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玲
(中共甘泉縣委黨校 陜西延安 716100)
1935年11月2日,中央紅軍經過艱苦卓絕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來到陜甘邊蘇維埃政府所在地甘泉縣,準備與紅十五軍團會師,把中國革命的大本營建立在陜北。11月6日,中央軍委直屬縱隊來到甘泉縣道佐鋪象鼻子灣村前集合,迎著鵝毛大雪,毛澤東同志對隨行的縱隊全體指戰員發表了重要講話,史稱“雪地講話”。在這次講話中,毛澤東同志著重講了三個問題,一是總結了長征,二是分析了當時的形勢,三是討論了之后革命的發展問題??梢哉f,“雪地講話”是對長征得失成敗的系統總結,也是對長征之后中國革命未來發展的頂層設計。
“長征,是宣言書,是宣傳隊,是播種機”[1],是毛澤東同志在甘泉縣象鼻子灣村“雪地講話”時第一次總結的,是毛澤東同志對長征偉大意義最經典的總結。我們黨為實現共產主義事業,為老百姓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為保存革命有生力量而萬里遠征。中央紅軍長征途中經過367個日夜的艱苦奮戰,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抉擇,終于到達了西北革命根據地,到“家”了,要會師了,在這里有條件了,有時間了,也有必要對一年來的長征做一次總結了。
毛澤東同志說:“十二個月光陰中間,天上每日幾十架飛機偵察轟炸,地下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路上遇著了說不盡的艱難險阻,我們卻開動了每人的兩只腳,長驅二萬余里,縱橫十一個省。請問歷史上曾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嗎?沒有,從來沒有的”[2]。
長征又是宣言書。它向全世界宣告,紅軍是英雄好漢,帝國主義者和他們的走狗蔣介石等輩則完全無用的。長征宣告了帝國主義和蔣介石圍追堵截的破產。長征又是宣傳隊。它向十一個省內大約兩萬萬人民宣布,只有紅軍的道路,才是解放他們的道路。長征又是播種機。它散布了許多種子在十一個省內,發芽、長葉、開花、結果,將來是會有收獲的。
紅軍長征一路征程中,不僅擊敗了國民黨的無數次圍追堵截,更是對老百姓進行了大量的革命宣傳動員工作,宣傳我們黨的正確主張,宣傳抗日戰爭中紅軍是人民的子弟兵,凝聚了廣大群眾和工農紅軍魚水之情,使得黨群干群關系等到緊密團結,長征途中兩萬多群眾自覺自愿加入到紅軍隊伍中跟著黨一起向前走,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長征做出了淋漓盡致的回答。
團結就是力量。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貴州遵義舉行的政治局擴大會議,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領導集體,改變了過去“左”傾機會主義的領導。但那次會議是在紅軍長征途中召集的,所以只能夠對于當時最迫切的軍事問題和中央領導機構問題做了決議。紅軍長征到達陜北之后,中共中央才有時間系統地說明政治策略上的諸問題。中央紅軍到甘泉之前,發表了《告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六軍全體指戰員書》,指出:“我們經過了兩萬余里的長途遠征,經歷了十一個省的地區,粉碎了一切國民黨軍隊我的堵擊、追擊、截擊,越過了無數的天險、要隘、高山、大河,為的是要與親愛的紅二十五軍、二十六軍弟兄回合,開展西北蘇維埃運動的大局面?!薄拔覀冇H密的團結起來,為保衛和擴大陜北蘇區,粉碎敵人新的‘圍剿’,開展西北蘇維埃運動的大局面,開展神圣的民族革命戰爭而戰斗”[3]。這是毛澤東同志為民族解放偉大斗爭中集中力量辦大事重要性考慮。在到達陜甘邊蘇維埃政府所在地下寺灣時,及時召開了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和政治局會議,恢復了紅一方面軍建制,中央紅軍與紅十五軍團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而后親密無間的展開了民族革命戰爭的新篇章。
