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昊
(貴州銀行 貴州省貴陽市 550000)
扶貧開發是一個綜合性系統性的大工程,涉及產業發展、易地搬遷、生態補償、發展教育、社會保障等各項社會事業,資金投入甚巨。“按照投入二萬元大體解決一個農村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測算,七千多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需要投入一萬四千億元,如果今年脫貧一千萬人,未來五年每年平均需投入二千四百億元左右。”“中央財政投入扶貧的資金總量一直在增加,數量也不小,但同脫貧攻堅的需求相比仍顯不足”。對于如何解決扶貧開發的資金缺口,習近平明確指出的方法就是“要做好金融扶貧這篇文章”。
習近平的金融扶貧思想是充分發揮金融的資金融通作用,引導社會資金參與扶貧開發,為產業扶持、轉移就業、易地搬遷、教育支持、醫療救助等各項扶貧工程,精準輸送資金,確保扶貧開發工作順利進行,最終實現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金融是社會資金運動的總樞紐,能夠高效調配社會資金,使社會閑散資金快速流向因發展而需要資金的經濟部門和領域。但資金是逐利的,推動資金運動的最根本動力是利差,就如同地球重力總使得蘋果落向地面,利差也吸引資金從投資回報率低的部門流向投資回報率高的部門。但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在經濟體系里正是處于收益低風險高的位置,這就意味著金融資金不會自然流向貧困地區和人口。只有探索促進金融積極、深度、廣泛參與扶貧開發的體制和機制,實現金融扶貧收益和風險的平衡、商業可持續與社會責任義務的兼顧,才能從根本上推動金融資金源源不斷流入扶貧工程,滿足扶貧開發的資金需求。
習近平以一位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者的深刻洞見,在深入調查研究基礎上,對金融扶貧“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重要問題行系統論述,科學回答了“如何做好金融扶貧這篇文章”這一重要課題,形成一套指導金融扶貧從資金投入到資金退出的覆蓋金融資金運動全生命周期的理論框架。
解決好金融扶貧“扶持誰”的問題,前提在于對貧困戶的精準識別。習近平認為取得脫貧攻堅完全勝利的關鍵在于精準扶貧。“金融扶貧力度要加強,扶貧小額信貸、扶貧再貸款等政策要突出精準。”
解決好金融扶貧“誰來扶”的問題,關鍵在于以市場化為導向,以政策扶持為支撐,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扶貧開發的資金投放。
一是要建立多層次、廣覆蓋、差異化的金融服務體系,增加扶貧信貸資金的供給主體。建立大、中、小銀行體系,促進資金供給主體多元化,滿足不同風險等級的貧困地區企業、貧困人口的融資需求。“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在貧困縣發起成立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等小微型金融機構,增加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
二是要發揮不同金融機構的比較優勢,創新金融服務模式,解決金融扶貧瓶頸。發揮銀行、證券、保險、擔保等機構不同的金融功能,創新各種金融機構互為補充、相互配合的融資模式,打通扶貧融資栓塞環節,讓資金暢通流向貧困地區、企業和人口。“廣西田東縣通過建設機構、信用、支付、保險、擔保、村級服務組織等六大金融服務體系,有效緩解了貧困戶資金缺、貸款難問題,農戶貸款覆蓋率達到百分之九十。”
三是要加快農村金融改革創新步伐,提高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金融服務水平。習近平強調要運用激勵和約束機制,推動各類金融機構實施特惠金融政策,特別是要重視發揮好政策性金融和開發性金融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持續提升金融機構在貧困地區的金融服務水平。
四是要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拓寬貧困地區多元化融資渠道。“發揮資本市場支持貧困地區發展作用,吸引社會資金廣泛參與脫貧攻堅,形成脫貧攻堅資金多渠道、多樣化投入。
金融扶貧解決好“怎么扶”的問題,關鍵在于發揮好政府和金融的協同作用。
“在扶貧資金投入和保障方面,財政資金為投入主體,金融資金主要發揮補充、協同的作用。各級財政要加大對深度貧困地區的轉移支付規模,增加金融投入對深度貧困地區的支持。”“要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導向作用,支持成立政府出資的擔保機構,擴大扶貧貼息貸款規模,撬動更多信貸資金支持貧困戶發展生產和就業創業。”
金融扶貧要解決好“怎么退”的問題,關鍵在于加強扶貧資金管理,確保扶貧資金所支持的項目逐漸具備自身發展能力以支撐金融資金的到期退出。
金融扶貧資金主要是債務性質的,到期需要償還。確保獲得扶貧貸款的地方政府、扶貧企業和貧困人口將資金用于促進自我發展的活動,增強自身“造血”功能,對于金融資金到期順利退出至關重要。因此,習近平對于扶貧資金使用的管理非常重視。“扶貧資金是貧困群眾的“救命錢”,一分一厘都不能亂花,更容不得動手腳、玩貓膩!
習近平的金融扶貧思想是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是運用個馬克思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解決發展問題的經典案例。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共同富裕,這是脫貧攻堅必須實施的政治前提,進而成為產生扶貧金融需求的客觀條件。如果在一個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里,金融扶貧不完全符合資本運動的規律,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里,可以通過改革創新性的制度安排,財政投入的引導以及各類政策的支撐和保障,推動巨量的社會資金通過金融參與扶貧開發。習近平金融扶貧思想正是創新性地解決金融機構參與扶貧的約束激勵問題,造就了全國精準扶貧貸款余額爆發式增長,大幅縮小了扶貧資金需求和扶貧資金供給的缺口,有效緩解了財政扶貧的負擔,促使全國脫貧工作取得決定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
習近平金融扶貧思想是蘊含深刻哲學原理、客觀反映金融運行規律、體現時代改革精神的指導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解決發展問題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注釋
[1]《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1月27日)
[2]《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1月27日)
[3]《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1月27日)
[4]《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7年2月21日)
[5]《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1月27日)
[6]《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1月27日)
[7]《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的講話》(2018年2月12日)
[8]《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2017年6月23日)
[9]《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1月27日)
[10]《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1月27日)