品,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并分享交流成功的經驗。進行階段小結的目的是解決動手嘗試環節收集到的典型問題并鞏固了本課的重點知識引導層動畫的制作方法而設計的,小結內容簡單歸納為兩句口訣:“建層畫線,兩端吸附”;環節四 勇攀高峰 引導層動畫還有一種特殊的運動軌跡,就是軌跡是封閉的,那么學生如何來做呢?針對這一問題和客觀實際設計了地球繞太陽運動這項拔高任務,小組合作探究,最終突破本課的難點封閉引導線的處理方法;環節五 生教生,展生學生作品。通過舉手的學生邊操作邊講解和展示學生作品,讓學生之間彼此感受成功的自信、快樂并進一步鞏固本節課所學的知識;環節六 總結與拓展 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物體在做著各種各樣地軌跡運動,我會給同學們展示一些事先準備好的引導層動畫,目的是拓展學生的思維,給學生更多的創作靈感。這節課學生在教師精心組織引導下,課堂學習效果是有效的,并且是高效的。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任何一個優秀的教師,他必須是一個善于激起學生對自己課堂產生興趣,確立自己課程吸引力的教師。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一個人只有對某個問題產生興趣,才會啟動思維,才會主動去尋找解決它的辦法,才會主動獲取相關的知識,將"要我學"變為"我要學",主動進入學習狀態。并且,一個人只有在做事情時感到其樂無窮,精神才會高度集中,才能充分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要教好信息技術課,關鍵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愉快的學習,滿足他們的求知欲。
在新學期的第一節信息技術課上,我會展示用計算機制作的電子板報、幻燈片、動畫片頭、商業廣告、學習網站、電子游戲等,利用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動畫等多媒體形式來充分調動他們對本課程的興趣和求學欲。接著,我才開始新課的講授。類似這種“前奏”不僅在學習本課程的開始運用,在普通節次教學中也頻頻亮相,學生因而樂此不疲。
在信息技術課中體現“任務驅動”教學法,就是讓學生在一個個典型的信息處理“任務”的驅動下展開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地搜索有關信息、并有選擇地利用這些信息完成一系列“任務”,從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識的脈絡。“任務”設計時要注意學生特點、知識接受能力的差異。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甚至同一年齡段的學生,他們接受知識的能力往往會有很大的差異。教師進行“任務”設計時,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充分考慮學生現有的文化知識、認知能力、年齡、興趣等特點,遵循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漸進等原則。對于新內容或一些有難度的“任務”,教師最好能事先演示或給出清晰、詳盡的操作步驟,便于學生自主學習。實踐證明,學生在完成一個與他們的實際生活與學習密切相關而且比較有趣的“任務”時,他們會表現得很好。
信息技術學科是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強調學生上機操作能力的培養。講課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作出適當調整,力求精講,僅把同學們普遍感到陌生的知識點及難點作為主要內容來講,把時間最大限度的放給學生去操作練習。這樣每堂課講授的知識學生們都能應用于實踐并得到鞏固,最后達到熟練掌握。
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網絡的功能,把學生用機的屏幕鎖定,使學生機的屏幕信息與教師機一致,這樣再將教學過程中的操作步驟一步一步演示給學生看,一邊演示一邊講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充分認識、了解課本中的理論知識是如何與實踐相結合的。事實證明,以這種方式進行知識的講授,學生學習的效率非常高。
除課堂教學形式外,還應以分組教學為主。將學生分成小組,按照教材的內容和步驟,學生自主學習,上機操作,并按要求相互交流、相互評價,達到互相學習的效果。有意識地創造以同學自學為主、教師巡回輔導為輔的教學條件。結果表明,學生不滿足已有的知識,會主動進行信息交流和積極探索。
小學信息技術有效課堂的探索是無止境的,我們每一位信息技術教師都是踐行者。讓課堂成為學生施展才華的舞臺,我認為這樣的課堂就一定是有效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