毛澤東同志站在象鼻子灣村一棵大樹下,迎風冒雪,慷慨激昂,實事求是地根據當時外部形勢和內部問題,對黨和革命事業的基本策略任務進行了分析。當時,日本帝國主義要變中國為殖民地,威脅到了全國人民的生存,這種情形,就給中國一切階級和一切政治派別提出了“怎么辦”的問題。毛澤東同志準確的把握了這一形勢,充分說明了團結我黨領導的中國工農革紅軍、國民黨軍隊中的愛國將領、知識分析、學生、農民、民族資產階級等革命力量的可能性和重要性。他說:“觀察了革命和反革命兩方面的形勢后,黨的基本策略任務是什么呢?不是別的,就是建立廣泛的民族革命統一戰線。我們要講求團結,要與陜北紅軍和陜北人民團結在一起,要做團結的模范,共同完成中國革命的偉大任務!”。毛澤東同志在“雪地講話”中準確的概括了時局的特點,指出新的民族革命高潮即將到來,中國正處于新的全國革命的前夜,中國革命正在向高潮發展;提出的拋棄關門主義、建立統一的民族革命戰線的策略任務,后來成為了瓦窯堡會議上制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基礎。
中央紅軍經過二萬五千里到達陜北剩下七千余人,隊伍的思想問題尤其重要。少數人認為過去隊伍人數那么多,依然被迫長征,現在剩幾千人,革命還有希望嗎?個別高級干部錯誤的估計形勢,認為革命進入了低潮,少部分人對中國革命勝利的信心不足,甚至持有懷疑態度。
毛澤東同志說:“我們紅軍的人數比以前是少了一些,但留下來的同志是中國革命的精華,都是經過嚴峻鍛煉和考驗的。留下來的同志不僅要以一當十,而且要以一當百、當千。今后,我們要和陜北紅軍、陜北人民團結一致,要做團結的模范,共同完成中國革命的偉大使命,開創中國革命新局面”[4]。
這樣的總結,及時徹底的扭轉了對“中國革命勝利信心不足”蔓延趨勢,鼓舞了士氣,更進一步的論述了長征對于中國革命、中國共產黨的深刻意義。人雖少了,但大家思想統一了,大家都統一到正確體現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毛澤東思想這面旗幟下。正是因為有長征的洗禮,我黨的革命隊伍才能淬火成鋼,在失敗中奮起,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長征一完結,新局面就開始?!把┑刂v話”具有重大轉折作用。毛澤東同志在講話中指出:“敵人總想消滅我們,我們并沒有被消滅。……長征宣告了帝國主義和蔣介石圍追堵截的破產。中國工農紅軍勝利了!中國革命有希望了!”。這就說明,中央紅軍找到了最終落腳點,圓滿完成了戰略轉移任務。毛澤東同志還講到:“我們要給陜北人民送點禮物,打好直羅鎮這一仗,我們一定能夠取勝”。長征雖然勝利結束了,在沒有與共產國際取得聯系之際,又面對當時西北蘇區的外部環境和內部問題,在陜北何以生存?何以發展?那就是實事求是、獨立自主,打開一個新的局面,進行偉大斗爭。那么“雪地講話”即是客觀地對長征做的一次總結,也是獨立自主開創新局的起點?!把┑刂v話”之后的第二天,11月7日,中央紅軍與紅十軍團在甘泉縣象鼻子灣村勝利會師了,在象鼻子灣村附近的窯洞里安排部署了直羅鎮戰役。中央紅軍與紅十五軍團團結一致、密切配合,取得了直羅鎮戰役的勝利。后來,毛澤東在瓦窯堡黨的活動分子會上的報告指出:“直羅鎮一仗,中央紅軍同西北紅軍兄弟般的團結,粉碎了賣國賊蔣介石向著陜甘邊區的‘圍剿’,給黨中央把全國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的任務舉行了一個奠基禮。”直羅鎮戰役之后,中央紅軍有了一個短暫的休整時期,西北革命根據地也隨著中央紅軍的到來得以鞏固和發展。
今年是“雪地講話”發布85周年,85年的實踐早已證明“雪地講話”是正確的理論創建和行動指南,為研究、總結長征及長征精神作出了方向性標志。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征程中,我們紀念“雪地講話”,就是要牢記“雪地講話”歷史功績,在新時代繼續秉承“雪地講話”精神,傳承長征精神,凝聚人心和共識,鼓舞全民族、全社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宏偉目標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